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利軍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合理開發資源和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環境工程逐漸受到社會的關注。環境工程中主要包括生態環境污染治理和自然資源合理利用等內容,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對保護環境,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此,本文主要針對環境適應性和環境工程的關聯進行分析,并探討了相應的環境管理措施。
關鍵詞:環境適應性;環境工程;聯系;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2.208
0 前言
環境工程與環境適應性密切相連但又有自身的獨立性,環境工程實施過程中,既保護了環境,促進環境不斷進行修復,同時又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而環境適應性就是這種修復能力。環境適應性與環境保護關系密切,是環境的基本屬性,當生態環境負荷過重,超出環境適應性時,就需要環境工程發揮自身的作用,幫助重新建構一個系統,因而從很大程度上說,環境工程和環境適應性是密切相關的,兩者都對促進環境保護發揮著重要作用。
1 概述
(1)環境適應性。環境適應性作為環境基本屬性之一,主要是指當生態環境對環境變化時,環境本身所產生的各種生物適應性和隨機適應能力,而生態環境變化影響因素主要為人類活動對環境所產生的影響。在環境發生變化過程中,還會產生優勝劣汰現象。環境變化反過來影響人類活動,這種影響是雙向的,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要想盡可能降低環境變化產生的不利影響,就要采取相應措施提高環境的適應能力或促進環境自身的修復作用。通常情況下,生態環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環境適應性,且在極端情況下能夠發揮環境適應性的作用,但其自身環境適應性是有限度的,只有在這個限額下才能發揮環境適應性的作用,若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造成生態失衡。
(2)環境工程。環境工程項目是由不同學科組成的,涉及內容廣泛,主要包括如何保護和利用自然資源以及環境污染防治等內容[1]。近幾年,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對環境問題的不重視,經濟活動嚴重破壞了國內生態環境,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因而社會開始關注環境污染防治問題,與此相關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環境工程作為保護環境的重要措施,逐漸發展起來。
(3)環境可靠性。環境可靠性是生態環境的基本屬性之一,與環境適應性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環境適應性主要是在極端情況下所發揮的適應性功能,而環境可靠性能夠對生態環境損壞情況進行調節,但也有限定條件。
2 環境工程和生態環境適應性的聯系
(1)環境工程對生態環境保護的作用。當前,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環境工程的實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進行凈化,促進環境的自我修復功能,因而環境工程對于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環境工程主要是通常相應技術手段,同時利用法律手段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保障生態環境的穩定性,因而對社會協調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其在保護生態環境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1)空氣污染治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顯著的提高,便捷的交通為人們的出行帶來的極大的便利。然而汽車排放尾氣對空氣造成了一定污染,降低了空氣質量,對人們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此外,家用電器如冰箱、工業產生所排放的廢氣都加劇了大氣污染,環境問題日益嚴峻。而環境工程通過采用先進的空氣凈化技術,能夠加大對綠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同時有效治理空氣污染,為人們提供了健康的居住條件。2)水污染治理。我國國土面積廣闊,水資源豐富,但可利用的淡水資源較少,加上近年來國內經濟的發展,水資源浪費、水資源污染和水資源短缺現象問題嚴重,很多城市都存在缺水問題。環境工程中,通過采用活性污泥法能夠預防水污染,通過相關的法律規定對污染物排放進行有效控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水資源污染問題。[2] 3)廢物污染治理。固體廢物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較大,一旦發生固體廢物污染,其擴散面積廣,污染程度較深,治理起來有一定難度。在環境工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廢物污染治理方法的研究,盡可能減少污染物數量,加強控制力度,但目前研究仍有待完善和深入。
(2)環境適應性對環境工程的作用。環境工程相關性研究需要以環境適應性為依據,只有明確環境適應性,才能針對性實施環境工程。環境保護技術能夠有效提高環境適應性,因而環境工程實施過程中需要對環保技術進行分析、監察和實驗,從而提高環境工程的實施效果。
3 如何對環境工程進行優化
(1)加大對環境工程的資金投入。現階段,國內環境污染問題嚴重,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提升,環保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而在環境工程開展過程中,由于部門群眾和企業沒有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過于注重經濟利益,提高了環保工作開展的難度。因而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對環境工程的資金投入,并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嚴厲打擊不合法行為,提高公眾對環境工程的認可度。
(2)加大教育和宣傳力度。現階段,要想為社會培養環境工程人才,就必須從高等教育入手。在高校教學中,要重視環境學科教學,不斷加大專業教育力度,提高學生對環境工程的正確認識。此外,要依據國內環境的實際情況針對性開展相關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從而為社會培養現代化應用型人才[3]。
(3)對環境管理體系進行完善。目前,多數城市和企業都建立較為完備的環境管理體系,然而不同地區發展情況不同,因而要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對環境治理體系進行調整,保證環境治理方法和措施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此外,相關部門需要針對生態環境保護中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制定標準的環保條例,充分落實環保工作,保證環境工程的順利開展,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4 總結
環境工程和環境適應性密切相連,兩者對生態環境穩定和諧都有重要作用,是當前社會環境研究中的熱點問題。環境工程主要是通過先進技術和手段對環境污染進行有效治理,提高環境資源的利用效率,以保證生態平衡。環境適應性能夠使環境對自身進行優化和調整,但在人類活動影響下需要環境工程的輔助作用。只有二者協調發展,才能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參考文獻:
[1]王睿.環境適應性與環境工程[J].智能環保,2018(04):156-158.
[2]呂美麗.環境適應性與環境工程[J].綠化建設,2017(02):175-176.
[3]胡燕.環境適應性與環境工程[J].節能環保,2015(03):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