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蕓蕓 成露
(南京腦科醫院神經內科,南京,21000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屬于中老年患者較為常見的一種神經吸氧疾病,其誘發因素主要為患者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缺失或以路易小體形成異常為主[1]。據不完全統計[2],PD患者中67%~88%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主要臨床癥狀為,患者存在失眠、睡眠過度以及深睡眠障礙等癥狀[3]。基于此,以我科收治的100例PD患者為調查對象,分析造成患者出現睡眠障礙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應的改善對策。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南京腦科醫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100例臨床資料,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齡45~91歲,平均年齡(69.53±3.28)歲,病程4個月至13年,平均病程(7.47±1.36)年。所選患者經診斷后均符合PD診斷標準,患者主要臨床癥狀為入睡困難、睡眠破碎以及睡眠行為障礙(主要表現:夢魘、喊叫以及肢體自發動作等),排除其中存在嚴重器官功能性障礙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睡眠障礙因素分析 經過查找相關文獻和以往護理經驗得出造成PD患者睡眠障礙因素主要為以下幾點:1)神經生化存在異常,PD屬于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所引起的病變,在發病后會造成患者藍斑、中縫核、迷走神經背核以及網狀結構等缺失,從而對患者睡眠和覺醒周期造成影響。與此同時,造成患者睡眠障礙與去甲腎上腺素能、5-羥色胺能預計膽堿能減少有重要關系;2)夜間運動障礙因素,由于PD患者黑質神經細胞會出現減少現象,從而引起患者行動遲緩、肌強直以及肌張力增高,造成患者夜間活動能力降低,出現不舒適感和覺醒現象;3)患者心理因素,由于PD屬于終生疾病,此類疾病具有不可逆行和病程長的特點,患者極易出現過度悲觀、焦慮、恐懼等心理疾病。
1.2.2 護理對策 針對以上存在的因素制定向的護理對策,主要護理內容為:1)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針對不同睡眠障礙患者建立對應的睡眠習慣,例如,對于存在入睡困難的患者需要為其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適當約束患者睡前不可長時間看電視、聊天等,并用溫水幫助患者洗腳;對于存在夜間運動障礙的患者,其床褥不可太軟,防止患者翻身困難,并安裝防護欄,防止其出現墜床現象;對于白天存在睡眠過多的患者需要適當對其進行約束,盡量多安排其進行戶外運動等;2)建立科學的工作運籌措施,為了確保患者睡眠的連續性,需要對其睡眠時間進行合理安排,患者治療時間需要在晨間5:30-6:00之間,不可太早影響前其正常休息,輸液時間安排在上午九點以后,中午安排患者進行午睡時間不宜太長。夜間在查床期間動作不宜太大,避免影響其睡眠;3)對于存在不安腿綜合征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對其睡眠周期進行調整,并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適當延遲起床時間,在其睡前2 h禁止做大幅度運動,并對其用熱水洗腳或做一些肢體按摩等;叮囑患者睡前不可喝咖啡、濃茶等,影響其正常睡眠;4)由于在對患者采用藥物治療時也會對其睡眠造成影響,對此護理人員需要對其睡眠情況、失眠癥狀等進行綜合分析,并嚴格控制多巴胺能藥物劑量,對于服用苯海索患者最好在睡前服用;對于存在痛性肌痙攣患者需要在睡前服用長效制劑;5)加強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大部分PD患者由于對自身疾病的擔心而出現焦慮、悲觀等情緒,對此護士需要主動對其進行心理支持,為患者講解治療過程中出現的疑問,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使其理智的對待疾病并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要對患者實施全身肌肉放松指導、幫助其緩解緊張情緒等,對于部分患者可以適當對其實施抗抑郁藥物治療。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采用PD睡眠質量表(PDSS)對所選患者睡眠質量進行評估,量表中共分為15個常見問題,每項問題分值在0~10分之間,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睡眠質量越好。同時采用PD生命質量調查表(PDQ39)對患者生命質量進行調查,主要包括運動功能、生活能力、心理狀態和病恥感4個維度,分值范圍在0~100分之間,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生命質量越差[4]。

經過對所選PD患者護理前后睡眠質量進行評估表明,患者護理前PDSS評分為(106.17±14.28)分,護理后為(128.38±11.8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患者護理前運動功能、生活能力、心理狀態和病恥感評分分別為(57.26±11.35)分、(46.27±9.16)分、(45.83±8.94)分和(45.88±11.62)分,護理后分別為(41.25±9.51)分、(40.22±9.05)分、(40.12±8.07)和(39.74±9.4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睡眠障礙屬于PD患者最為常見的并發癥,為了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質量,醫護人員在對PD患者實施治療和護理工作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其進行睡眠障礙分析,在實施護理工作時首先應該為其提供良好的治療環境,定期對病房進行清理、消毒,避免出現交叉感染,同時需要將室內溫度控制在22 ℃左右,將室內濕度維持在55%左右[5]。營養師還需要對患者身體狀態進行綜合分析,并制定相應的飲食方案,叮囑患者多使用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食物,避免治療期間出現便秘現象影響治療效果。PD患者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極易出現痙攣、抽動、呼喊、暴力等癥狀,對此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患者實施危險因素防范,避免對其身體造成損傷,為患者安裝防護欄,避免患者出現墜床現象,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要加強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防止患者將夢中的事情帶入現實生活中,幫助其建立良好的信心,不斷提升其意志力,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病痛的折磨。經過對本研究結果分析表明,患者護理前睡眠質量評分、睡眠效率評分、睡眠障礙評分以及催眠藥物評分均明顯高于護理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PD患者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需要對其睡眠障礙因素進行分析,并針對不同因素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以此提高患者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