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鳳,王俊喜
(內蒙古包鋼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齲齒也叫蛀牙,以兒童患者為多見[1]。誘發齲齒的主要因素為不良好的刷牙習慣及飲食習慣等。齲齒的發生會給頜骨的發育及咀嚼能力造成一定影響,而且會帶來不同程度的牙痛癥狀,因此,必須加以重視。有調研表明,若能夠及早實施綜合口腔護理干預,則可有效預防齲齒的發生。基于此,本文以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間收治的200例預防齲齒患者作為研究群體,根據不同的護理舉措分為預防組與對照組,各100例,為對照組實施常規對癥護理,為預防組實施綜合口腔護理干預,觀察兩組的齲齒預防護理效果,以研究綜合口腔護理干預對預防齲齒的效果,中文如下:
以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間收治的200例預防齲齒患者作為研究群體,根據不同的護理舉措分為預防組與對照組,各為100例。預防組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齡介于2~47歲之間,平均年齡(25.46±2.33)歲;其中兒童73例、成人27例。對照組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齡介于3~49歲之間,平均年齡(25.44±2.32)歲;其中兒童72例、成人28例。兩組患者相關資料方面并無有效性對比差異(P>0.05),存在很強的研究對比性。
為對照組實施常規對癥護理。
而為預防組實施綜合口腔護理干預,具體內容為:
(1)強化齲齒疾病的認知:護理人員要全面講解有關齲齒的知識[2],包括最基本的口腔衛生保健知識、預防齲齒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方法等。可通過循環性進行健康教育措施,落實其對口腔健康的重視度,從而自主采取正確、積極的防護策略來防御齲齒的發生。
(2)糾正飲食習慣:護理人員通過詢問及調查其飲食的特征、習慣等,據以為基礎,為其指導科學、合理、健康的飲食方式,助力其構建起營養平衡的飲食習性,減少甜食的食用,實現日常飲食的健康化,保證牙齒健康,進而降低齲齒的發生率。
(3)改善心理健康:護理人員應加大交流力度,熟悉患者的常規生活習性、日常飲食習慣及心理狀況等,通過對各方面的整體了解,人性化幫助其形成健康的心理,進而端正及改善其對口腔衛生的意識。
(4)口腔疾病檢測:提出定期接受口腔檢測的建議,使其掌握不同時期的口腔狀況,及時發現疾病問題,并建議其可借助窩溝封閉的舉措來預防齲齒,也可通過藥物防齲,如局部應用氟化物。
(5)標準化刷牙:講解標準化刷牙的次數、方法及時間,努力引導患者逐漸養成標準的刷牙行為,使用含氟牙膏,并提醒其主動進行口腔管理及行為督促,以確保達到防齲的目的。
(6)合理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對預防各種疾病均有積極作用,因此,合理進行體育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助力抗齲病的發生。
患者的護理配合率及齲齒發生率。
以對多樣化的護理干預操作均表現為接受、不排斥,或者有抗拒及排斥心理,但經過督促及開導后能夠完成護理操作,視為配合;以堅決拒絕所有護理操作,且抵抗情緒強烈,經多種形式的溝通及交流均表現為無效,視為不配合。
統計整理數據,無誤后使用SPSS20.0軟件進行檢驗,定量資料(±s)配合進行t值檢驗;計數資料(例數n、率%)配合進行x2值檢驗,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的標準是P<0.05。
對照組患者的護理配合率為64%(64/100),明顯低于預防組98%(98/100),兩組數據間的差異性大,統計學意義明顯可見(P<0.05)。
預防組患者的齲齒發生率為6%(6/100),低于對照組的31%(31/100),兩組相比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
齲齒的出現主要與口腔細菌、口腔環境、防齲認知及預防方法等有關[3]。近些年來,齲齒發病率越來越高,且以兒童為主要的發病群體。由于齲齒可引發疼痛、感染、出血等病癥,會嚴重影響到口腔及身體健康,而且還會牽連至神經系統障礙,因此,必須對預防齲齒給予高度關注。本研究中運用了綜合口腔護理干預,從多方面對口腔進行預防護理,主要是通過意識引導及講解和指導一些關鍵性的有效防御措施,從而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4],進而保持牙齒及牙齦的健康。據上述結果顯示,實施綜合口腔護理干預模式的預防組,其無論是在護理配合度方面,還是在齲齒發生率方面,均明顯優于進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表明針對預防齲齒患者采取綜合口腔護理干預,可讓其充分了解防齲的重要性,進而熟悉并掌握正確的漱口、刷牙方法,同時糾正為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從而有效預防齲齒的發生,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口腔疾病防護措施。
綜上所述,綜合口腔護理干預對預防齲齒的發生有顯著的降低效果,并能促使優良口腔衛生習慣的養成,值得推廣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