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園玫 王炯 郭學知 楊玉麟 安慧彬
摘 要: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經濟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網絡文學作品也在此大環境下蓬勃發展了起來,因其觀看閱讀人口流量巨大,因此便衍生了巨額的利潤,因此,網絡文學作品的保護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從網絡文學的創作,發表,出版以及IP轉換各個環節都需要進行強有力的著作權保護。本文針對網絡文學著作權保護所面臨的侵權成本低,作品容易被侵權,網民的知識產權意思淡薄,侵權問題難以取證且維權成本高,網絡平臺為了獲得更高的利益變相縱容,立法體系不完善等五個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網絡文學作品;著作權;政府監管機制;行政救濟
中圖分類號:D92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35-0040-03
作者簡介:鐘園玫(1997-),女,漢族,河南洛陽人,鄭州西亞斯學院法學院,2016級本科在讀,法學專業,研究方向:國際商法;王炯(1998-),女,漢族,河南駐馬店人,鄭州西亞斯學院法學院,2016級本科在讀,法學專業,研究方向:國際商法;郭學知(1998-),男,漢族,河南焦作人,鄭州西亞斯學院法學院,2016級本科在讀,法學專業,研究方向:知識產權法;楊玉麟(1997-),男,漢族,河南三門峽人,鄭州西亞斯學院法學院,2016級本科在讀,法學專業,研究方向:知識產權法;安慧彬(1998-),男,漢族,河南開封人,鄭州西亞斯學院法學院,2016級本科在讀,法學專業,研究方向:國際商法。
隨著網絡科技的迅速發展,中國網民數量不斷增多,我國正在進入信息網絡傳播大發展時代,開放式的網絡增大了信息流動范圍,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同時網絡文學平臺的不斷更新,面臨著版權違法犯罪電子取證和確定管轄困難,版權權利主體個人取證和維權過程困難等一系列問題。網絡作品的發表與傳播通過大數據技術和電子稿的逐步推廣,使其改變了傳統的文學創作方式。網絡文學的發表方式日益便捷,不可避免的在作品創作過程中和傳播中產生很多侵權問題。在網絡文學版權利益沖突中,最激烈的沖突發生在版權人與作品使用者之間。如何解決這個沖突是網絡文學版權保護的關鍵,因此,版權法律制度必須對這個矛盾予以調整和規范,為雙方利益劃定一個界限,以便雙方共同遵守。
一、網絡文學作品應受著作權法保護
我國《著作權法》所保護的對象是作品,作品指的是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而網絡文學作品是指首次創作并發表在互聯網上、供網絡用戶在線閱讀。凝聚著創作者的智慧,具有獨創性,且能以某種形式復制的文學作品,自然應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網絡文學作品是著作權法所說的作品,和傳統文學地位一樣應受到保護。首先,網絡文學作品雖然在文學領域內是一種智力創作成果有其特殊性,但是它也能夠在網絡上被下載下來以有形的形式傳播。其次,著作權法上所說的作品智力創作成果具備獨創性和可復制性兩種特征的。對于網絡作品來說,它的發展只是傳統文學到電子化和數據化的轉變過程沒有實質性的改變,而且,電子化和數據化后的作品也不會因為發表和傳播方式的改變就喪失本身的可復制性和獨創性,因此它還是著作權中所指的作品,應該受到和傳統文學同等的保護。言而總之,網絡文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文學作品,符合著作權法的基本規定,具備著作權保護的合法性。依據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網絡原創小說既有一般作品的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兩種權利內容,同時也有自身的特點——“信息網絡傳播權”我國修訂的《著 作權法》和國務院頒布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以立法的形式明確規定了此項權利。這證明網絡著作權在我國法律中已經得到了確認,網絡文學作品應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二、網絡文學作品著作權侵權行為的特點
(一)網絡文學侵權成本低,且網民的知識產權意識淡薄、付費意愿較低
一方面網絡技術發展迅速使網絡文學成為一種新型文學的形式,同時也使網絡文學的門檻降低,甚至是零門檻,這使得著作權人的作品極易被人復制使用。另一方面在當今社會,長期以來的資源免費共享使網絡用戶習慣于使用盜版資源,在面對正版VIP文學作品和盜版資源的時候,網民覺得在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資源就是用來共享的,用來消遣的,而且正版VIP文學作品費用也較高,導致網民對文學作品的付費意愿較低,因此網民更傾向于使用盜版資源。所以網民較低的付費意愿和對文學作品的偏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侵權行為的發生。
(二)侵權問題難以認定、取證難、維權成本高得到的損害賠償少
網絡文學著作侵權客體具有侵權主體數量龐大、侵權種類多種多樣、侵權行為隱蔽性好的特點,即使網絡著作權人發現了自己的作品被侵犯了也很難找到侵權人要求賠償和停止侵害,對于情節是被認定為“思想”還是“表達”存在很大的爭議,在著作權法中也沒有明確的規定。我國的著作權法確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但是由于網絡信息的全球化和網絡文學侵權簡單只需掌握簡單的網絡技術即可等種種原因,被侵權人很難找到可以用來維權的證據,還要負擔昂貴的訴訟費用。
(三)我國的立法具有滯后性、不完備,未能建立起一套科學完整的法律保護與管理體制
我國的知識產權發展較晚,隨著網絡文學的蓬勃發展,國家也推出了相關的一系列法律法規,但是和日新月異的網絡平臺相比,還是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我國的著作權法保護體系不完整,目前我國出臺的也有很多涉及知識產權法的法律,但是都沒有明確規定網絡文學作品的非法傳播復制相關問題,由于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著作權人在受到侵害時也不知如何維權,法院也沒有法律依據來處理案件。
三、網絡文學作品著作權保護的應對措施
對于以上提出的網絡文學著作權侵權成本低,網民的知識產權意識淡薄,侵權問題難以認定、維權成本高,損害賠償少,我國立法不完備等問題,我們認為應該采取相應的對策用以解決網絡文學作品著作權方面的短板,不斷在法律,制度,技術方面不斷創新和努力,給著作權人提供有效的保障,鼓勵其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促進文化發展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