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廣西的柚子,很多人很容易就想到容縣沙田柚。
容縣沙田柚種植歷史悠久,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沙田柚的得名有兩個說法:一說是因為容縣有一個沙田村,是沙田柚種植的最早發源地,種出的沙田柚最正宗最好吃;另一說是與清朝乾隆皇帝賜名有關。說沙田柚原來叫'羊額籽',后來容縣沙田村有一人在外當官,把'羊額籽'帶出去,輾轉獻給了到江南出巡的乾隆,乾隆吃了覺得很好便賜名“沙田柚”。




不管怎么說,沙田柚的名氣算是打響了。沙田柚作為曾經的朝廷貢品,廣泛引種到兩廣各地,一度遠銷港澳、東南亞和歐美各國。特別是廣東梅州,將引種的容縣沙田柚改稱“梅州金柚”,據說還申請了地理標志保護,名氣不亞于容縣沙田柚。
沙田柚優點非常明顯:果形大,味道甜蜜,果底有古銅錢大的環狀印記;耐貯藏好運輸,可貯藏150~180天,采摘后多放幾天后再吃味道更好……
但是,沙田柚的缺點又很明顯。這種缺點來源于市場的份額正在被其他柚類水果不斷擠占,發展空間越來越狹窄。種過沙田柚的果農都知道,正常的沙田柚一般要到霜降后,才是最佳的成熟收獲季節。而霜降季節,卻是在國慶、中秋之后。
最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在中秋佳節時不僅吃月餅,還要買上幾個柚子或柑橘類的水果一起,敬天敬地敬月亮爺爺,當然也孝敬自己。中秋節成為了柚子的銷售旺季。
但是,要想買到正宗好吃的沙田柚,在中秋節是不可能的。要么是沒有成熟,就提前采摘上市的沙田柚,又酸又澀,根本吃不出半點沙田柚的味道;要么就是別的柚子品種,掛牌冒充的假沙田柚。
基于此,在中秋節時可以大量成熟上市的三紅蜜柚、紅心甜柚,一經引種廣西成功,便大量地在各地擴種,成為中秋節前賣得最火的柚子品種。
一種水果品種,當它的成熟季節與消費需求相吻合時,便形成了市場。廣西沙田柚出路在何方?于前有三紅蜜柚堵截,于后沙田柚還有一個競爭的勁敵,那就是比它更晚熟的柚類品種。矮晚柚便是其中一個。
矮晚柚是臺灣引進種植的改良種。它的特點如名字,一是植株矮,株高僅2米:二是晚熟,于春節前后成熟并可留樹延長到'五一節'左右采收。因為矮化、晚熟、豐產、口感好,既有藝術品的觀賞性,但糖分、水分含量與其他柚子無異。矮晚柚雖然在廣西種植還不多,但與矮晚柚一樣,要想搶占廣西柚類市場蛋糕的柚子品種不在少數。
究竟廣西種植沙田柚還有沒有市場,還有沒有出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