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亞軒,席作武,化吳娜
(1.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 鄭州, 450046;2.河南省中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2)
肛周濕疹是一種非傳染性炎癥性肛周皮膚病,發生于肛門及其周圍皮膚,也可蔓延至臀部及會陰部等處。臨床以皮損對稱性分布,劇烈瘙癢為主要表現,如皮膚潮紅、丘疹、水皰、糜爛、滲出、結痂、脫屑等,病程較長,常遷延不愈,反復發作。本研究依據肛周濕疹患者就診病歷數據,探討中藥治療肛周濕疹的用藥規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中醫院肛腸科門診收治的237例肛周濕疹患者的首診病歷,收集患者基本資料及用藥信息。
1.2 納入標準 符合《濕疹診療指南》診斷標準[1];無其他嚴重并發癥者;給予中藥煎劑口服或外洗者;門診初診病歷真實、完善者;使用中藥煎劑有效或顯效者。
1.3 排除標準 合并其他心、腦、腎、免疫系統等嚴重疾病者;孕期、經期、哺乳期者;未成年者;長期應用其他藥物治療者;不符合納入標準者。
2.1 數據規范化處理 處方中的診斷、證型、治法均按照《中醫外科學》[2]標準錄入,中藥名稱、類別、性味歸經、功效均參照《中藥學》[3]錄入。
2.2 數據庫建立 將門診病歷按照患者姓名、性別、年齡、診斷、是否使用中藥煎劑外洗、是否使用中藥煎劑口服、外洗中藥組成、口服中藥組成錄入Excel表格中,建立《肛周濕疹患者病歷信息》數據庫。統計得出共使用中藥87味,將87味中藥的名稱、類別、功效錄入《肛周濕疹應用中藥分析表》中。以上數據由雙人雙機單獨分開錄入。
2.3 數據分析 采用SPSS 25.0統計軟件進行頻次分析,計數資料以[次(%)]表示。
3.1 肛周濕疹患者的基本情況 肛門濕疹患者共計237例,發病年齡18~78歲,平均42.36歲;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急性肛周濕疹患者占比最多。見表1。

表1 肛周濕疹患者的基本情況統計
3.2 肛周濕疹外洗中藥應用分析 采用中藥煎劑外洗患者189例,中藥共45味。中藥以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為主,黃柏、苦參、黃芩、黃連、紫花地丁等較多應用。見表2。
3.3 急性肛周濕疹口服中藥分析 急性肛周濕疹患者129例,其中給予中藥煎劑口服患者112例,涉及中藥共37味。中藥以清熱利濕止癢為主,龍膽草、苦參、黃柏、車前子、萆薢等較多應用。見表3。
3.4 亞急性肛周濕疹口服中藥分析 亞急性肛周濕疹患者46例,其中給予中藥煎劑口服患者42例,涉及中藥共27味。中藥以健脾燥濕為主,茯苓、黨參、白術、薏苡仁、蒼術等較多應用。見表4。
3.5 慢性肛周濕疹口服中藥分析 慢性肛周濕疹患者62例,其中給予中藥煎劑口服患者61例,涉及中藥共35味,中藥以養血活血、祛風止癢為主,當歸、白芍、川芎、黨參、防風等較多應用。見表5。

表2 肛周濕疹外洗中藥應用分析

表3 急性肛周濕疹口服中藥應用分析

表4 亞急性肛周濕疹口服中藥分析

表5 慢性肛周濕疹口服中藥分析
肛周濕疹屬中醫“肛門濕疹”“肛周風”“浸淫風”“風濕瘍”等范疇[4]。由于先天稟賦不耐,飲食失司,脾失健運,濕熱內生,兼又感受風邪,導致風濕熱邪相搏,發于肌膚,形成濕疹。急性濕疹以濕熱為主,亞急性濕疹多見脾虛濕戀,慢性濕疹多因陰血耗傷,血虛風燥為患。肛周濕疹為非傳染性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病,西醫多采用新型非激素類抗炎藥或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如他克莫司軟膏、丁酸氫化可的松;或應用物理療法、藥物封閉及神經離斷術等外科手段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頑固性肛周濕疹效果明顯,如外科治療后,應用中藥煎劑熏洗治療。
中醫對肛門濕疹的治療有獨特的認識。中醫藥治療以祛濕止癢立法,外用藥以黃柏、苦參、黃芩、黃連、紫花地丁等清熱利濕、祛風止癢,急性者當清熱祛濕以止癢,多應用龍膽草、苦參、黃柏、車前子、萆薢等中藥清熱涼血,燥濕止癢;亞急性者以健脾祛濕止癢為法則,常用茯苓、黨參、白術、薏苡仁、蒼術等中藥益氣健脾,祛濕止癢;慢性者以補血行氣為主,兼祛濕止癢,可用當歸、白芍、川芎、黨參、防風補血活血,疏風止癢?!独礤壩摹费?“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內外所用之藥皆遵循上述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