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軍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能源的大規模利用,能源安全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本文重點論述了能源安全發展背景、現存問題以及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制定能源安全發展戰略,旨在提高各行各業的能源安全意識,引起人們深刻的思考,使得經濟可持續發展與能源安全問題相協調。
關鍵詞:能源安全;自動化;經濟可持續發展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2.072
1 中國能源安全問題發展背景
近年來,我國以能源消耗為基礎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1980年以來,我國的能源總消耗量每年增長約5%,是世界平均增長率的近三倍,據專家估測,我國國內能源的缺口量2003年約為2.5億噸標準煤,2050年1月為4.6億噸標準煤[1-6]。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能源利用主要本著自給自足的原則,能源主要為初級利用,產生能源全問題較少,利用率低;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經濟開始初步發展,進行能源和資源的初級利用,逐漸開始產生能源安全問題,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20世紀以來,經濟發展速度大幅度提高,能源總儲量、環境污染、供需矛盾等問題逐漸產生,隨著前期積累以及后期產生的能源安全問題需要引起人們更多的重視與關注。
2 能源安全現存問題
2.1 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經濟開始初步發展,能源和資源開始進行初級利用,初期能源供應充足,且供大于需。因經濟發展浪潮的到來使我國經濟趨勢增強、發展速度大幅度提高,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以產品初級加工以及原材料進出口貿易為主的大型企業對能源的大量使用、開采,使得能源逐漸匱乏、供應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分析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背后原因,合理保證能源安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是重要問題。一方面,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量大而利用率低,嚴重依賴于產品的初級加工以及原材料的開采。另一方面,我國能源總量豐富,人均占有率低且分布不均勻。持續的開采、使用必然導致能源安全問題滋生。
2.2 能源管理問題
我國能源管理專職部門較少,關于能源管理制度仍需明確。1988年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定撤銷煤炭部、石油部、水利電力部和核工業部,成立能源部。1993年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定撤銷能源部,重組煤炭部、電力部。1998年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定撤銷煤炭部、電力部。2004年成立了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局,2005年成立了國家能源領導小組[6-8]。
當前,國家意識并逐漸解決此類問題,國家能源局共設綜合司、政策法規司、發展規劃司、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電力司、煤炭司、石油天然氣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國際合作司九個司。[8-11]九個司分工合作、解決能源安全面臨和產生的各種問題。
2.3 能源利用率低
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能源消費量龐大、位居世界前列。而在能源消費量前十的國家中,我國的能源利用率低至倒數第一,第二,是發達國家能源消耗的6倍左右。通過此數據,我們明顯得知,中國的能源利用率相對遠遠低于其他大國,應積極提高能源利用率,趕超其他的消費大國。
我國經濟發展方式仍以能源和資源初級加工為主的現象是造成能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大型企業通過以產品初級加工以及原材料進出口貿易為主的經營方式,獲得了一定的利潤,使得企業加快了對環境資源和能源的掠奪,加速了對資源的利用。另一方面,由于我國19世紀經濟初步發展,科技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低水平的科技發展令企業快速掠奪的環境資源和能源仍以初級加工的方式進行處理與交易使得能源利用率較低。
3 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制定能源安全發展戰略
3.1 能源利用自動化發展
十八大以來,國家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全面促進資源節約。政策方面,國務院《“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提出,要繼續實施能源消耗總量、能源消耗強度雙控政策;要加強工業節能,實施工業能效趕超行動,加強高能耗行業能耗管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安全發展事關全局、意義重大。
當前,伴隨能源安全問題的相繼產生,制定能源安全發展戰略,解決相關問題以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是首要任務。能源利用自動化則是當前解決問題的一個出發點。能源自動化是通過研發的新型技術使效率提高、最大程度利用、一體化的能源利用方式。
首先,由于我國能源利用率低,對環境易產生一次污染、二次污染等破壞,而能源利用自動化則在于能源最大程度的利用,給環境造成壓力相比較輕。其次,自動化、一體化的能源利用方式,有利于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提高效率。最后,能源自動化有利于企業統一管理,優化了企業的生產結構。
3.2 發展新能源自動化產業
當前,伴隨能源安全問題的相繼產生,制定能源安全發展戰略,解決相關問題以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是首要任務。發展新能源自動化產業則是當前解決問題的另一個出發點。
一方面,隨著近年來能源的持續利用,消耗速度遠高于再生資源產生的速度,因此尋找新能源產業顯得尤為重要。另一方面,新能源的自動化有利于能源安全,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能源的大規模利用,能源安全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如何保障能源安全,合理發展經濟是每個企業前進道路的重點。
目前我國制造大國向創新大國轉變,面臨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能源管理問題、能源利用率低等現存問題,應積極制定能源安全發展戰略,發展能源利用自動化和新能源自動化產業,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旨在提高各行各業的能源安全意識,引起人們深刻的思考,使得經濟可持續發展與能源安全問題相協調。
參考文獻:
[1]王革華.能源與可持續發展[J].2005.
[2]陸忠偉.非傳統安全論[J].2003.
[3]王家樞.石油與國家安全[J].2002.
[4]安尼瓦爾阿木提,張勝旺.石油與國家安全[J].2003.
[5]吳磊.中國石油安全[J].2003.
[6]陳新華.能源改變命運中國應對挑戰之路[M].新華出版社,2008(03).
[7]Erica StreckerDowns,“The Chinese Energy SecurityDebate, ”The China Quarterly,2004(177):25-29.
[8]中關村國際環保產業促進中心.誰能驅動中國世界能源危機和中國方略[M].人民出版社,2006(03).
[9]張雷.礦產資源開發與國家工業化-礦產資源消費周期理論研究及意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301-343.
[10]韓文科.宏觀經濟形勢與國家能源安全[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S1):13-14.
[11]崔民選.中國能源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