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華
(博州人民醫院,新疆 博州 833400)
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對于泌尿系統結石疾病具有較為滿意的臨床治療效果,但是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為了確保較佳的治療效果,必須開展相應的護理工作[1]。本研究主要探討了循證護理模式在經皮腎鏡碎石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100例經皮腎鏡碎石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21 ~ 59歲,平均年齡(37.42 ± 6.19) 歲;腎結石病程5個月~12年,平均病程 (27.53 ± 10.14) 個月。對照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齡23 ~ 60歲,平均年齡(38.24 ± 7.33) 歲;腎結石病程5個月~12年,平均病程(28.43 ± 11.32) 個月。兩組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經皮腎鏡碎石術護理,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模式,病房應當安靜,定期通風,患者的病號服和被褥應當柔軟且舒適,衣服應當主要為寬松型;檢查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規、腎功能、尿常規、心電圖、凝血功能、X線胸片、靜脈腎盂造影、B超以及腹部平片;術中進行體位變換時,應當監測患者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以及血壓的改變情況,避免引流管道受到壓迫以及脫落;仔細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維持引流管通暢,避免引流管發生脫落以及扭曲,保持管道密閉;確保手術室最為適宜的濕度以及溫度,手術過程中充分利用體位墊,防止手術過程中患者肢體長期受到擠壓;按照患者結石的具體成分,采取有針對性的飲食干預,指導患者多食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預防便秘,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食用顏色為深綠色的蔬菜,少飲濃茶,多飲水,每天確保尿量超過2000 mL,以發揮生理性沖洗尿路的效果。
使用數字疼痛分級法評估患者手術后3 d的腰背酸痛程度,其中,①10分表示患者有無法忍受的疼痛,②7 ~ 9分表示患者出現重度的疼痛,③4 ~ 6分表示患者出現中度的疼痛,④1 ~ 3分表示患者出現輕度的疼痛,⑤0分表示患者無任何的疼痛感。
手術后3 d,觀察組腰背酸痛為重度疼痛的發生率為4.00%(2/50),中度疼痛的發生率為8.00%(4/50),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2.00%(6/50)和22.00%(11/50) (P<0.05),觀察組輕度疼痛的發生率為62.00%(31/50),無痛的發生率為26.00%(13/50),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0.00%(25/50)和16.00%(8/50) (P<0.05)。
經皮腎鏡超聲碎石術作為臨床上治療腎結石的“金標準”,在治療輸尿管結石、腎結石和膀胱結石等泌尿系統疾病中具有較好的效果,具有術后恢復快、損傷程度小、碎石效力強以及術后并發癥少等多項優點,不僅能一次性地將輸尿管上段結石及腎結石清除,還能使患者免受開刀之苦[2-4]。循證護理干預是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通過給予一定的護理干預措施,使患者在心理上保持放松,生理上不會感受到疼痛,可以從心理以及生理方面促進患者的康復。循證護理模式使護理干預手段由傳統的經驗主義護理干預方法轉變成參照科學研究成果作為基礎的新型護理干預方法[5]。本研究結果發現,與常規經皮腎鏡碎石術護理相比,經皮腎鏡碎石術患者采用循證護理模式可以緩解腰背酸痛疼痛程度。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模式可以顯著降低經皮腎鏡碎石術患者術后的腰背酸痛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