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1-037-02
摘 要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國有企業黨建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只有主動適應時代需求,不斷提高對黨建信息化建設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把握信息化發展趨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快推進黨建信息化建設;從基層最真實的業務需求出發,從正確、便捷的工作流程出發,大力推進黨建信息系統的研發;從“大黨建”的思路出發,系統整合各類分散平臺,努力打造并形成全國黨建網絡統一體;同時正確處理網絡黨建與實體黨建的關系,推進線上線下良性互動,不斷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發揮國企黨建引領作用,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穩步發展。
關鍵詞 國有企業 互聯網+ 黨建科學化 大黨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互聯網已成為我們黨長期執政面臨的‘最大變量。如果黨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全黨必須主動應對新挑戰、適應新要求,推進黨的建設信息化,用現代信息技術武裝自己,增強運用、管理、掌控互聯網的能力,讓互聯網這一“最大變量”釋放“最大正能量”。
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三航院”)基于企業實際,緊跟時代發展潮流,與時俱進把現代信息技術引入黨建工作,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完善黨建工作的廣度和深度,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中交三航院黨建信息化建設的實踐
中交三航院黨建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早,2002年就率先開通了“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的網站,自2011年開始又從實際工作需求出發、自力更生,持續開發了一系列黨建軟件,實現簡單重復的工作交給機器的目標,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黨務干部將更多精力投入創新,創建更多形式多樣、更多聯系服務和引領黨員的新載體。
經過8年多的自主開發,公司黨委建成了一個由“黨員信息管理”、“五個一流考評”、“黨內活動記錄”、“十大新聞評選”、“黨員民主評議”、“嚴肅生產計劃”、“網上文件流轉”、“短信互動平臺”、“Aolsee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等九個子軟件組成的黨建軟件系統群,實現全體黨員每人一張電子名片、政工干部線上管理,公司所屬各黨總支、黨支部“三會一課”開展情況和黨員出缺席情況快捷查詢,黨員“五個一流考評”自動匯總生成結果,公司網上票選“十大新聞”自動計票和排名,黨委文件網上流轉和批閱,退休職工短信群發和接收回復,線上遙控多媒體載體播發指定宣傳信息等功能。
二、中交三航院黨建信息化建設的基本經驗
八年的實踐,中交三航院在黨建信息化建設方面積跬步而成千里,不斷推進公司黨建信息化和科學化的水平,并形成以下五個方面的經驗:
(一)堅持問題導向
黨建軟件的開發一定要是能夠解決廣大黨務干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切忌“閉門造車”,或為應付上級部門檢查而開發,否則容易導致開發難、推廣更難,費力不討好的局面。而且一旦基層黨務工作者不愿使用,黨建信息化建設很有可能就此沉沙折戟。
(二)內外結合開發
黨建軟件的開發耗費時間和財力,基于開發成本的考慮,針對早期一些功能比較簡單的軟件,可依靠公司內部信息化成員自主研發,必要的時候尋求外部軟件公司專業人員合作。
(三)注重以人為本
公司黨委在開發軟件時,充分考慮使用人員的工作習慣和工作流程,從應用便捷、操作簡單等角度出發,注重下拉菜單和快捷功能的設置,力求在不增加工作人員太多工作量的同時因其簡單便捷的優勢使廣大基層黨務干部愿意接受、樂于使用。
(四)集成數據共享
不同的黨建軟件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常常出現需要調用同樣的數據或資源的情況,而且每使用一次就需要調取一次,容易導致信息多頭錄入、重復錄入、效率低下等問題,這就需要軟件開發者有系統性思維,注重開發數據共享平臺,善于整合各軟件之間功能,并集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五)分級分類使用管理
每位黨員在實際工作中擔任著不同的角色,黨建信息軟件開發時要充分考慮黨(總)支部書記、黨(總)支部委員、黨員,黨委委員、書記等不同角色,針對不同角色實際使用過程中需要的功能和調用資源的差異,設置不同的登陸、編輯、修改、查詢等權限。
三、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國企黨建信息化建設需破解的難點和對策
縱觀全國國有企業黨建信息化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理論和實踐成果,但總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同時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制約因素,需要進一步破解。
(一)需破解的難點
一是黨建信息化建設認識有待提高。有些國有企業對黨建信息化建設的認識還處于初級階段。有的把黨建信息化建設工作簡單地理解為業務系統建設問題,認為開個黨建網站、裝幾套黨務軟件系統就是信息化。有的對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開展黨建工作存在偏見,認為搞黨建信息化是“趕時髦”。還有的對黨建信息化已成為黨建工作“助燃劑”的認識不足,對利用信息新技術新手段開展黨建工作熱情不高。
二是黨建信息系統開發有待統一。目前,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各級黨組織的黨建信息系統開發工作尚處于各自為政、各自設計、各自運行的局面,缺少整體性的規劃架構。硬件建設和軟件開發應用,欠缺科學、統一的標準,導致硬件配置重復投入,各種軟硬件資源共享率低。
三是黨建數據和資源有待整合。在大數據時代,國有企業黨建信息化建設對數據資源的整合利用不夠,存在“重信息、輕數據,重存儲、輕開放”的現象,以致信息無法共用、數據無法交換、資源無法共享。
四是黨建信息化復合型人才有待培養。國有企業黨務工作者數量少,任務重,不少同志還是由其他業務崗轉崗過來,本身對黨建工作就不熟悉。工作任務飽滿的時候,應付自身的黨務工作就已經很吃力,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去學習現代信息技術,具有較高思想政治覺悟,既懂黨務管理又懂信息網絡技術的高素質黨務干部少之又少。
(二)對策與建議
一是提高認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快推進黨建信息化建設。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黨要永葆先進性,必須學會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開展黨建工作。國有企業黨建也要緊跟時代步伐,順應信息化發展趨勢,主動革新黨建信息化建設的認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傳統黨建工作方式方法,推陳出新,不斷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
二是堅持基層導向,一切從實用易用角度出發著手黨建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一些國企黨建信息化建設重“形式”,黨建信息系統開發往往是“閉門造車”式的開發,或為應付上級檢查而開發,不是為基層解決問題。由于開發前沒有深入基層調研,信息系統開發出來不方便基層黨務工作者使用,大家不愿意使用,或者帶著抵觸情緒使用,久而久之,信息化系統就容易成為擺設,起不到促進工作的作用。針對這一問題,黨建信息系統的研發一定要堅持基層導向,做好與基層黨組織的溝通與合作,一切從基層最真實的業務需求出發,從正確、便捷的工作流程出發,從實際應用出發,整合各方力量,共同進行系統的研發,著力解決基層黨務管理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和現實需求。只有用得上并且容易用的系統才會受到基層黨務工作者真心歡迎。
三是系統整合各類分散平臺,努力打造并形成全國黨建網絡統一體。當前,黨建信息化建設全國各地各級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都在做,每家單位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統,不同系統之間由于信息化水平和標準不同,彼此之間很難兼容,多頭建設和重復性建設消耗了大量的社會資源。以我公司為例,公司黨委要接受中交集團和上海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的兩頭管轄,每年的黨統是一個浩大工程,黨務專員既要錄入、維護好公司內部黨建信息模塊中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各種數據,同時還要在中交集團黨建信息系統和上海市黨員和黨組織信息系統重復錄入兩遍相關數據,這種重復機械性的數據錄入工作極大占用了寶貴的工作時間,浪費了人力資源,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就信息化的發展方向來說,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的興起,黨務集成化是未來黨建信息化建設的必經之路。必須扭轉這種各自為政、分頭開發的局面,自上而下系統規劃黨建信息化建設思路,統籌開發各信息化模塊,從“大黨建”角度出發,構建一個從中央到地方各層級組織部門,鏈接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不同黨建主體的全國性黨建網絡工作平臺,實現各級黨建網站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為從中央到地方,不同地區不同性質的企事業單位提供便捷的一站式黨員服務,把人從簡單重復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提升黨建工作效率。
四是正確處理網絡黨建與實體黨建的關系,推進線上線下良性互動。“互聯網+”時代,實體黨建在國企黨建中依然起著基礎性作用,虛擬黨建依托實體黨建而生,充當著實體黨建的助手,是“黨的建設的內涵在網絡虛擬世界的延伸,它與現實黨建共同構成網絡時代完整的黨建系統”。國有企業黨建做到網上是新時代黨建科學化的必然要求,我們既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帶來的便捷,同時也要注意不能做的“過火”,堅決擯棄用網絡黨建取代實體黨建、用線上的“鍵對鍵”替代線下的“面對面”。比如,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談心談話、走訪困難群眾等傳統“面對面”方法依然不可缺少,這些方式便于交流雙方及時捕捉到對方的情緒變化并作出應對,更容易使廣大黨員接受思想方面的教育。總而言之,網絡黨建和實體黨建兩手都要抓,不能厚此薄彼、顧此失彼,要將傳統黨建優勢與新的信息化手段有機融合,用線上黨建支持線下黨建、線下黨建促進線上黨建,不斷筑牢線上線下兩個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