彭 瑞,程相紅*
(河南省人民醫院產科 / 鄭州大學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生活水平的提高與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近年來妊娠糖尿病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若未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則會影響妊娠結局,出現胎死、巨大兒以及胎兒畸形等不良事件,對母嬰生命安全造成威脅[1]。基于此,本次研究對象選取本院婦產科在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間收治的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分成兩組后分別實施常規護理與加行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與妊娠結局。現分析如下:
于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間,選擇本院婦產科收治的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分為護理組與參照組,各35例。護理組,初產婦20例,經產婦15例;年齡21-40歲,平均年齡(28.55±6.17)歲;孕周25-36w,平均孕周(29.45±1.34)w。參照組,初產婦21例,經產婦14例;年齡22-39歲,平均年齡(29.67±6.03)歲;孕周26-38w,平均孕周(30.58±1.22)w。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參照組患者予以監測生命體征、環境護理、健康宣教以及告知注意事項等常規護理,護理組患者則實施健康教育,具體如下:
1.2.1 心理健康
當患者確診為妊娠糖尿病后便會出現一系列的負面情緒,負面情緒會影響患者病情,從而對其治療及護理依從性造成影響。因此便需要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便評估其心理實際狀況,并且根據其年齡、文化水平及病情等臨床資料,采用合適的語言對健康知識及其相關的注意事項進行講解,并且指導患者盡可能地放松身心,消除不良情緒,樹立戰勝疾病信心[2]。
1.2.2 飲食健康
對患者營養狀況進行評估,對于其缺乏的營養需及時地補充,確保患者的營養能夠滿足其自身與胎兒的生長發育需要。但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控制患者對蛋白質、含糖量、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1.2.3 用藥教育
大部分患者采用胰島素治療時會擔心其會影響到胎兒的生長發育及健康,從而會出現擅自減少藥物劑量,甚至停藥的情況。為了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就需要護理人員加強用藥指導與教育,講解胰島素治療的安全性,提高對用藥的正確認知。
1.2.4 自我監測教育
指導患者掌握自我血糖監測方法,同時教會患者及其家屬如何正確地聽胎音與計算胎心率方式。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均經SPSS20.0軟件予以統計學計算。妊娠結局數據以(%)形式展開,組間數據采取x2檢驗;血糖水平數據則以(±s)形式,組間對比采用t值檢驗。P<0.05表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組患者早產1例(2.86%),窒息0例(0.00),巨大兒1例(2.86%),自然分娩33例(94.29%);參照組早產5例(14.29%),窒息2例(5.71%),巨大兒3例(8.57%),自然分娩25例(71.43%);護理組患者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參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組患者空腹血糖及產后2 h血糖水平分別為(5.27±0.61)mmol/L、(7.20±0.64)mmol/L,明顯低于參照組的(6.18±0.91)mmol/L、(7.61±0.85)mmol/L;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對致病因素、治療方式以及并發癥預防等情況進行更好地了解與掌握,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健意識。本文對護理組患者所采取的健康教育不僅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提高對健康相關知識情況的了解及掌握外,還能夠對血糖水平進行良好控制,增強自身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督促患者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方式,并且防止出現并發癥[3]。除此之外,有效的健康教育還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自護能力,使其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最大限度額改善妊娠結局。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護理組患者自然分娩率為94.29%明顯低于參照組的71.43%,且患者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參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妊娠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能夠有效地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妊娠結局。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能夠轉變其思想認知與不良生活習慣,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妊娠結局。值得大量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