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莉,閆國玉,張叢叢,陳 莉
(河北邯鄲中心醫院血液內一科,河北 邯鄲 056001)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屬于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一種,APL發生率占AML的10.00%-15.00%左右。該疾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廣泛性出血[1]。出血為APL 病患的第一死亡因素。所謂大咯血,主要指的咯血量在100 ml以上或者在24 h內的咯血量在500 ml以上。大咯血會引起病患窒息以及低血容量性休克、低氧血癥等現象,嚴重威脅病患生命安全。對于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合并大咳血者,在開展相關治療同時,配合針對性護理,能取得滿意成效。結合實際情況,本文選擇2014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并發大咯血者為研究對象,并對部分病患使用了針對性護理,得出心得,現將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4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并發大咯血者為研究對象。經診斷以及相關檢查,病患確診,符合我國衛計委頒布的關于本病臨床診斷標準。
男病患52例,女病患26例。年齡區間為18.52-62.22歲,平均年齡為(36.25±1.17)歲。初診白細胞10*109/L以上為38例,白細胞10*109/L以下40例。受試者自愿接受
相關檢查,在此同時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對病患使用劑量為40-80ng/d的維甲酸治療,將其分為2-3次治療,直至痊愈。使用濃度為0.1%的亞砷酸注射液治療,劑量為10mg,并利用使用5%GS溶液500ml稀釋后靜滴,1次/日 ,3-4h/次,1月為1療程,各個療程間歇期間5-7d,也可采取聯合用藥。倘若白細胞在0*109/L以上者,使用阿糖胞苷治療,劑量為100mg/m2,相隔12h利用高三尖杉酯堿注射液靜滴或者羥基脲等治療疾病。
病患使用維甲酸以及家亞砷酸達到痊愈目的后。使用強化鞏固和維持性治療。無死亡案例,生存3年者70例,5例在治療2年后復發,3例在治療1年后復發,經聯合化療后,病患痊愈。
因為病患對自身白血病治療效果未知加上出現大咳血,因而在內心出現煩躁、
焦慮、恐懼,并且有意識抑制呼吸和咳嗽。因此,護士針對病患心理狀態,第一時間實施相應的心理干預工作,經講述肺出血發生因素,和相關之治療方式。積極配合治療,用以安撫以及開導病患,積極穩定病患情緒;告訴病患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對于自身疾病以及轉歸的不利影響,告知病患不得有意識暫停呼吸、咳嗽。可以輕力將血痰咯出。第一時間緩解病患內心壓力,提升戰勝疾病信心[2]。
因為病患存在氣道持續出血現象,為了全面避免血凝塊對氣道造成阻塞,有必要選擇 7.5 號帶聲門下吸引氣管完成咋插管。同時使用MR850 以及RT200 帶雙加熱導絲呼吸機管道。定期開展肺部聽診,開展吸痰。利用密閉式吸痰管,第一時間抽吸痰液和氣道出血,
縮短病患的脫機時長,確保氣道通暢性。壓力應維持在 150 mmHg左右,在操作時,動作應當輕柔,防止人為性因素引發氣道出血。開展連續性在聲門下吸引全面維持壓力,將其保持在40 ~60 mmHg。壓力傳感設備連接氣管插管氣囊注氣口中,積極監測氣囊壓力詳情。并在發射發生翻身、嗆咳等影響氣囊壓力情況后, 第一時間調節氣囊壓力。將維持壓力保持在 25 ~ 30 c mH 2 0之間,全面確保有效通氣,積極預防微量誤吸。
(1) 低血容量性休克
積極觀察病患神志、瞳孔變化情況。鎮靜期間內,相隔 2 h評價鎮靜深度,保持 RASS 評分-2 ~0 分之間,預防過度鎮靜。開展持續心電監測,全面監測生命體征情況,倘若發生頭痛、嘔吐、血壓增高、脈搏減慢以及顱內出血引致的顱內壓上升,甚至于腦疝。積極觀察病患口腔黏膜皮膚以及陰道出血等情況。在進行鼻胃管腸內輸注營養液中間,相隔 2 h 回抽胃內殘留物,全面監測消化道出血情況。同時區取用糞標本開展隱血試驗。對病患輸注血制品,同時實施輸注血小板、白介素刺激血小板等相關治療。血小板上升不顯著,極易出現血小板抗體,使用劑量為40mg的甲強龍靜推,同時使用10g丙種球蛋白 ,靜滴后,對病患注射血小板,全面降低血小板破壞度。在此之后,血小板量逐漸上升,在4 d 后,在升高到 66 ×109/ L。遵循醫囑,第一時間使用止血藥。
(2) 感染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者出現醫院感染率高,病患經口氣管插管開展呼吸機輔助通氣以及右鎖骨下深靜脈置管、留置導尿管,應當高度重視。應當使用綜合措施。積極進行鎮靜鎮痛,減少機械通氣期間內,全面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出現;實施集束化管理 CVC,全面減少中心靜脈導管血流感染疾病;強化尿道口以及會陰部綜合護理,全面預防導尿管相關泌尿系統感染出現。
和以往相比,我國醫學取得了顯著進步,在此背景下。APL已然成為了當前治療效果最好的白血病類型,但值得說明的是,大咳血為APL 病患的第一死亡原因。本例患者肺
部存在大量出血,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臨床護理難度。因此,積極預防病患并發癥,確保其呼吸道通暢性、遏制肺出血為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實施醫護聯合查房,對病患進行系統化評估,規劃好每天護理重點以及難點;經循證方法,為病患實施針對性個性化護理方式,繼而實現護理目標。作為護士,必須以護理程序為基本框架,經強化學習臨床實
踐,做到發現以及分析問題,并著手解決,進一步提升臨床護理質量,為病患提供更好護理服務,增加患者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