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為芳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09)
臨床中,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是胸腔疾病、肺部疾病、支氣管疾病診治必要的手段,可直觀準確的檢查,療效確切[1]。但是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屬于侵入性操作,對患者產生刺激而引發(fā)疼痛、咳嗽等,也存在較為嚴重的一些并發(fā)癥,致使檢查、治療不能進行,對疾病的診治造成不利影響[2]。為了探討和分析術前護理和術后護理在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中的效果,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做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匯報如下: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做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入院順序分乙組、甲組,每組70例。其中甲組男40例,女30例;年齡21-81歲,平均(55.14±4.22)歲;乙組男41例,女29例;年齡20-82歲,平均(55.15±4.25)歲;比較兩組詳細資料無統(tǒng)計學的差異(P>0.05)。
所有患者都是常規(guī)護理,研究甲組加用圍手術期護理:①術前護理: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檢查目的、方法,并告知可能出現并發(fā)癥和不適,耐心解釋,消除不良心理,得到患者配合,并盡量滿足患者的心理要求。②麻醉護理:利多卡因(2%)霧化吸入局麻,氣體噴出時囑其深呼吸,利多卡因氣味可刺激部分患者的喉部而引起惡心,要少量多次的進行霧化,噴霧后告知放松全身,深呼吸,提高舒適度。可事先滴呋麻滴鼻液,之后通過利多卡因凝膠(棉簽蘸取)涂抹鼻粘膜來減輕不適。③術中護理:去枕仰臥位,下領抬高、頭后仰、鼻孔朝上,充分開放氣道。告知暫時存在不適,給予患者鼓勵以及支持,氣管鏡在進入到聲門前后噴利多卡因,進入聲門后,邊進邊噴,患者深呼吸并緊握其雙手,提高插鏡的一次成功率。④術后護理:詢問患者是否存在不適,給予其鼓勵,協(xié)助其平臥且頭偏向一側,盡量吐出口腔、鼻腔的分泌物,如果痰中有血絲或者帶血,告訴患者不必緊張,只是局部黏膜受損,不需處理,但出血較多時要及時的給予止血藥物,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術后禁食、禁水兩小時后可進食。
本次研究觀察并記錄并發(fā)癥情況(少量出血、惡心、咳嗽)。
不配合:檢查患者不配合醫(yī)護人員,檢查不能順利的完成;勉強配合:檢查患者是在醫(yī)護人員的監(jiān)督下方可進行檢查;主動配合:檢查患者主動積極的配合醫(yī)護人員檢查[3]。
選SPSS21.0軟件對數據做出分析,計量資料以例和%表示,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甲組配合情況:1例不配合(1.43%)、5例勉強配合(7.14%)、64例主動配合(91.43%),總配合度是91.43%(64/70);乙組配合情況:5例不配合(7.14%)、14例勉強配合(20.0%)、51例主動配合(72.86%),總配合度是72.86%(51/70);甲組配合度大于乙組(x2=8.230,P=0.004)。
甲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8例是少量出血(11.43%)、11例是惡心(15.71%)、13例咳嗽(18.57%);乙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29例是少量出血(41.43%)、40例是惡心(57.14%)、38例咳嗽(54.29%);甲組的少量出血率小于乙組(x2=16.201,P=0.000)。甲組的惡心率小于乙組(x2=25.940,P=0.000)。甲組的咳嗽率小于乙組(x2=19.277,P=0.000)。
人們經研究發(fā)現:支氣管鏡檢查是否成功同護理密切相關。所以,護士要經過規(guī)范化的培訓,熟練掌握纖維支氣管鏡的操作步驟,使患者精神盡量放松,以最佳身心狀態(tài)面對檢查[4]。患者配合與否是檢查關鍵,但大都數患者的心理負擔較重,再加上不了解檢查,出現負性情緒。此次研究是在患者預約時,護理人員就熱情主動同其交流,隨時給予幫助并解答疑問,確保患者感到被關愛[5]。盡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講述檢查相關的知識,體現患者知情權,積極給予心理疏導,強化患者外在支持,使患者心理適應,積極主動的配合檢查[6]。
綜上所述,術前護理和術后護理在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中的效果確切,可顯著提高患者配合度,同時明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