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曉梅
(淮北市相山區任圩辦事處農業技術推廣綜合站,安徽 淮北 235100)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持續發展,大量的農村人口不斷涌向城市,農村勞動力急劇減少,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農業的機械化水平進程,為了維持農業生產力不下降,就必須通過生產大量的農業機械來彌補農村勞動力的不足。但由于目前農機市場的機械生產技術參差不齊,部分農業機械技術功能不達標就被投入應用,還有部分農業機械設備陳舊,在其使用過程中對環境帶來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空氣、水和土壤等三個方面。
農業機械在使用過程中對空氣的污染主要表現在尾氣排放上,設備運轉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尾氣,這些有害氣體大多包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顆粒物等空氣污染物。眾所周知,二氧化碳會導致全球溫度變暖,二氧化硫會導致酸雨的產生,近年來我國各地出現的霧霾天氣,就與大量顆粒物彌漫在空氣中有直接的關系。當然,可能有些人會說,大量的有害氣體排放才會對環境產生影響,但是,環境保護要從小處著手,防微杜漸,生活中的小事不容輕視,尤其是在農業機械廣泛應用的今天,農業機械所排放的尾氣已遠遠高于家用機動車。因此,相關人員要重視農業機械使用過程中對空氣的污染問題。
農業機械的使用很顯然有便于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施肥、灌溉和噴灑農藥,有些近于河流湖泊等地方的農田為了節省成本會直接與其連接灌溉,施肥過多或農藥噴灑過度的土地在灌溉或大雨天可能會被水沖走,從而進入周圍居民飲用水源,危害人體健康,危及家禽走獸的生存空間,或導致周圍水體的富營養化,不利于本地環境的保護。
農業機械植保作業過程中化肥農藥的不合理使用會直接對土壤產生污染,增添許多有害的化學物質,改變土壤的酸堿性,同時,農業機械在使用過程中,容易造成汽油、柴油、潤滑油、液壓油等液體的不慎泄漏,從而對土壤造成污染,降低土壤肥力,不利于農作物生長。此外,農業機械在田間作業時,會對土壤造成碾壓從而對土壤形成一種機械性壓實,進而導致土壤空隙減小、土壤密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土壤的整體結構,降低土壤自身養分的成效,導致農作物的生長受限。
農業機械使用過程中不僅會給空氣、水、土壤帶來影響,還會給農作物、人等帶來影響,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會使農作物里的有害物質殘留過多,進而威脅人類的健康;農業機械使用過程中對人的影響主要來源于噪音的產生,機械設備運轉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噪音,這種噪音污染會給附近的居民帶來負面影響。此外,還有一些機械設備運轉時會產生粉塵和微小顆粒,比如打麥機、打花生機,會把農作物外殼粉碎,從而產生微小顆粒和粉塵,給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
農業機械在工作中會對農村地區的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隨著農業機械的廣泛普及和應用,農業機械對環境的污染防治問題已日漸突出。近年來,國家也制定推出了農業機械的污染物排放標準,以減小農業機械使用時對環境所帶來的污染程度,但效果并不十分明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廣大農民缺乏對農機環保和農機更新換代的認識,為了節約成本,大量陳舊老化的農機依然在使用。同時,過量的施肥和噴灑農藥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持續存在著,嚴重危害著人畜的健康。近些年來,原本空氣清新、水質甘甜的農村地區漸漸開始被霧霾天氣和水污染影響,已經給農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大不便。因此,農業機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個地區的農村基層干部要幫助村民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尤其是幫助村民更新農機使用觀念,加強農機的維修和保養意識,及時更換新型環保節能型農機,最大程度上減少農業機械使用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推進綠色農業生產新理念,保障廣大農村的環境健康可持續發展,進而為環境保護作出一定的貢獻,有利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要想減輕農業機械對環境的污染程度,就得從源頭上著手,加大對新型環保農機的研發力度。政府可以增加這方面的資金投入,重點扶持環保型農機研發和生產項目,力求相關廠家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環保節能型農機設備。同時,對農民購買環保型農機要給予一定的補貼,以提高農民更新現有農業機械的積極性,切實推進環保型農機的推廣進程。環保型農業機械的普及不僅可以控制環境污染,還能節約經濟成本,減少農民的經濟投入,提高收益,兩全其美。當然,新型設備的研發離不開專業人才的培育,國家還要重視農業機械設計和生產方面人才的培育,推動高科技綠色環保農業機械的不斷更新發展。
新型環保農業機械的更新換代不斷推動著農業技術的發展,但由于現階段農民的知識水平有限,無法很好地掌握和運用新型環保設備。因此需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對其進行培訓和指導,并將規范的操作方法和環保理念灌入到廣大農民心中,全面加強對新型環保農業機械設備的普及和應用力度,推動農業機械的環境保護進程。
農業機械管理人員主要任務是管理農機市場,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農機管理服務。目前農機市場雜亂無章,農機生產銷售手續不齊,農機生產不規范等行為比比皆是,大量的劣質設備投入到農業生產中來,勢必會給環境帶來不良的影響。有些陳舊老化的農業機械本該停用,卻因無人監督看管而被繼續使用,還有一些新出廠設備尾氣排放不達標,嚴重達不到環保標準,加上大部分農民的維修和保養意識淡薄,導致農業機械使用過程中的環境污染程度越來越大。因此,必須提高農業機械管理人員的環保意識,并保證其具有良好的專業知識和農機操作常識,加大對農機市場的監管,及時回收淘汰陳舊老化設備,推動環保型農機的普及與應用。
健全農機管理制度可以從法律制度方面強效治理農機污染問題,任何規范行為的實施開展都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查,農業機械管理如果沒有一定的制度和標準,會給農業機械管理人員的工作帶來諸多不便,也很難引起廣大農民的高度重視。因此,國家要重點完善農業機械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比如對存在排放污染超標的農機實行召回制度,對農機報廢和購置新機實行經濟補貼制度,對農田化肥、農藥的使用量實行比例限制制度等,力求從多個方面建立農業機械管理制度,以規范農民的農業機械使用行為,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綜上所述,農業機械的廣泛使用會對農村地區的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如果對這種污染不加以有效防治,就會危及農村的生態環境,威脅農民的身體健康。因此,國家要加快新型環保型農機的研發和生產進程,大力普及新型農機的使用,并健全農業機械管理制度。同時在農村配備專業的技術人員,提高農業機械管理人員和廣大農民的環保意識,多層次全方位地促進農業機械環境保護的實施,實現農村環境的綠色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