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華
(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山東 膠州 266300)
肺結核和糖尿病均是目前影響我國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主要疾病,糖尿病合并肺結核不僅治療難度增大,而且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更易誘發其他嚴重疾病的發生,而且臨床研究證實,肺結核和糖尿病能夠相互影響,加速病情的惡化,因此針對肺結核合并糖尿病不能夠僅采用簡單的治療方式,同時也要實施必要的護理方案,增強治療效果,提高治療質量和安全性[1]。本文著重就延續性護理的效果進行研究分析,詳情見下文:
選取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比兩組患者的病情資料等,P>0.05無明顯統計學差異。
(1)經觀察和常規檢查,確診患者的病情,且兩組患者均未有并發癥發生;(2)兩組患者均無嚴重的精神認知障礙,均能夠進行流暢的溝通交流;(3)兩組患者均未并發其他嚴重的器官或內科疾病,均為自愿參與本研究。
觀察組患者接受延續護理方案,首先應針對護理人員進行必要的訓練,邀請專家和有經驗的護理人員就延續護理的基本概念和內容進行講解,實施一對一護理模式,護理人員則應充分了解自己負責的患者其文化水平等基本資料,根據患者的病情情況、學習理解能力制定合適的護理計劃,制定針對性的護理目標,并督促患者及時完成護理目標;對患者進行疾病康復護理知識的講解,讓患者了解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了解疾病發生的原因和機制,提高自身防護意識的同時加強心理準備;講述以往治愈成功的案例,增強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3)加強用藥安全性的指導,叮囑患者嚴格按照醫囑的劑量、給藥途徑和注意事項服藥,醫院護理人員應保障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多食富含蛋白質、高能量和維生素的食物[2];鼓勵患者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自身體質和免疫能力;(4)出院后可通過建立微信群、電話隨訪等形式跟蹤患者的病情恢復情況,及時解答患者的疑惑和問題,強調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的事項等,叮囑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遵循良好的生活規律。
以遵醫依從性和生活質量評分作為觀察指標,針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情況進行對比;遵醫依從性根據標準和程度分為完全遵醫、部分遵醫和完全不遵醫三個級別;生活質量評分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評定表進行綜合評估,采用百分制,分值與生活質量高低呈現明顯正性相關關系,分值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高[3]。
本研究采用SSPS18.件進行統計與分析,計數數據均用n,%表示,用卡方檢驗;±s表示計量數據,選擇t進行檢驗;P<0.05時統計學比較有意義。
護理后對照組患者的遵醫依從性為74.0%(37/50),其中完全遵醫的患者人數有17人,部分遵醫人數有20人;而觀察組患者的遵醫依從性為92.0%(46/50),其中完全遵醫的患者人數有22人,部分遵醫有24人;兩組患者就遵醫依從性進行比較,P<0.05存在明顯的統計學差異。
護理后對照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為(67.45±10.4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平均生存質量評分為(76.35±7.86);兩組就生存質量評分進行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實驗數據證實,延續護理方案效果顯著,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情,提高患者的遵醫依從性,有利于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進行,也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和改善,值得在臨床上推行。
延續性護理方案與常規護理存在本質不同,其著重從生理和心理雙方面進行護理,包含多種科學專業、全面完善的護理措施,能夠從各個方面延緩病情的惡化及對患者心理產生的不良應激,從而增強治療方案的效果[4];而且延續性護理方案的實施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和水平,整個護理過程更加流暢具有條理性,在護理過程中注重患者的參與度,明確了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轉變了原有的以護理人員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實現了臨床護理工作的改革和完善[5]。從而言之,延續性護理方案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作為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臨床首選護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