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娟
(宿遷市中醫院,江蘇 宿遷 223800)
VAP指的是患者接受呼吸機持續通氣干預48h后,所出現的肺部感染疾病,是ARDS患者常見的一種并發癥,若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出現VAP,則會延長其康復的時間,影響其康復的效果[1]。本文主要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接受ICU護理風險管理對其呼吸機獲得性肺炎預防以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作分析,如下:
選取ARDS患者100例,時間選取為2016年2月-2018年1月,以遠程隨機化法分組,每組均為50例。
實驗組中,年齡均值為(51.26±1.29)歲,男性28例,女性22例。
對照組中,年齡均值為(51.30±1.28)歲,男性29例,女性21例。
本研究已被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ARDS患者均能積極對本研究配合,2組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ICU護理,即實施氯已定溶液護理口腔,協助患者保持半臥位(30°-45°),定時對各種管理、呼吸機螺紋管、濕化器無菌液進行更換等。
實驗組則同時實施ICU護理風險管理,具有為a:強化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組織護理人員定時對溝通技能、專業技能進行學習,對其專業技能以及護理環境進行規范,以此將護理的質量提高;b:保持親切、和藹的態度為ARDS患者和患者家屬進行機械通氣、人工氣道等并發癥知識的講解,并講解其疾病知識,增加其健康知識水平,更好對臨床干預配合;c:加強護理人員感染知識的培訓,使其能夠根據ARDS患者的具體情況,合理實施感染控制的護理,嚴格按照無菌操作的原則實施各項操作,從而對VAP的發生進行控制;d:選擇學歷高、工作能力強、護理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來為ARDS患者實施ICU護理風險管理,以此將管理的質量提高。
對2組ARDS患者的VAP發生幾率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進行觀察分析,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來評價其護理滿意度,0分-120分,分數越高,即代表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越高。
數據通過SPSS21.0軟件,作統計學處理,其中VAP發生幾率、性別例數等計數資料通過(±s)檢驗,而計護理滿意度評分、年齡等量資料t檢驗。若P<0.05,則為統計學有意義。
實驗組中,其VAP的發生幾率為2.00%(1例),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2.30±5.22)分;對照組ARDS患者中,其VAP的發生幾率為18.00%(9例),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2.33±6.51)分。
實驗組VAP發生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同時其護理滿意度評分較對照組高(P<0.05)。
ARDS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的過程中,為其實施機械通氣干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若患者在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過程中,未能給予其有效的護理干預,則可導致患者出現VAP等并發癥的情況,不僅會影響康復的效果,且會增加醫療糾紛的幾率[2]。大量研究顯示,護理人員在為患者實施護理的過程中,其專業能力水平會直接對其護理的質量造成影響。因此,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來將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以及綜合素質提高,以此提高護理的質量。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接受ICU護理風險管理的實驗組ARDS患者,其VAP發生幾率明顯低于常規ICU護理的對照組,同時其護理滿意度評分較對照組高。結果表明,ICU護理風險管理的實施,可有效對VAP的發生進行控制,且能夠提高患者對于臨床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ICU護理風險管理在ARDS患者中應用,具有較高的價值。護理人員定時對溝通技巧以及專業技能進行學習,能夠使其以更好的態度為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對護理的質量進行保證[3];加強ARDS患者和其家屬的健康教育,可增加其對機械通氣治療知識以及自身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以積極的態度配合臨床干預;感染知識培訓,可使得護理人員針對性的為患者實施感染控制干預,在實施護理的過程中,嚴格對無菌的操作原則遵從,更好對感染的發生進行控制[4];優化配置護理人員,則能夠使得護理工作更加的合理化。
綜上所述,ICU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中,可減少其出現呼吸機獲得性肺炎的幾率,且能夠增加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保持積極的態度面對治療干預,以此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預后,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