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民主體”內涵重構

2019-02-09 22:03:30隋筱童
山東社會科學 2019年8期
關鍵詞:主體農業

隋筱童

(中國社會科學院 經濟研究所,北京 100836)

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明確要求“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堅持農民主體地位”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原則;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視察時強調,“鄉村振興不是坐享其成”,要“把政府主導和農民主體有機統一起來,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激發農民內在活力,教育引導廣大農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鄉村振興”;同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再次將“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列為戰略規劃的基本原則,要求各級政府“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些戰略規劃的發布,體現了黨中央對發揮“農民主體”地位的重視,也對理論界重構“農民主體”新內涵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一、“農民主體”理論探討

中國是傳統農業大國,作為我國農業發展主力的農民,其內涵在不同的發展時期具有階段性、歷史性、地域性和認知上的差異。總體上,我國“農民”內涵經歷了“佃農”、“小土地私有者”、“兼業農民”、“職業農民”到“新型職業農民”的歷史演變過程,這不僅體現了在我國農民作為農業從業者在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巨大變化,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在現代農業產業的擴張過程中,對培育現代意義上的獨立、自主、專業型農民的需求、對如何激發“農民”市場活力的需求、對重新定位農民在農業生產領域的主體地位的迫切性。

改革開放以來,確立“農民主體”地位一直受到學界關注。張旭在1996年首次提出“農民主體論”(1)張旭:《中國農業發展:農民主體論》,《山東經濟戰略研究》1996年第2期。,他在研究當時限制農業發展因素的時候提出應該讓農民作為主體參與經濟,并提出要打破工、農業的隔離狀態,但是這一思想并未受到關注;1998年,王昀提出“農民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主體”這一命題(2)王昀:《農民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主體》,《江南論壇》1998年第3期。,認為要在尊重農民首創精神的基礎上推進農業產業化,但是他依然將農民置于僅能從事種植業養殖業的初級生產者地位,沒有解釋其作為產業發展主導者的重要地位。

及至2002年,潘逸陽出版其博士論文《農民主體論》,引起當時學界的關注。他提出中國農民是中國現代化的推動者和建設者,是“新式農民”(3)潘逸陽:《農民主體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0-75頁。,農民不僅因其在歷史中的重要作用成為創造主體,農民也應該是價值主體。針對農民自身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潘逸陽認為,克服農民在自身文化素質、思想意識水平等方面相對落后的局限性恰恰是實現農民現代化的內在要求(4)潘逸陽:《農民主體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頁。。而改造和提升農民的主體性,最主要的是依靠他們的自覺、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但是農民的特殊性決定了其自我提升和教育是非常漫長的過程,過多地依賴農民本身,而忽視外界的改革刺激,是一個缺陷。孫緒民、逄奉輝提出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價值主體和實踐主體,但是關于如何構建農民的主體地位,他認為主要是政治上加大農民出身管理者的比例,完善農民的自治制度,即給予農民政治上的自主權;經濟上主要通過“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減輕農民的壓力。(5)孫緒民、逄奉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民主體論》,《齊魯學刊》2008年第1期。這一觀點依然是把農民放于政府管理的地位,沒有將“農民”作為獨立的經濟參與者進行分析。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后,更多學者開始審視、重構 “農民主體”及其與政府之間的關系。楊磊、徐雙敏認為我國農村社會結構已經發現了深刻變遷,只有具有獨特稟賦的中堅農民群體才是鄉村振興的主體,他們認為“中堅農民”應具備四個特征,即要具有鄉村發展的主體自覺和認同,擁有良好的經濟積累和社會關系,能在市場中進行農業經營活動,更要在鄉村內部實現家庭代際分工與再生產。(6)楊磊、徐雙敏:《中堅農民支撐的鄉村振興:緣起、功能與路徑選擇》,《改革》2018年第10期。毫無疑問,具備四個特征的中堅農民確實能在鄉村振興中成為國家政策性資源的對接者、多元經營主體的利益聯結者,但任意區域內這種中堅農民的產生都是具有偶然性和不確定性的,不符合全面振興戰略的要求。吳重慶、張慧鵬認為,改革開放以來,鄉村成為城市的附屬,內部喪失凝聚力和內生發展動力。因此新時代的鄉村振興必須以農民的組織化重建鄉村的主體性,以鄉村為主體吸納、整合各種資源要素,重塑城鄉關系。(7)吳重慶、張慧鵬:《以農民組織化重建鄉村主體性: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基礎》,《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3期。這一觀點將鄉村作為鄉村振興的主體,具有一定的意義,但是過度強調了外界資本及政府的作用,忽視了農民在其中蘊含的內生發展力。徐頑強、王文彬提出可以將鄉村振興任務分解到主體自覺培育,認定政府、農民、村級組織和市場主體應成為共同的行動主體,對于農民主體自覺的培育路徑,主要依靠贏取農民內心贊成的認同自覺(8)徐頑強、王文彬:《鄉村振興的主體自覺培育:一個嘗試性分析框架》,《改革》2018年第8期。。這種“內心認同感”在現實中難以進行評價、管理。韓長斌認為,農村的貧困人口大多是生產方式落后的小農戶,要凸顯農戶主體地位,關鍵在于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9)韓長賦:《積極推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農村實用技術》2018年第3期。

顯然,當前理論研究關注到鄉村振興中“農民主體”定位及與政府、企業的關系,但是沒有從鄉村振興戰略的整體上、從占農民群眾的大多數角度進行考慮,“中堅農民”、貧困農戶等屬于小眾群體,不具有代表性。實際上,當前由戶籍制度劃分的“農民”,已經分離出了不同的群體,大致可分為四類:傳統的農業勞動者和兼業農民;利用資本、技術等參與農業生產的新型農民,除了體力勞動,他們需要進行更為復雜的管理、運營等勞動;完全脫離農業生產,進入城市工作的“農民工”;居住在農村,但不以農業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群體,主要是個體經營者。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意識、主體認知等方面的不同導致了“農民”群體內部的分化,也促進農村社會結構呈現更加多元化、復雜化的演變趨勢,因此一般意義上的“農民主體”地位的重構,應將“農民”個體看作一個動態、發展系統中的構成要素,從農民整體主體和集體主體進行研究。

二、“農民主體”是以集體主體為實踐主體的社會群體

每個農民作為獨立的“人”,都有其相對獨立的活動范圍和社會聯系,這是其作為個體主體的存在。在我國悠久的農業歷史傳統中,農民個體主體的存在是根深蒂固的。在自然經濟和早期的商品交換中,他們作為“小農”生產者,以家庭為主要的生產單位,使用落后的生產工具和手段,以簡單的勞動進行農業生產,農業產出物的增長緩慢和人口壓力的增大,使得農業作為生存目的的生產作用顯得特別突出。這一方面不斷鞏固了農業的基礎地位,另一方面也使農業這種提供原料的產業所面臨的壓力就落到每一個農民個體主體的身上;傳統農民個體的基礎地位繼續強化,他們只能按期按量盡可能地提供產品,安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而生產的風險則由他們自己承擔。這種舊的生產方式、生產力結構和布局成為一種長期的慣性存在,造成政策扶持、資金投入都難以轉換成提升農業組織化水平的動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土改運動將原有農村的封建根基鏟除,農民獲得了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小農經濟在我國農業中占據著絕對優勢。但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工農業部門交換的擴大,以及為了滿足人自身發展的需要,就要產生更多樣化的交換方式,而物的交換又擴展了人類的社會性,馬克思把這看做是人的本質的實現條件:人的生產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生存,也為了他人和社會,這就產生了勞動的分工和擴大再生產,超越了單個人自給自足的局限,而任何脫離集體的個人奮斗都不能彰顯個體的本質,這也是馬克思提出集體所有制的哲學原因,即“自由人聯合體”可以為每個人的發展以“群的聯合理論和集體行動來彌補個體自衛能力的不足”(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頁。。農業領域必須進行越來越大規模的協作和集體生產以滿足社會生產和個體發展需要。

其實早在1948年,毛澤東在晉綏干部會議上就批判過當時存在的破壞工商業、分配土地上實行絕對平均主義的“農業社會主義”的思想;土改的完成使得農村中的新富農及資本主義的出現不可避免(11)歐陽軍喜:《再論新中國成立前后的“農業社會主義”問題》,《中共黨史研究》2017年第4期。,毛澤東意識到這種分化帶來的競爭,能夠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是過渡時期必然出現的一種有利現象;但在1948年的九月會議上他重新解釋了“農業社會主義”,強調只依靠農業來發展社會主義是破壞和阻礙生產的,農業生產也要社會化,在此基礎上他認為未來農業必將向合作社方向發展。在1953年第三次農業互助合作會議上,毛澤東再次指出,個體所有制的生產與農產品的大量供應是沖突的,“個體所有制必須過渡到集體所有制,過渡到社會主義”(12)《毛澤東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16頁。。同年十一月,再次討論農業問題時,毛澤東闡述到,之前發展的互助組只是集體勞動,沒有涉及所有制問題,之后的發展應“由社會主義萌芽的互助組,進到半社會主義的合作社,再進到完全社會主義的合作社”(13)《毛澤東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24頁。。以私有土地入股的小規模生產合作社打破了小農經濟的封閉性和保守性;隨后確立的更大規模的集體經濟形式——初級社、高級社以及人民公社,更是使農民實現了由個體主體真正向集體主體的轉變(14)王衛東:《論當代農民主體角色的轉換與現代化》,《社會主義研究》2002年第3期。,在這一制度下,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農民真切地感受到國家、政治的存在,第一次有了真正的集體主體意識。

雖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后,強化了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生產功能,但必須認識到,農民集體主體不是退步到個體主體時期;此時的小農經濟已不同于封建時代的小生產模式,因為市場經濟和基層政治體制深入農村各個層面,農民已與整個市場、社會、國家對接,他們作為一個集體主體,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創造性、積極性和主動精神,如創造鄉鎮企業參與農村工業化發展模式,“自下而上”創造小城鎮、開辟農村城市化道路等,都是農民集體作為社會群體在受到國家現代化發展戰略沖擊后自我創造和自我提升的具體表現。

三、“農民主體”是以土地集體所有制為基礎的生產主體

在一個國家中,主體地位的確立至少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政治,二是經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等黨的領導人認識到農民的革命性,對其進行了領導,農民獲得政治主體地位;1953年土地改革運動完成后,農民通過獲得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的所有權而獲得經濟主體地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則進一步落實了農民獲得了基于土地承包權的經濟主體地位。但這種經濟主體地位的確立,是一種狹隘的、法律意義上的,即農民的私人利益“已經是社會所決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會所設定的條件下并使用社會所提供的手段,才能達到”(1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頁。,成為“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馬克思將這種交換形式定義為“第二大形式”,并給予了肯定,“在這種形式下,才能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1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頁。,并為第三個階段——“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的生產能力成為從屬于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創造條件。因此,基于土地集體所有制,繼續培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民生產力,增加農民收益,是實現農民自由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

(一)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制,明晰權能主體及范圍

封建主義制度的核心是土地歸地主私有制度下的租賃關系,佃農租種土地,并繳納一定的地租,無論是勞動地租、實物地租還是貨幣地租形式,都是佃農勞動的產物被地主占有。資本主義制度的核心是生產資料私有制下的雇傭關系,實質是資本家無償占有工人勞動創造的剩余價值。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地租轉化為由農業資本家依靠土地和農業工人勞作獲得的超額剩余價值。根據馬克思的地租理論,“土地所有權本身已經產生地租”(17)《資本論》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54頁。,雖然法律上的土地所有權不會為土地所有者創造任何地租,但“這種所有權使他有權不讓別人去用他的土地,直到經濟關系能使土地的利用給他提供一個余額”(18)《資本論》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56頁。,這個余額就是絕對地租。換句話說,只要存在土地私有,就會產生地租剝削(19)黃宗智:《小農戶與大商業資本的不平等交易:中國現代農業的特色》,《開放時代》2012年第3期。。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黨中央對于農村的土地政策一直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制。一方面通過土地集體所有制和合作化運動將農民組織起來,開展群眾性農田基本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由粗放型生產轉向集約型生產;另一方面根據毛澤東提出的“農業八字憲法”,即土、肥、水、種、密、保、管、工,通過分工協作,建立農業技術推廣機制,促使我國走上“科學種田”的農業現代化道路(20)徐俊忠:《土地農民集體所有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之魂》,《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7年第4期。。

可以說,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建立,迅速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形成了農民間的利益共同體,人民開始以不同方式參與集體經濟組織的決策和行動。但實際上,所有權和所有制是兩個密切聯系卻又不同的范疇,所有制是經濟范疇,體現人們在生產資料方面形成的經濟關系,決定其交換關系和分配關系;而所有權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態,是財產歸誰所有的法律制度,因此,對所有權來說,有決定意義的是實際占有(21)顧鈺民、汪艷:《“三權分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集體土地產權模式的創新》,《學習與實踐》2017年第10期。。因此研究土地集體所有制問題,也就在演變為土地所有權問題。而現階段我國農業土地集體所有制度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土地的實際所有權行使主體并不清晰,二是農民承包經營權的權能沒有界定清楚。因此,重構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實際所有權主體及所有權內涵就非常重要。

(二)允許土地產權細化和分割,培養新型生產經營主體

按照馬克思產權理論,產權不僅是一種復數形式,還包括一組單項權利,由所有權、占有權、使用權、支配權、經營權、繼承權等集合而成,而根據中文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各譯名出現次數,所有權出現1284次,為核心權利(22)吳易風:《產權理論:馬克思和科斯的比較》,《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所有權具有排他性,是經濟主體實際掌握、控制土地的權力;但是馬克思也指出,“實際的占有,從一開始就不是發生在對這些條件的想象的關系中,而是發生在對這些條件的能動的、現實的關系中,也就是實際上把這些條件變為自己的主體活動的條件”(2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3頁。,即馬克思認為的土地處分權分為最初處分權和最終處分權兩個層次,最初處分權是直接依據所有權而取得一定收益;而最終處分權則指由土地的實際使用者和經營者也可以憑借對土地的承包權和使用權獲得相應的收益,即所有權與其他細分的權利既可統一也可分離,最終的運行模式上是要形成新的經濟關系,所以土地產權的權能是可以分離的,但要以經濟的高效運行為原則。因此,只要確保土地的所有權歸集體所有的前提下,可以允許產權束細化和分割的出現,(24)王佳:《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有效實現的法律問題探究》,《法制與社會》2016年第36期。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現了這種分離。

自1982年中央第一個一號文件將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確定下來后,1983年第一輪承包期為15年、1997年第二輪承包期為30年,2017年十九大報告中將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承包時間再次延長30年,直到2057年;并依據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以及2013年“全面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要求,在全國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工作,到目前已基本完成此項工作。為了推進土地產權的細化、分割,在2010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嘗試提出“在依法自愿有償和加強服務基礎上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明確土地流轉的重要性;隨后在2013年《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2014年中央提出允許農戶以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貸款(25)張旭、隋筱童:《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脈絡與改革方向》,《當代經濟研究》2018年第2期。,并最終在2016年確立了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的“三權分置”制度。

在堅持基本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推進“三權分置”制度,是對馬克思土地產權理論的一大發展。土地規模經營是農業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其基本的生產資料條件是土地的適度集中;在家庭承包責任制下,通過確權后允許土地經營權的流轉來實現土地集中,是將產權主體由集體和農民家庭變為土地所有權歸集體主體,承包權歸屬農民家庭,而經營權歸為新型生產主體(26)顧鈺民、汪艷:《“三權分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集體土地產權模式的創新》,《學習與實踐》2017年第10期。,其中擁有經營權的“生產主體”即本文想要構建的“農民主體”的重要職能部分。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國家曾經先后探索多種生產主體的形式,包括互助社、農業合作社、人民公社,每一種生產主體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時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為我國快速發展為工業化國家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但隨著經濟發展,每一種生產主體都呈現出了各自的不足。因此,在新時代下構建的農業生產主體必然要不同于過去任何一個時代的新型“農民主體”:“新”是與小規模、碎片化傳統農業經營相對的概念,是指能夠從兼業化向專業化、碎片化向規模化、傳統經營向現代生產方式轉變的生產主體,是能夠適應市場需求、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經營主體(27)唐明霞等:《試論創新視角下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業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年第1期。;“農民主體”包括了現有企業參與的農業經營組織,但本文所指的農民主體更加側重于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主體,指代能掌握經營權、而不再局限于承包權的農民家庭;同時在我國大部分農村已經出現青壯年農民短缺的情況下,未來農村勞動力必將大幅減少,在此背景下,將土地逐漸集中到掌握經營權的農民家庭手中進行規模化經營,發展家庭農場等形式的新型農業,既保護了集體土地所有權不被破壞,又能發揮規模經濟的帶動作用,使農民獲得真正的產權收益。

四、“農民主體”是能參與市場議價的組織主體

2003年全國人大開始研究制定關于農民合作組織的法律條文,2006年10月正式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了強調,2014年農業部出臺《農業部關于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指導意見》,對農場管理、土地流轉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提供了探索和扶持意見(28)鐘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長、演化與走向》,《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8年第4期。。截至2016年底,已出現的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280萬個(29)陸繼霞、李琳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和發展:一項文獻述評》,《世界農業》2018年第3期。,主要包括五種類型: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和經營性農業服務組織(30)張照新、趙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困境擺脫及其體制機制創新》,《改革》2013年第2期。。但是這些較為成熟的經營主體在組織上呈現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和科學化等特征,一般意義上的“農民主體”的發展路徑無法直接復制這些組織模式,而且大多數經營主體常被大戶、公司高層等少數核心成員掌控,經營主體內部治理、收益分配等存在較多問題,市場收益和政策利好往往無法惠及大多數農民。

對于農民來說,要想分享土地產權帶來的收益,關鍵在于收益的實現,即能通過交換、消費獲得勞動回報、參與農產品市場。市場作為商品自由交換和完全競爭來配置資源和勞動產品的機制,具有自動調節、分配的優勢,因此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有利于效率提高的經濟機制。在農村原有的經濟體系中,商品進行貿易的區域大小取決于運輸系統,即人員和貨物運輸所需的費用和時間,因此城鎮是大宗農產品向更大市場輸出的中心,而農村內部的初級市場則承擔者外部向內部輸入工業消費品的功能,這樣的市場體系自古以來在農村就存在著,現在的關鍵問題是這種市場體系的發展程度,這種發展不在于市場是否提供了更高級的交換形式或者在買賣雙方建立了更加廣闊的聯系,而在于是否建立了更加有效的產權制度(31)陸益龍:《農民市場意識的形成及其影響因素——基于2006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的實證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

在現有的研究中,學界通常將市場發展概括為主要受三個因素制約:地理因素,制度決定因素以及需求因素,較多人將關注重點放在前兩個因素,往往忽視了需求因素,即農民的市場意識在市場體系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這實際是對人(農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作用的一種忽視。

在馬克思看來:“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 相反, 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3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頁。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不列顛在印度的統治》等文章中從小農的階級特性、經濟結構、分散的生產方式等方面剖析了小農意識的特點,他認為“農民所處的地位與小資產階級大致相同”,都面臨著資本主義商品化大生產的嚴重威脅,因此都反對社會化大生產;但與小資產階級不同的是,小資產階級積極要求與商品交換相適應的自由競爭,而小農則恐懼進入市場可能產生的貧富分化,因而拒絕商品經濟的發展。馬克思認為商品經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階段,對傳統自然經濟結構對沖擊才能實現小農意識的革命性變革(33)袁銀傳:《馬克思主義視域中的小農意識改造》,《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8年第12期。;索爾塔克斯在《一個便士的資本主義》中也提到,農民并非不具有市場意識和資本意識,恰恰相反,農民作為小私有者天生具備市場意識,只是進入市場的成本對他們來說過于高昂,因此他們固守著家庭產業,以規避可能的市場風險(34)Sol, Tax. Penny capitalism : a Guatemalan Indian econom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3.。

三大改造完成后,開始推行人民公社制度,由計劃經濟代替市場作用,在農村實行農產品和生產原料的統購統銷,生活用品憑票交換,農民習慣了這種經濟模式;改革開放后,農村勞動力,兼業農民開始向城市流動,這實際是農民市場意識的覺醒——為了尋求更好的投資回報,但是這種市場意識處于較低端的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后,留守在農業領域的農民需要更加深入和廣泛地融入市場。農民參與市場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出售農產品,此時其流通模式需經歷“生產農民——產地中間商——市場批發商——市場中間商——零售商——消費者”,二是購買生產要素,此時的流通過程則逆向進行:“要素生產者——產地中間商——市場中間商——市場批發商——零售商——農民”,在這兩個過程中,往往存在著多樣形式的“中間商”,如“龍頭企業”收購、大批發商、或者經紀商人;這些商業資本家通常依靠壓低農產品收購價格、賺取與銷售價格之間的差額,或者低價購入生產要素再利用地理、信息優勢高價轉賣給農民的形式獲利。

我們需要認識到的是,這種商業資本家所獲取的利潤并非簡單意義上的商業資本無償占有剩余價值。因為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分析資本流通總公式的矛盾時已經指明,資本的“自我增殖”雖然發生在流通領域,但增殖的價值源泉在于生產領域,因此不能簡單把商業資本與產業資本相混淆,引起理論上的誤解,這部分“中間商”也包括部分農民,如果他們付出勞動,如商品運輸勞動,那么他們的勞動是生產勞動在流通領域中的繼續,而不能將一般的商業工人也看成是商業資本家。因此這實際上是中國農業經濟的一個悖論: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描述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資本流通是成規模的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所組成,而非當前中國模式下的小農戶與大規模商業資本的交接現實,(35)黃宗智:《小農戶與大商業資本的不平等交易:中國現代農業的特色》,《開放時代》2012年第3期。因此我們需要在馬克思的理論基礎上擴展思路。

如何降低由于市場地位的不對等關系而產生的高成本,解決這種市場中的不平等關系,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顯然,必須使“農民主體”成為能與企業或者商業資本家具備同等談判能力的一方,因此也就要求將分散的農戶組織進來,走一條“組織化的農村市場化發展路子”、“只有將農民組織起來,才能使農民盡快安全、順利地進入國內外市場,并能夠有效地降低進入市場的成本,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市場占有率”(36)習近平:《中國農村市場化建設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4頁。,這也正是習近平早在2001年出版的博士論文《中國農村市場化建設研究》中就已認識到的一點。

雖然美日韓等國的發展經驗表明擴大經營規模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收益的重要途徑,但大量研究也表明,農業經營規模具有一個最優區間。因此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時,應明確“農民主體”作為組織主體的重要性,設定規模下限,同時也要因地制宜,向市場釋放明確信號,即政府支持農業經營主體適度規模經營(37)鐘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長、演化與走向》,《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8年第4期。。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2019年3月8日,習近平在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統籌謀劃和推進。這對堅持“農民主體”地位,重構“農民主體”內涵,提出了迫切需求。以集體主體為實踐主體的社會群體,以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為基礎的生產主體,以參與市場議價為目的的組織主體,是本文基于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三農”工作的經驗總結,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具體要求重構的“農民主體”新內涵。

這種內涵重構也提出了具體的實踐途徑:要加快土地流轉制度的完善,實現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經營,堅持土地的社會保障功能;要加強對農民職業技能的提升,培養農業領域的人力資源;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實現農業現代化,“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38)《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1頁。。

猜你喜歡
主體農業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新農業 從“看天吃飯”到“看數吃飯”
今日農業(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18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南大法學(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從“我”到“仲肯”——阿來小說中敘述主體的轉變
阿來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9:04
歐盟發布短期農業展望
今日農業(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技術創新體系的5個主體
中國自行車(2018年9期)2018-10-13 06:17:10
懷舊風勁吹,80、90后成懷舊消費主體
金色年華(2016年13期)2016-02-28 01:4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精品最新在线播放| 67194亚洲无码|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五月婷婷欧美|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67194亚洲无码|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一卡日本电影|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人在线| 国产第一页亚洲| 国产成人三级| 青青草综合网| 国产精品青青|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丝袜|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免费在线不卡视频| 色AV色 综合网站|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五月婷婷伊人网|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黄色三级毛片网站|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激情无码视频在线看|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欧美色图久久|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 无码人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成人亚洲视频| 99在线视频网站| a毛片在线|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欧美a网站|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址|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性欧美在线|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天堂av综合网|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在线视频| 精品撒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国产久操视频| 国产乱视频网站| 一区二区无码在线视频|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欧美第九页| 亚洲a级毛片|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日韩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 亚洲视频二| 成人综合网址| 国产91精品最新在线播放|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另类色图|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