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平,宋小翠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近幾年來,鐵路方面新技術在不斷地革新,而相應的鐵道供電技術專業人才職業素養亟待提高這一現狀,主要是由于該類專業人才的職業素養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未能與行業新形勢匹配,為了跟上行業發展的形勢,確保新技術的繼續發展,要求高職院校應盡快構建適應現代鐵道供電技術發展的專業高職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如及時更新課程體系,更換教學資料,更新教學內容,將現代高速發展的鐵路供電新技術、新規范、新工藝有條不紊的引入到學生的教學內容當中,具體可以參照鐵路一直以來特有的接觸網工,變電檢修工,電力線路工等職業標準來進行課程標準的制定,以此來提高此專業教育的先進性、職業性與時效性。
鐵道供電技術是近年來國家各個高職院校的重點專業,這一專業緊緊依托著各地鐵路工程局與鐵路局,為應對我國鐵路的發展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專業技術人才,為了提升該類學生們的專業素質與崗位技能,使他們能夠真正具備核心競爭力,本人通過對多家鐵路局的調研發現,需優化構建鐵道供電技術專業高職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
鐵路供電技術專業主要是為軌道交通服務的,各地區的自然環境不同,只有確保鐵路供電技術專業高職學生具備足夠的職業素養,才可以保證一些不定性情況發生得到正確的處理,減少安全事故的出現,真正實現鐵路安全,更好的服務社會。
對該專業學生進行職業素養培養,即意味著我們應堅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持續深入的開展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因此,高職院校在對學生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專業的基礎教育,還不可以忽視了學生們的公共基礎道德教育,只有這兩者相互配合與融合,才是對學生專業素質、道德素養、以及可持續發展等綜合能力最好的培養。
構建專業人才職業素養體系,要始終貫徹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以此作為切入點,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核心的職業能力;以時刻創新為導向,培養學生們的創新精神,以美德教育為引領,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以此,才可以培養出國家、企業所需要的專業技能強、綜合素質高且具有創新精神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既然是鐵路供電技術專業,就意味著需與軌道交通產業實現緊密對接,高職院校須與當地鐵路局、中鐵電氣化等運營管理公司進行深度合作,根據所合作企業的人才需求來制定針對性的專業培養目標,根據所合作企業的典型工作職位要求確定相應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以此,才可以真正拓寬學生職業能力,打開學生與社會企業真正相通的需求通道;實現教學與職業生產工作過程相結合;深化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相融;推進相關專業教師與領域內技術專家相融合。
如院校有條件,可以通過在校內營造真實的工作場景的方式,如建立實訓基地讓學生們通過直接進入接觸網工、電氣試驗工等身份,直接進行接觸網檢修與維護、高壓電器測試等核心技能訓練工作;其次,就是校方可以充分利用合作的校外實習基地,批準該專業學生以準員工的身份在培訓基地進行實際操作,逐漸讓學生有獨立接觸網工、電氣試驗工等規范化操作的工作能力,真正的實現實習崗位與就業崗位相通。一般而言,學生到專業校外實習基地實習,至少要求學生掌握了足夠的專業知識,要求到企業進行不少于六個月的頂崗實習,由學校和合作企業方共同派遣專人負責,只有各項考核合格后,才可獲取工作經歷證書,才算合格完成。
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與專業特點、學生的職業能力等相關聯,為了適于鐵路供電技術專業的學生發展,應該設置專業大類、公共基礎兩個平臺,建立個性化和專業核心模塊,這樣既可以滿足一般的學生成長,還可以滿足一些個性化學生的發展需求。將“人文素質教育、職業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培養”三個方面貫穿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可以保證在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還加強了學生對于方法把握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而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同時,注重創新精神和人文素質教育;在拓展知識技能的同時,注重職業素養的養成教育;在進行專業必修教育的同時,注重個性化培養。
以“提升職業素質、強化崗位技能”為指導,在對學生教學的過程中,應及時確認核心課程,同時搭配其他輔助課程對人才進行培養,只有課程間緊密搭配,才能更快、更有效的提升學生素質、強化其專業能力。例如,我們在實際的崗位實習或者工作過程中,發現了崗位的實際需求,確定了《牽引變電所運行與檢修》、《接觸網運行與檢修》、《電力線路檢修與維護》、《繼電保護運行與檢修》等核心課程,近幾年來這些核心課程中均將真實的典型案例融入到了課本內容之中,進一步推動“教學與實踐結合”教學。
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首要需要完善優秀的師資團隊,因此,為了保證順利構建高職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還需要有足夠優秀的師資團隊,這樣才能對學生負責,確保為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當學校有了師資隊伍,為了確保不落后,可通過到企業聘請、選派校內優秀教師到一些技術相對發達的國家進行培訓與研修,或選派部分高級教師到國外一些相對落后的國家進行實踐指導、交流學習,確保師資團隊的足夠專業性,內外兼和方能更專業。
鐵路供電技術專業高職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是與一般理論知識或專業技能培養所不同的,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因為它不可能僅憑借一門課程或一次活動等單一形式就能實現的,也不可能是僅僅依靠教師對其言傳身教就可以起到作用的,而是需要老師與學生主動參與實踐并討論,需要學生長時間的內部消化與積累。因此,該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體系在構建過程中,可以通過建立相應的考核和評價機制與之相配合,過程與結果需要同時關注,客觀評價并且合理考核。如在建立“素養培養”體系的實施過程中,可以推行“考評相結合”的方式,具體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課堂教學中過程性考核、課外訓練結果性評定和階段性綜合性評定,將這三者相結合。
總之,鐵道供電技術專業高職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的建設,直接影響著該專業的教學質量,關系到該專業人才的發展,是一項科學系統的工程,急于求成是不現實的,只有嚴格遵循相應的體系標準,通過與外部企業的深度合作、與專業人士深度探討,才可以得到不斷完善,最終為國家、企業培養出真正的專業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我國鐵路技術想要保持國際領先,實現繼續發展,離不開鐵路供電技術等專業人才的儲備,因此,盡快完善鐵道供電技術專業高職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的構建,有利于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與就業前景,為相關需求崗位儲備更優質的人才資源,讓專業的技術人員能夠有合適的崗位,如電力線路工、變配電工等崗位技術應用型人才,滿足企業不同崗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