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毅武
(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邵陽縣供電分公司,湖南 邵陽422100)
電力應用的普及促進了工業技術的發展和國民經濟的騰飛,國家對于輸電線路的建設工作也逐漸增多,隨著電網系統的鋪設范圍逐漸增大,電力系統建設相關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電力系統建設需要面臨的復雜環境也越來越多,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電網的設計工作對于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具有決定性作用,科學合理的電路設計能夠有效規避多電力運行中遇到的問題,從而降低工程的施工難度,減少不必要的施工成本,增加線路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規范設計工作是電力系統的第一道安全屏障,在架空輸電線路的實際建設過程中,針對線路的基礎設計、線路的路徑規劃、線路的桿塔建造等都要進行充分考慮,最大程度上保障線路設計的合理性,減少事故的發生率。
自然環境是輸電線路建設必須要考慮的因素,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不同天氣都會對輸電線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一般來說,影響輸電線路的自然因素包括以下幾種:(1)雷擊。雷雨天氣時,架空輸電線路經常會受到雷電影響,雷擊事故容易對線路絕緣層造成破壞,從而引發跳閘事故,在一些地區的跳閘事故中,雷擊事故所占的比例甚至高達三分之一,因此,一定要重視雷擊對電力系統造成的影響。(2)覆冰。在寒冷季節,輸電線路會發生覆冰現象,這會大大增加輸電線路的荷載,造成桿塔的傾斜甚至倒塌,還會引起導線的斷裂、絕緣子的閃絡等問題,從而引發停電問題。(3)風偏與舞動。風力作用也會對線路造成影響,通常來講,風偏可能會縮短電氣距離,進而引發跳閘,而舞動則會增加設備損耗,縮短電力設備的使用壽命。(4)大氣污染。科技的進步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加劇了環境的污染,大氣污染會引起輸電線路的大面積污閃,進而影響輸電線路的安全性。(5)鳥害。一般來講,輸電線路上都會有鳥類活動的痕跡,一些鳥類會在電力設施上留下排泄物或者筑巢,這些都會對電力設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而且,由于鳥類的筑巢材料可能包含鐵絲等材料,這些物品可能會引起線路短路,造成電力系統的故障。
外力破壞是造成電力設施損壞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當前許多輸電線路周圍存在一些非法建筑,這些建筑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都會對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行造成影響;另一方面,由于輸電線路的鋪設區域較廣,建立在原野、農田及一些偏遠地區的輸電線路缺乏人為監管,此外部分人員安全意識匱乏,故而經常會受到人類活動行為的影響。
電力系統從建設和運行,從生產到使用都離不開人的參與,因此人為因素對于架空線路運行的影響是巨大的,人為因素的影響主要設計以下幾個方面:(1)電力系統的相關配套設施設置不科學,對于輸電線路的架設工作、桿塔的建造情況不能很好滿足實際的使用需求,以及電力系統的避雷器等安全防護裝置沒有進行有效設置,這會大大降低電力系統的安全性能,增加事故的發生概率。(2)電力系統的運行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規范,對于安全問題的排查工作沒有做到位,這會導致一些安全隱患無法及時排除,從而加大事故的發生風險。(3)電力系統相關工作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在工作隊伍中存在工作能力不足的人員,這些人員的違規操作可能會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4)在整個電力系統建設過程中,材料的購買以及設備的安裝等環節都有可能存在一些安全漏洞,缺乏科學周密的檢查方式會對電力工程的建造質量產生影響,影響電力系統后期的正常運作。
線路設計是工程進行的首要任務,把控好架空輸電線路的設計關,才能減少線路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首先,在進行線路設計時,要選用工作能力強、有責任心的專業設計人員進行線路設計,減少或避免技術層面造成的設計缺陷。其次,要充分結合線路施工的實際需求,充分考慮到線路周圍的建筑和樹木情況、當地的氣溫和天氣、工程施工的造價等多方面情況,確保線路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減少外界因素對電力系統運行造成的影響,追求設計的最優化。最后,還要對最終的設計方案設置嚴密的檢查流程,對設計方案進行進一步優化,確保設計方案貼合電力系統的建設需要。
在進行接地設計時,塔桿位置的選擇十分重要。因此,在設計之初,就要對建設區域的環境狀況及氣候條件進行嚴格勘察,對于該地區的天氣狀況進行科學分析,選擇出最佳的塔桿布置點。另外,還要對土壤狀況進行檢測,為接地裝置的安裝提供充分的科學依據,便于在進行接地裝置的合理選擇,從而有效降低接地電阻,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性。除此之外,降阻劑的埋設工作也十分重要,合理利用降阻劑能夠有效控制土壤電阻,節省接地裝置,在確保防雷性能優良的同時,增加工程的經濟效益。
人為因素的防范工作是不可忽視的。一方面,要做好輸電線安全知識的普及工作,加強線路所在區域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可以通過宣講會、講座、張貼安全警示標志等方式,增加人們對輸電線安全相關知識的了解,促進人們自覺遵守相關的安全規范,形成對輸電線路的保護意識,降低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另一方面,在電力系統運行中,一些不法人員會為了自身利益蓄意偷盜輸電線路,破壞電力設施,從而造成電力系統的故障,影響電力系統的正常使用。
在信息時代,合理利用大數據進行科學分析能夠有效增加電力系統的安全性,一般來說,針對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對區域發生的事故進行分類統計和分析,能夠非常直觀的了解事故的發生原因,從而確定該地區安全防范的工作重點,進而對癥下藥,制定科學有效的防范措施和解決方案,優化該地區的線路安全運行工作,增加電力系統的整體安全性。數據分析不僅可以應用在輸電線路的運行中,還能為輸電線路的設計以及電力技術的研發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導意見,增加線路設計的合理性,促進電路技術更好更快發展。
架空輸電線路的覆蓋區域很廣,而多線路的架設區域較為偏遠,這就增加了線路檢測和維修的難度,采用人工方式進行巡查不僅速度慢、效率低,還會大大增加工程成本,因此,需要加強線路智能檢測技術的應用。一方面,電力企業應當注重智能檢測設備的研發工作,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促進智能檢測技術的升級進步。另一方面,電力企業還應當對整體電網系統的智能化進行加強,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增加電力企業的自動化程度,讓電力企業更好地適應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影響著電力系統的工程質量。在電力工程施工時,電力企業一定要選取工作能力出眾的施工人員進行電力建設,保證電力系統的建設能夠達到工程預期,減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另外,由于電力技術的發展速度較快,電力還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提高施工人員的工作能力,讓工程施工人員更好地適應新技術的應用,確保電力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架空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行事關社會的正常運行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綜合考慮對輸電線路安全運行造成影響的多方面因素,減少安全隱患,進行有效預防,加強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才能有效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促進電力技術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