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毅君
[摘要]當歸芍藥散是經方鼻祖張仲景的代表方劑之一,出自其《金匱要略·婦人篇》,是治療肝脾失和、氣血不暢、痰濕淤阻的代表方,原方主治婦人腹痛和其他腹部疼痛。筆者充分利用當歸芍藥散的精良主方,以治病實為治證的理論為指導,結合病癥以及患者本身體質等具體情況對配方適當加減,對總病機為肝脾失調的多種婦科疾病,如痛經、盆腔炎、月經不調、卵巢囊腫、更年期綜合征、黃褐斑等進行論治,取得一定的臨床效果,并從中西醫發病機制分析取得療效的原因。
[關鍵詞]當歸芍藥散;婦科;疾病;應用
[中圖分類號] R711.7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12(c)-0178-04
Application exploration of Danggui Shaoyao Powder in gynecology diseases
CAO Yi-jun
Depar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Gynaecology, Jiangy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ast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Jiangyin ? 214400, China
[Abstract] Danggui Shaoyao Powder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s of Zhang Zhongjing, the originator of Jingfang, which comes from the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 · women′s chapter". Danggui Shaoyao Powder is a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liver and spleen disharmony, Qi and blood stagnation, phlegm dampness and stasis, the original prescription mainly treats women′s abdominal pain and other abdominal pain. The author makes full use of the excellent prescription of Danggui Shaoyao Powder,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treating disease as syndrome, and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the disease and the patients′ own constitution to appropriately add and subtract the formula, and discusses and treats various gynaecological diseases with the total pathogenesis of liver and spleen disorders, such as dysmenorrhea, pelvic inflammation, irregular menstruation, ovarian cyst, climacteric syndrome, chloasma and so on, so as to achieve certain clinical effect,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curative effect from the pathogene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Key words] Danggui Shaoyao Powder; Gynaecology; Disease; Application
當歸芍藥散是張仲景的經典方劑,出自其《金匱要略·婦人篇》,由當歸、芍藥、澤瀉、白術、茯苓、川芎組成,方中川芎、當歸、芍藥有活血化瘀之功用,白術、茯苓、澤瀉有健脾利水之效果,故全方是治療肝脾失和、氣血不暢、痰濕淤阻為病機的代表方,根據張仲景《金匱要略》本方主治婦人腹痛和其他腹部疼痛[1-2]。筆者在臨床工作中充分利用當歸芍藥散的精良主方,結合疾病具體情況適當加減,對總病機為肝脾失調的多種婦科疾病,如痛經、盆腔炎、月經不調、卵巢囊腫、更年期綜合征、黃褐斑等進行靈活論治,充分應用并同時證明了中醫異病同治理論,取得一定的臨床效果,并將經驗總結報道如下。
1原發性痛經
1.1當歸芍藥散治療原發性痛經的中西醫病機探究
原發性痛經中醫學亦名“痛經”,是婦科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痛經據其疼痛程度分為輕中重三度,疼痛從疼痛明顯到無法忍受。痛經嚴重危害廣大女性的健康和生活?,F代女性面臨繁重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壓力,長期壓力的集聚,易致肝失疏泄,肝氣郁結,經久影響脾之運化,脾失健運,水氣停滯擁堵,筋脈失暢通,長久筋脈失養,均可能導致不通則痛之實痛或者不榮則痛之虛痛。無論虛實,均可從肝脾論治,為當歸芍藥散主癥[3-4]。
現代醫學研究顯示,使用當歸芍藥散后,痛經患者的前列腺素-E2(PGE2)下降顯著,而PGE2升高真是引起子宮收縮加強子宮缺血疼痛的原因[5]。近年來研究還顯示,當歸芍藥散能抑制縮宮素釋放,減少扭體數目和延長扭體反應時間,最終達到減少炎癥因子釋放、前列腺素(PG)釋放降低,通過內分泌調節減少疼痛作用[6]。
1.2病案舉例
陳某,18歲,2018年6月15日初診,主訴:痛經6年。病史:患者睡眠淺,大便稀溏,每日2~3次,末次月經:6月15日,月經量多,有血塊,經期腹痛,有時伴惡心。唇舌淡紅,右少腹輕壓痛,脈細滑,貧血貌,經常頭暈,雙手麻木,腿抽筋。西醫診斷:原發性痛經;中醫診斷:痛經。處方:當歸芍藥散合四逆散加干姜,10劑。方藥:當歸10 g,白芍30 g,川芎15 g,白術15 g,茯苓15 g,澤瀉15 g,柴胡10 g,枳殼10 g,甘草5 g,干姜5 g。2018年7月9日二診,訴服后睡眠改善,帶下減少。處方:原方加干姜續服,7劑。2018年7月17日三診,末次月經:7月17日,無痛經,大便每日1次,成形,睡眠好轉。
2慢性盆腔炎
2.1當歸芍藥散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西醫病機探究
慢性盆腔炎傳統中醫學中沒有相應病名,依其癥狀可歸結到“帶下”“ 腹痛”或者“癥瘕”等疾病之范疇。慢性盆腔炎多發更易遷延不愈,反復后加重是其特點。發病特點多與病因有關。胞宮空虛不抵外邪,濕熱之乘勢內侵,濕熱互結,血脈阻滯??梢?,盆腔炎治病因素多為“濕”“熱”“淤”,盆腔炎的治療原則為“清熱祛濕化瘀”。 經方大師曹穎甫“所有病者,皆水血不和之故也”可謂切中要害。澤瀉、會同茯苓和白術正能健脾化濕,通調水道,當歸會同芍藥和川芎恰好活血化瘀舒肝理氣,肝脾組合為經方當歸芍藥散方治。臨床應用適當加減。
現代研究發現當歸芍藥散可以促進盆腔血液循環、減輕盆腔腫脹、促進組織更新加快新陳代謝、止痛緩解盆腔不適癥狀,從癥狀和疾病發生發展機制上論證了經方當歸芍藥散對盆腔炎都有積極的治療作用[7]。在現代婦科抗生素為主的治療盆腔炎效果欠佳的情況下,當歸芍藥散不失為一種可以參考的治療方法。
2.2病案舉例
許某,38歲,2018年3月9日初診,主訴:右少腹墜脹痛反復發作2年,腰酸,容易疲勞,怕冷,月經量少,白帶正常。面黃,舌淡紅。腹診:腹部較松軟,右下腹壓痛。婦科檢查:子宮及右附件有輕壓痛,其余無異常。西醫診斷:慢性盆腔炎;中醫診斷:腹痛病。處方:當歸芍藥散加減,7劑。方藥:當歸10 g,川芎12 g,白芍20 g,蒼術20 g,茯苓20 g,澤瀉20 g,薏苡仁30 g,敗醬草15 g,黃芩10 g,懷牛膝15 g,甘草5 g,紅棗20 g。2018年3月16日二診,服上方后右少腹痛減輕大半,時有隱痛,可自行緩解。月經量少,經期28 d,2~3 d干凈,近眠欠佳,小腿皮膚干燥。處方:原方加鉤藤,繼服7劑。2018年3月23日三診:服上方后訴右少腹痛偶爾發作,腰酸已消失。月經量較以前增加。處方:原方去牛膝,繼服10劑。
3月經失調
3.1當歸芍藥散治療月經失調的中西醫病機探究
月經失調是一個大的病名,中醫學分類到月經病下如“月經先期”“月經后期”“經間期出血”“崩漏”等疾病之中。肝藏血,主疏泄,為沖脈之本。女子多憂多郁,憂郁傷肝氣結,氣結血行不暢,血液淤阻,血液淤阻加重氣結,氣血互相影響互為因果。脾主運化,脾虛運化時常,水濕內停,亦可導致氣機不暢,血液淤阻。“女子以肝為先天”,而脾是后天之本,肝脾功能失常,影響氣血津液生成運化,最終均會導致沖脈功能不司,月經異常。可見肝郁脾虛是月經病常見證型,而肝郁脾虛型月經病常表現為月經后期、月經量少。
現代研究顯示,肝郁脾虛型月經不調患者血液血漿黏稠度偏高,催乳素(prolactin,PRL)、雌激素孕激素比值(E2/P)異常升高,而經過疏肝解郁健脾化濕等治療后,血液黏稠度下降,PRL、E2/P下降甚至恢復正常[8]。再次提示當歸芍藥散對肝郁脾虛的病理產物“血淤”的確切治療效果和對女性生殖軸“腎氣-天癸-沖任-胞宮”的良性影響。
3.2病案舉例
黃某,29歲,2018年7月13日初診,主訴:月經2月余未至。既往月經規則,37 d一至,出汗少,容易疲勞,背部多發痤瘡,易感腰酸,近期工作壓力大,睡眠淺,大便稀溏。否認性史。體格檢查:體格壯實,面色黃暗,面部浮腫,腹軟,無臍毛,皮膚干燥粗糙。B超檢查:子宮偏小,內膜0.5 cm,多囊卵巢改變。西醫診斷:多囊卵巢;中醫診斷:月經延期。處方:當歸芍藥散合葛根湯,7劑。方藥:當歸10 g,川芎10 g,白芍15 g,白術20 g,茯苓20 g,澤瀉20 g,麻黃5 g,葛根60 g,桂枝15 g,甘草5 g,干姜5 g,紅棗20 g。 2018年8月15日二診,服藥3劑即月經來潮,經行暢,疲勞感減輕,大便漸成形。查甲狀腺功能及甲狀腺B超均無異常。處方:原方續服10劑;建議下次經期第3天測女性激素,以排除多囊卵巢綜合征。
4卵巢囊腫
4.1當歸芍藥散治療卵巢囊腫的中西醫病機探究
卵巢囊腫為相當于中醫學“腸覃”,是育齡女性多發病。本病病因與“婦女有余于氣,不足于血”的體質息息相關。中醫認為卵巢囊腫與“氣”“血”“痰”關心最為密切,而“氣”“血”“痰”作為致病因素,也常是致病結果,致病因素導致致病結果,致病結果又成為新的致病因素,互為影響加重病情。氣滯血瘀,痰濕內結是卵巢囊腫常見的病機,這也完全符合卵巢囊腫是“氣”“血”“痰”綜合致病的理論。氣滯血瘀,痰濕內結治療原則多為健脾除濕,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基本符合當歸芍藥散功用。
現代醫學認為,卵巢囊腫疾病相關因素主要有激素水平的失衡、心情郁悶、生活工作壓力大、不規范陰道操作或者多性伴侶性生活等有關,與中醫多病因和多病因相互作用的影響非常契合。現代醫學治療方法非常有限,中醫治療是手術治療指針外首選療法。平均紅細胞體積(MCV)、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是評價血液黏稠度的重要指標,張道杰等[9]通過健脾化濕活血化瘀治療卵巢囊腫發現MCV、RDW下降,說明健脾化濕活血化瘀方有一定的改善血流動態和微循環的作用。當歸芍藥散通過調節激素水平和改變活性氧代謝對卵巢囊腫起到治療作用也有報道[10]。
4.2病案舉例
黃某,36歲,2018年6月26日初診,主訴:右少腹隱痛半月伴腰酸,頭昏,易疲勞,睡眠淺,心煩易怒,納可,末次月經:2018年6月19日,有痛經,3 d凈,右少腹輕壓痛,腹軟,帶下異味色黃,脈弦滑,大便2~3 d一次,偏稀質黏。既往史:雙附件囊腫手術3次(巧克力囊腫可能),膽切術史,闌尾炎手術史。生育史:0-0-1-0。婦科檢查:子宮正常大小無壓痛;右附件可捫及5 cm×4 cm大小囊性包塊,壓痛輕。B超:左附件囊腫3.1 cm×2.5 cm,另見5.6 cm×2.0 cm暗區。西醫診斷:卵巢囊腫;中醫診斷:癥瘕。處方:當歸芍藥散合薏苡附子敗醬散加皂角刺,10劑。方藥:當歸10 g,川芎15 g,白芍30 g,蒼術20 g,茯苓20 g,澤瀉20 g,薏苡仁30 g,制附片5 g,敗醬草15 g,皂角刺15 g。2018年7月10日二診,服藥3劑后感腹痛好轉,大便不黏。復查B超:左附件囊腫已消失。
5更年期綜合征
5.1當歸芍藥散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中西醫病機探究
更年期綜合征中醫名稱為“經斷前后諸證”,主要是卵巢功能降低引起的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而出現的一系列癥狀。腎陰虧虛是基本病機。在治療上補腎陰是治療原則和大法。但是,更年期綜合征患者從一種身強力壯狀態轉化為衰老體弱狀態,常帶來心理的巨大落差,導致情志不暢,心情不舒,納差食少。這也是當歸芍藥也能在更年期綜合征患者發揮其作用的原因。故治療更年期綜合征補益腎陰的同時不忘疏肝健脾[11]。
現代醫學認為當歸芍藥散在更年期綜合征中的作用主要為改善血管運動經癥狀、精神神經癥狀及消化道癥狀,并提高對“大腦皮質-下丘腦-垂體”軸的敏感性,從而改善更年期綜合征諸癥狀[12]。
5.2病案舉例
黃某,43歲,2018年2月3日初診,主訴:烘熱汗出伴月經延后1個月。訴近期常感情緒不穩定,有時怕冷,頭暈,心悸,入睡難,刻下月經延后未至,平素經期長至10余天。面黃,舌淡紅。大便偏稀,乏力,手汗出。體格檢查:頭發花白,面黃,皮膚干燥,腹部柔軟。診斷:更年期綜合征。處方:當歸芍藥散加減,7劑。方藥:當歸10 g,川芎10 g,赤白芍各10 g,白術10 g,茯苓10 g,澤瀉10 g,懷牛膝15 g,干姜5 g,生甘草3 g。2018年2月25日二診,患者服藥后烘熱汗出減少,月經來潮,情緒漸穩。
6黃褐斑
6.1當歸芍藥散治療黃褐斑的中西醫病機探究
黃褐斑屬中醫歸結在“面塵”“肝斑”“黧黑斑”等范疇內,在婦科門診病例中極為常見。病因種類多,如內分泌不調、睡眠不良、便秘、日曬偏多等。其病機為情志不暢,肝氣郁結不舒,進而橫逆犯脾,脾為肝所侵,脾虛運化無能,濕邪內生,濕耶擁堵,濕滯瘀阻,血脈不通,最終導致使顏面氣血失和。究其病機,淤是最終因素,“無淤不成斑”也就是這個原因。但是分析成淤原因,肝郁脾虛最重要、最常見,為當歸芍藥散的又一主治原因[13]。
現代醫學對黃褐斑的研究較多,治療方法多為激光、抗氧化退色素藥物外用或內服,但是療效不確切,治療后皮損顏色較深時間長,效果維持時間短。當歸芍藥散能夠調節垂體—卵巢內分泌的功能,,可改善血液流變學及微循環。同時該方具有藥方能抑制絡氨酸酶的生物活性,進而使黑色素生成得到有效減少[14-15]。
6.2病案舉例
顧某,47歲,2018年3月20日初診,主訴:雙臉頰色斑3年。訴午后易感疲勞,怕冷明顯,入睡困難,打噴嚏后小便自出,月經量少,排卵期小腹墜脹伴腰酸,大便2~3 d一行,經常頭痛,有時心悸,面色暗黃無光,眼泡輕度浮腫。西醫診斷:面部色斑;中醫診斷:黃褐斑。處方:當歸芍藥散合小柴胡湯,10劑,隔天服。方藥:柴胡12 g,黃芩10 g,姜半夏12 g,黨參10 g,甘草3 g,當歸10 g,川芎12 g,澤瀉10 g,白術10 g,茯苓10 g,白芍30 g,干姜3 g,紅棗20 g。2018年4月9日二診,面部色斑明顯變淡,范圍縮小1/3。原方續服10劑,隔天服。
7小結
當歸芍藥散組方精煉,是傳統中醫治療女性腹痛的經典方劑,在臨床中得到廣泛使用。該方治療疾病的基本病機是肝脾失調,也正是充分利用該方治療疾病病機和嚴謹方藥配伍結合中醫異病同治的理論,筆者在臨床工作中對肝脾失和的部分婦科疾病以該方為基礎加減化裁靈活運用,取得較好效果,雖是看病但不拘泥于病,通過辨證論治,以患者為綜合體,運用整體觀念,并區別個體差異,探索疾病的實質。當然,婦科肝脾失調病機之疾病還有很多,限于精力和臨床經驗有限,還有待在其他病種中做進一步療效觀察。
[參考文獻]
[1]高升.當歸芍藥散對慢性盆腔炎大鼠外周血 Th、Tc 細胞和NO、IL-4、IL-10 的影響[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6,27(4):528-529.
[2]董鸝,王青,張曉峰.當歸芍藥散治療婦科疾病研究進展[J].國醫論壇,2008,23(1):52.
[3]馬大正.中醫婦科水血學說及其發揮[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7,32(2):496-497.
[4]劉慧蘭.尉中民應用當歸芍藥散治療婦科病經驗[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5,22(8):108-109.
[5]楊靜.當歸芍藥散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6,23(6):759-760.
[6]葉靖宇,黃玉芳,華永慶.當歸芍藥散及其不同提取部位對離體培養大鼠卵巢顆粒細胞增殖的影響[J].福建中醫藥,2009,40(1): 46-48.
[7]戴璐,張思超.當歸芍藥散治療慢性盆腔炎40例[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5(1):49-50.
[8]賈可夫,王希皓.疏肝法對肝郁證月經病血清PRL、E、P、E/P作用的研究[J].實用中西醫結合雜志,1995,8(2):110-111.
[9]張道杰,葉明亮.血瘀證患者血細胞參數與血液流變學指標的相關性分析[J].中醫藥研究,1997,13(6):56-58.
[10]胡瀞月.養血健脾、化瘀消痰法治療卵巢囊腫的理論和臨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04:40-48.
[11]湛匯,胡剛,毛輝,等.當歸芍藥散聯合左旋維生素C治療黃褐斑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20):2229-2230.
[12]丁巖.當歸芍藥散對圍絕經期模型大鼠子宮結構及雌激素受體表達的影響[J].中國藥房,2017,28(34):4791.
[13]吳志兵,蔡冰,齊群艷,等.當歸芍藥散在婦產科應用中的研究進展[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2015,2(21):15-16.
[14]唐海燕.桃紅四物湯聯合當歸芍藥散治療女性黃褐斑療效[J].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20):2216.
[15]苗裕.當歸芍藥散在婦科病中的應用[J].河南中醫,2015, 35(3):459-460.
(收稿日期:2019-12-06 ?本文編輯:閆 ?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