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文,盧艷麗*
(北大國際醫院,北京 102206)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早在2000年就倡導嬰兒出生后6個月內純母乳喂養是最佳的方式。隨著母乳喂養概念的提高,乳頭皸裂是母乳喂養常見的并發癥,也是造成母乳喂養中斷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乳頭皸裂多見于初產婦,是乳頭表面形成的皸裂,從而產婦喂奶時會感到刀割樣疼痛,也大大降低母乳喂養的成功率,從而過早的中斷母乳喂養。關于近年來護理同行對乳頭皸裂的原因和有效的預防,現綜述如下。
楊倩等[1]指出由于剖宮產術后或產鉗后、會陰有側切或嚴重裂傷的產婦,由于身體的疼痛或疲勞,造成含接姿勢不正確,產婦不僅感覺疲勞,移動身體位置就會將乳暈從嬰兒口中拽出,造成乳頭皸裂。筆者認為新生兒身體應成一條直線緊貼產婦身體,避免身體傾斜造成過度牽拉乳頭,臨床中坐姿喂奶深受產婦的喜愛,同時有利于乳腺分泌乳汁。錢紅芳等[2]通過臨床試驗研究,報道教會產婦充分銜接技巧,可減輕母親乳頭皸裂情況。正確的喂養姿勢可提高母乳喂養的成功率,減少母親的痛苦,所以正確指導母親喂養姿勢也是臨床最重要的護理。
郝建霞等[3]提出每次哺乳時間不宜太長,一般保持在15分鐘以內,乳頭長時間泡在寶寶嘴里,使乳頭長期處于潮濕環境,會造成乳頭皮膚的損傷,易造成乳頭皸裂。在哺乳過程中嬰兒會出現暫停狀態,應輕輕碰下臉蛋或耳朵,給予刺激使其繼續吃奶,避免乳頭長期含在嘴里,降低乳頭損傷的機率。
劉愛萍[4]報道哺乳結束后,用手指按壓乳房,使空氣進入嬰兒口中解除負壓,再移出乳頭,避免產婦強行從嬰兒口中拔出,造成乳頭皸裂。在臨床中采用食指輕輕按壓嬰兒的下頜,慢慢的中斷嬰兒的吸允,在嘴巴呈放松狀態時,再輕輕拔出乳頭。也是避免造成乳頭的壓力損傷的方法之一。
陳潤等[5]通過臨床觀察分娩后622名產婦乳頭皸裂情況,結果表明乳頭過短甚至是凹陷及乳暈直徑過大為乳頭皸裂的危險因素之一。所以在孕期產檢時進行常規乳房檢查,及時糾正扁平乳頭、內陷乳頭。
荊晶[6]通過臨床統計,報道產婦可在產前及產后,由專業護理人員根據產婦的體質和飲食習慣進行飲食護理和膳食指導,可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有效的降低乳房問題的發生,從而減少乳頭皸裂的機率。充足的乳汁來源于母體,所以產婦應營養均衡。
謝芳[7]報道新生兒哭鬧和舌系帶過短、舌頭圓鈍,吃奶時不能有效的包裹乳頭和乳暈,導致不能有效的吸允,從而造成乳頭皸裂。新生兒哭鬧首先排除病態的哭鬧,要吃奶是新生兒哭鬧的首要原因,應先安撫其情緒,輕拍其背部,待不哭時耐心把乳頭及乳暈放入新生兒口中。舌系帶的問題應請口腔科醫生協助診斷。陳潤等[5]報道新生兒體重過大,發生乳頭皸裂的比列越高。筆者認為新生兒體重過大,喂養需求多,吸吮力度增大,也會造成乳頭皸裂,臨床中根據新生兒情況需要時可采取其他混合喂養,減少乳頭受壓次數,同時讓產婦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產婦心情的舒暢。
張小媛等[8]提出乳頭涂抹羊脂膏可增加乳腺管堵塞、乳腺炎的風險,提出薄荷油和薄荷水可用于預防乳頭疼痛和乳疼皸裂。薄荷含有較高的薄荷醇,不僅含有多種揮發油,還有抗菌活性,具有鎮靜和麻木的作用,可用于預防乳頭皸裂。而馬二麗[9]通過臨床對比統計,報道在產前(37周左右)和產后涂抹高純度羊脂膏可有效緩解乳頭皸裂的情況,指出羊脂膏中的主要成分羊毛脂,脂類物質具有親油親水性,可保留乳頭皮膚水分,對外界的刺激啟到一定的抵御作用,從而減緩乳頭皸裂程度。筆者在臨床工作中發現緩乳頭皸裂情況,會選擇羊脂膏來改善皸裂的情況,降低產婦疼痛指數。呂慧敏[10]通過產婦乳房疼痛評分法和臨床統計,報道涂抹茶油對乳頭皸裂啟到保護作用,因為茶油富含天然抗氧化能力—維生素E,因此茶油具有不干性和抗氧化能力。維E可促維持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的循環。皸裂的乳頭通過涂抹參滲作用強的茶油,可維持其上皮組織,達到修復組織作用。
劉乙樺等[11]提出在產后4-6小時進行乳房按摩護理,可提高乳房充盈和乳腺管通暢程度,有利于乳汁的排出,提高母乳喂養率,減少乳頭皸裂的發生。郭曉琴[12]提出哺乳后擠出少了乳汁涂在乳頭和乳暈上,可促進乳頭表皮的修復。李淑妮[12]等提出在孕期用肥皂水擦洗清潔乳頭及乳暈,一天1-2次,可以增強乳頭皮膚的韌性、耐受性和皮膚厚度,提高皮膚對外界的抵抗力,避免乳頭在新生兒吸吮時破裂。而高德艷等[13]指出禁用肥皂和酒精清洗乳頭,可在孕3個月后每天用清水清洗乳頭,也可用少量油脂均勻涂在整個乳頭,有助于增加乳頭韌性,減少哺乳時乳頭皸裂的發生。同時唐曉勇[14]提出避免使用沐浴露和肥皂類刺激,不用頻繁清潔乳頭,僅在日常洗澡時用清水洗即可。綜合眾學者意見,推薦可清水清洗乳頭增加乳頭韌性,而避免肥皂等的刺激。筆者認為肥皂水會去除乳頭周圍皮膚脂腺所分泌的保護皮膚的油脂,使乳頭干燥,從而容易發生皸裂。
高德艷等[13]報道在孕前和產后,可用手法牽引乳頭,每次聯系持續5分鐘可使乳頭突出,但在懷孕中、晚期有導致早產的可能,不宜進行。同樣洪阿娜等[15]提出在孕28周實施伸展練習法,每側乳頭凹陷每日10-15次,持續5-7分鐘。產婦可自行在家牽拉練習,先溫水擦洗乳頭再涂些嬰兒潤膚油再進行操作。產婦按時常規產檢,鑒于凹陷乳頭在專業人員指導下行進行干預,及時糾正。
羅萬英等[16]報道,每位護士應對所管的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后應及時作出評價,并對乳頭條件不好的產婦進行重點交班,及時發現乳頭皸裂的產婦,并采取措施。乳頭皸裂高發期為產后72小時內,所以護理人員的有效指導十分關鍵,及時觀察產婦喂養情況,加強母乳喂養的宣教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王麗晶[17]等報道,產婦產后易出現多汗的情況,且毛孔、乳腺管都成開放狀態,為了避免乳腺管堵塞影響寶寶健康,產婦應穿純棉的、透氣性良好的衣物。避免選用化纖類內衣,以防擦傷乳頭。
智利彩[18]等提出結合備孕期、妊娠期、生產期、哺乳期等不同時期婦女的生理病理學特點,采取相應的中醫預防護理措施。其中醫哺乳知識健康教育主要表現為(1)由中醫專家向產婦宣教母乳喂養的重要性(2)針對產婦情緒波動影響乳頭經絡的正常疏泄,導致嬰兒吸吮過程中乳頭皸裂的表現。采用刺激乳頭的方式疏通肝經,使肝氣得舒,乳頭得健。若出現乳頭皸裂立即采用中藥外敷和進行乳頭護理。筆者認為中醫療法暫未實施起來,但其乳房護理方法與臨床實施大致相同。
綜上所述,乳頭皸裂在臨床中為常見的癥狀,所以護理人員應在孕期教會產婦涂抹有效的油性物質、穿著透氣性良好的衣物、定期產檢及時對凹陷的乳頭進行糾正干預、加強對產婦的宣教,教會產婦正確喂奶的姿勢。在預防乳頭皸裂中羊脂膏使用是否有效有待專家進一步的研究,從而使產婦乳頭皸裂得到有效的治療。護士應共同努力,以減輕產婦的疼痛,降低乳頭皸裂的發生,提高母乳喂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