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水林,陳冬梅,蒙 琴
(廣西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病學科,廣西 南寧 530021)
心理壓力是個體的身心在感受到外部環境對自身威脅時所產生的一種緊張狀態[1]。老年護理不僅要為患者提供專業的醫療護理,還應給予患者良好的生活養護,老年病學科患者普遍存在多病共存,患者的癥狀和體征不明顯、病情復雜且多變、易出現并發癥及后遺癥,這些因素都會對護士的身心產生影響。現將我院老年病學科工作的44名護士面臨的心理壓力及應對措施探討如下。
選擇我院從事老年病學科護理工作的44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4-45歲,其中年齡<30歲者23名,工作年限為1-10年者32名。
通過面對面交流對老年病學科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進行調查,并對壓力來源進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44名護理人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加上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導致一些護士出現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直接影響護士在工作中的工作態度、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4.1.1 患者方面因素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心理功能逐漸退化,患者癥狀和體征不明顯,病情變化快,更需要護士掌握扎實的理論實踐能力,在工作中需要更加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能夠及時發現潛在的危險因素,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4.1.2 環境因素
老年病學科患者大部分為生活不能自理者,收治患者主要包括腦血管意外后遺癥患者、癱瘓患者、老年癡呆患者等。相關統計顯示:老年病學科患者中,伴有精神癥狀的阿茨海默病患者為60%以上,通常均具有行為、思維及認知功能障礙[2]。這些因素易對護士產生較大的負面情緒。
4.1.3 工作環境因素
老年病學科工作環境嘈雜,多數患者均需陪護,老年患者普遍存在聽覺、視覺、感知覺等各個機能的退化,因此護理工作中會出現交流溝通障礙等。且在老年病學科易出現生離死別等突發事件,導致護士心理壓力加重。
4.1.4 人力資源因素
在老年病學科,由于患者的需求的不斷增加,家屬期望值較高,因此護理工作要做的更加全面細致,加大了患者基礎護理工作量,護士經常加班加點,不能很好照顧家庭,加重了護士的心理壓力。
4.1.5 護士自身因素
老年病學科患者多為慢性病患者,患者常反復住院,自我維權意識較強,且患者對所患疾病的相關知識了解的較多。這就要求護士不但要有嫻熟的操作技能,還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由于老年患者病情復雜且易出現病情變化,護士單獨值班時,會產生緊張、孤獨無助感。且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臨床技術日新月異,要求護士在完成緊張工作的同時,必須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加重了護士的心理壓力。
4.1.6 管理方面因素
由于醫患關系緊張的現狀,現醫院更重視來自患者的聲音,增加了護士的職業風險與責任,護士的工作未得到社會及領導的認可及肯定,久而久之就會嚴重挫傷護士工作的積極性[3],加重護士的心理壓力。
4.17 家庭關系壓力源
護士作為社會的一員,同樣承受著社會、家庭的壓力,如離婚、夫妻分居、家庭成員外傷、生病、死亡等,護士的工作性質決定了照顧家庭及子女的時間較少,如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與支持,會給護士的心理造成很大壓力。
4.2.1 樹立健康的職業道德
老年病學科護士應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加強護士的工作責任心,在工作中學會從患者及患者家屬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減少護患之間的矛盾。在工作中,若出現問題要及時調節情緒,多一份耐心,理解、關愛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有文獻報道:患者滿意度50%以上來自服務性活動,而與技術無關[4]。
4.2.2 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老年病學科工作范圍較大,涉及多學科內容,這就要求老年病學科護士要不斷學習新理論、新技能,加強自我修養,制定職業規劃,提高綜合素質,從而提升個人能力,這是舒緩壓力、維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徑之一。
4.2.3 人力資源的合理調配
護理管理者在工作中應做好宏觀調配,彈性排班。使有限的人力資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合理調配人員,保證護士足夠的休息和睡眠。在工作中體現人性化理念,在護士心理壓力過大時,適當給予安慰或適度休假,緩解心理壓力。
4.2.4 醫院人性化管理
管理者為護士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重視護士的勞動付出,提供進修、學習、晉升機會,在工作中提倡多鼓勵,少批評原則,激發護士的工作積極性,管理者要在管理中加大情感投入,如組織一些娛樂、休閑活動等。要密切關注護士是否存在負面情緒,并給予心理疏導,及時調整心態。
4.2.5 加強社會、家庭支持
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宣傳力度,使患者及家屬能更多的理解護理工作,及時發現情緒波動并給予心理疏導,尊重護士的勞動付出,提高社會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及認同,從而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價值。
4.2.6 注重人文知識的學習
老年患者閱歷較廣,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關注度較高,護士與患者溝通時要掌握溝通技巧,學會語言溝通及非語言溝通,如使用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等與患者多交流,理解患者的所需,取得患者的信任。
4.2.7 其他
通過性格測試,準確把握自己的性格,發現自己的優勢及潛能,準確的自我定位。學會進行自我情緒的調節,如轉移注意力、培養業余愛好、保證充足的睡眠等,以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老年病學科護士應該不斷完善自我,運用過硬的專業知識及良好的職業修養來營造和諧的醫療環境,同時護士也因正確對待工作中的壓力,用良好的心態為患者服務,從而提高護理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