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夫子
筆者所在的城市有一個國家5A級風景區,號稱本市旅游的第一站。每當夏秋旅游旺季,四面八方涌來的游客,人流如織,景區附近的馬路也被填塞得擁堵不堪。我曾在此風景名勝附近居住一年有余,每天上下班經過風景區,竟渾然不覺景致的優美,也從沒想著進去看一看。我們常常忽略身邊的美景,總以為最美的風景在別處——熟悉的地方沒風景——這是“風景燈下黑”。
曾有報紙刊文稱,某機關一位老局長直到退休才知道原來自己棋藝平平,所謂“下遍單位無敵手”不過是人家讓著。下棋人自己斤兩幾何,應該心知肚明。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即使愚鈍,只要多和別人交交手,也就知道自己能吃幾碗干飯了。為何局長直至退休,方知自己棋藝平平?難不成是退休的他拎著馬扎逛公園,被樹底下棋的大爺們一頓暴虐,才醍醐灌頂?這是“官場燈下黑”的一種。
不覺對“燈下黑”現象產生了興趣。一盞油燈,點亮后,一室皆明,唯燈下獨暗,此為“燈下黑”。科學的解釋,這是一個物理現象,與光線的傳播性質有關。光沿直線傳播,被燈座、燈盞遮擋,光線不能到達,便在燈的底部形成陰影。照亮黑暗的燈,卻無法照見自己,這和世間那些聰明伶俐卻偏偏看不清自身或對發生在身邊的事無察覺的人多么相像!
“風景燈下黑”極易使人錯過身邊的美景,只是,美景錯過與否,似乎于己于人并沒有什么危害;“官場燈下黑”則不然。為政者如燈,光芒奪目。尤其一把手,單位里的老大,位高權重。一旦恣意妄為。權力膨脹之處,眼前便被遮擋,很難看見自己的“黑”;或者因為嚴重脫離群眾,獨斷專行,聽不進群眾的意見,就無人敢指出他的“黑”。就像那位退休方知下棋臭的一把手局長,眾人鞍前馬后,小心伺候還來不及,誰會惹他不高興?尤其下棋這類無關痛癢的小事兒,又有誰會跟他較真兒?棋藝不及局長的,輸了也就輸了,心悅誠服之時肯定還會大贊局長棋藝高超;棋藝高于局長的。樂得做個順水人情,賣幾個破綻敗下陣來也順理成章,哪個敢老虎頭上搔癢癢?久之,局長不知道自己棋藝的真實水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類似迷失自己的還有籃球場上如人無人之境、乒乓球臺前鮮有對手、麻將桌上把把和牌的官員。不是他們球技高、牌技強,而是官場潛規則使然。
治“官場燈下黑”,一要為政者有自知之明。要知道,一把手不是萬能的,能當好一把手。不必是下棋高手,更不必是籃球健將。除此之外,還要時時自查自省,專撿自己“黑”的地方查看查看。這需要為政者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不能“難得糊涂”。二要再點一盞乃至多盞燈,加強同級監督以及群眾監督,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既然一燈之下有黑暗,多一盞燈互相照一照,彼此的暗處自然就會亮起來。群眾更要學做“手電筒”,有事沒事照一照為政者的“燈下”,把為政者置于廣大群眾的監督之下。三要政務公開亮堂堂,一切都見光,啥事兒都擺到桌面上來。堵住了為政者暗箱操作的歪門邪道,下級也就不會迷信一把手了。最關鍵的是為政者的屁股要時不時地離開官椅,邁開腿,深人群眾中去;睜開眼,看一看老百姓的生活;張開耳,聽一聽群眾的聲音。不要兩眼一抹黑,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為政者如若不深人草野,不多聽取群眾的意見,總居廟堂之高,不問江湖之事,那也只能閉門造車、固步自封,退休方知自己棋藝平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