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薇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縣人民醫院,云南 普洱 665900)
由于外傷而引發的昏迷尤為普遍,主要為顱腦外傷。顱腦外傷相關病情尤為繁雜,大多會伴隨各類慢性病癥,醫護人員要注重。外傷昏迷患者長時間處在昏迷的狀態之下,神志不清且數大反射消除,使得醫護人員較難感悟患者心聲,操作不夠準確就會讓患者產生并發癥,所以,對于護理層次給予了大量的規定[1]。鑒于此,本研究調研了院前急診護理運用到救治外傷昏迷患者中的功效,現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76例外傷昏迷患者的資料,將其中接受常規護理的38例作為A組,另外接受院前急診護理的38例作為B組。A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據24例、14例;患者的年齡<71歲且>8歲,年齡均值(39±12.39)歲。B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據23例、15例;患者的年齡<73歲且>9歲,平均年齡(41±14.29)歲。對比2組相關資料,其結果顯示無統計學的意義,P>0.05,可行深入對比、研究。
A組患者予以常規的護理:細心聆聽患者的心聲、對患者與親屬解釋病癥相關知識等。B組患者予以院前急診護理:
1.2.1 神志情況的評測
醫護人員要借助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法以評測患者相關的病情,包括了對于外傷昏迷患者的言語、活動反應等進行評測,將最終的總分作為參照:重型腦功能傷害:總分3-8分,中型腦功能傷害:總分9-12分,輕型腦功能傷害:總分13-14分。在進行護理期間,依據患者的神志情況以明確其昏迷程度,以凸顯出護理的高效性。
1.2.2 維持呼吸道順暢
對于外傷昏迷患者進行護理的核心為保障患者的呼吸道順暢、患者可以吸進清新的空氣。腦部細胞與心臟細胞對于缺氧尤為敏感,如果缺氧過久,就會帶來過重的后果,甚至使得救治失敗。在具體開展護理期間,對于缺乏反射能力的患者而言,醫護人員要借助調節體位、拉出舌部、輕叩背部等方式以排除分泌物,保障呼吸道與口部的順暢。
1.2.3 防范腦疝
對顱部壓力上升的患者而言,如果發生了腦疝,就極有可能產生心臟驟停、神志喪失等過重的問題,因此,醫護人員在開展護理期間,要自身體情況改變、瞳孔改變、GCS總分等隨時把握患者發生腦疝的情況。
1.2.4 皮膚與進食方面的護理
因為患者要長時間臥床,所以,醫護人員要注重維持患者皮膚的干凈與干燥,防范產生壓瘡。輔助患者定時變換體位,定時擦洗患者的身體,對患者的被單、衣服等定時進行換置。此外,患者要補足營養以保持身體健康,并提升免疫能力,顧慮到外傷昏迷患者相關的情況,應借助靜脈輸注的方式輔助患者進食,同時,還應保障營養分配的平均。
估計對比A、B兩組患者的救治情況:好轉:患者的身體情況平穩,神志回歸正常;平穩:患者的身體情況平穩或是趨近平穩,神志部分回歸正常或是昏迷;惡化:患者的身體情況不平穩。
估計對比A、B兩組患者的總體滿意率,分數總共100分,十分滿意:總分90-100分,滿意:總分70-89分,不滿意:總紛0-69分;總體滿意率:十分滿意率與滿意率相加。
此次研究中所用軟件版本為SPSS19.9,對涉及的計數數據進行統計時,選(%)代表。對比、分析兩組臨床數據,結果有差距,表明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
A組好轉、平穩、惡化的患者依次是11例(28.95%)、20例(52.63%)、7例(18.42%);B組好轉、平穩、惡化的患者依次是29例(76.32%)、8例(21.05%)、1例(2.63%);兩組比較有明顯的差異,P<0.05。
A組十分滿意、滿意、不滿意的患者依次是2 6例(68.42%)、7例(18.42%)、5例(13.16%),總體滿意率為86.84%;B組十分滿意、滿意、不滿意的患者依次是31例(81.58%)、6例(15.79%)、1例(2.63%),總體滿意率為97.37%;兩組比較有明顯的差異,P<0.05。
對外傷昏迷患者進行救治,不單關聯到了患者的生命,還凸顯出了醫院中的急診護理成效與質量。對外傷昏迷患者來說,對其進行救治的最優機遇為在患者受到傷害的30min中。所以,醫護人員務必應對患者立即進行高效的急診護理,進而為患者力爭更多的救治機遇與時間,保障患者獲得較優的轉歸。對于外傷昏迷患者進行院前急診護理,應先對患者相關的病情開展正確的評測,接著,對其實施對癥操作,方便立即舒緩患者相關的病情。同時,醫護人員還應隨時監測患者的身體情況,并維持患者呼吸道的順暢,在患者的病情獲得把控后,立即轉移至相應的科室中開展治療,進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院前急診護理的B組,在護理結束后救治情況好轉、平穩、惡化76.32%、21.05%、2.63%,好于常規護理的A組28.95%、52.63%、18.42%;B組患者的總體滿意率97.37%好于A組患者86.84%,與李冬冬等[2]研究結果相近。
總之,依據患者相關病情選取適宜的院前急診護理,能夠防范外傷昏迷患者產生各類并發癥,促使患者盡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