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菊
(冊亨縣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中心,貴州黔西南 552200)
在社會多個領域發展建設中,電商行業的活動豐富多樣,發展勢頭良好。國務院在2015年政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全面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在這一政策下,互聯網+畜牧業新型發展模式開始全面推廣。本文對“互聯網+畜牧業”應成為貴州省畜牧業全面發展的重要路徑進行探究,分析畜牧業發展限制性因素,對發展路徑進行相關探析。
貴州省是我國唯一一個沒有平原與草原的畜牧業發展省份,貴州省喀斯特山區特征顯著,地形溝壑縱橫,受石漠化的影響,自然生態系統退化程度較為嚴重,水土流失問題突出,土地生產力水平相對其他省份來說較低。但是貴州當地工業化生產污染相對較輕,為全面發展草地畜牧業以及農區畜牧業提供了一定的條件。貴州省畜牧業在其發展中主要是依賴草山草坡、藤蔓、灌木、作物秸稈等植物,而山地就是貴州省畜牧業發展的重要自然資源。近年來隨著各個自然保護區建立,牧草資源較為豐富,但是從整體發展來看,貴州省畜牧業發展較為落后,產業化生產條件較差,在畜牧業發展中仍選取傳統化的飼養方式,規模化與產業發展不足[1]。
當前貴州省要在穩固發展生豬養殖業基礎上,對牛羊等養殖業進行重點發展,并依照貴州省當地自然條件、畜牧養殖特點等重點推動特色型畜牧產業發展。管理部門要全面落實開展多樣化的培訓方式,促使每位基層養殖戶都能全面接觸“互聯網+”畜牧養殖,提升畜牧業網絡化發展。積極引導當地廣大養殖戶瀏覽各類成功養殖案例,將畜牧業養殖生產多個環節與互聯網發展相互結合,通過大數據以及互聯網技術應用,組織行業專家建立畜牧養殖信息動態化監控系統。這樣對畜牧養殖中各類重點疾病可以進行有效防控,其次還要設定市場價格動態化波動判定系統、經營管理系統、科學決策系統,借助互聯網技術發展優勢為養殖人員補充多項技術與政策,全面實現基層養殖人員網絡化生產發展。
現階段要全面整合貴州省當地推動畜牧業全面發展的各項資源,才能有效完善畜牧生產設施配備,推動貴州省畜牧養殖規范化發展,強化養殖場與家畜牧場全面發展。基于互聯網+畜牧業實現畜牧業健康化養殖發展,建立良好的養殖環境,引種繁育。在網絡技術應用中要重點做好畜牧業發展中各類重大疾病防控,養殖人員基于養殖現狀要設定規范化養殖檔案,對養殖全過程進行合理監控。相關部門要全面擴大人工草地以及天然草地建設范圍,對當地草地、灌木叢資源進行全面開發。結合畜牧養殖現狀強化配套草場建設,實現牧草產業化生產發展,推動貴州省優質飼草生產加工。管理部門還要對畜牧養殖區域進行科學化規劃,對畜禽養殖區域整體發展布局以及養殖結構進行重點優化,凈化山區生態環境,對畜禽生產中各類排泄物進行整體應用。在自動化生產中,要補充各類儀器控制系統,對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補充,推動網絡化養殖場發展,全面推廣此模式[2]。
貴州省在全面發展“互聯網+”畜牧業中,要建立具有貴州特色的畜牧產業平臺,強化農業信息化人才培養,能培育較多懂得互聯網與畜牧業發展的人才,建立擁有較強互聯網技術的人才隊伍。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從多方面入手,首先要注重強化畜牧人才信息化教育,提升信息化整體應用成效[3]。對現有人才畜牧業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分析,在工作實踐中強化指導,使其能逐步發展成為貴州省畜牧業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在信息技術全面發展推動下,有諸多企業發展中已經實現了全面升級。但是在“互聯網+”技術中多個企業發展層次具有較大差異性,對于小規模畜牧業生產中,相關技術人員要掌握更多電子應用技術,將畜牧業與互聯網技術發展進行融合,全面推動畜牧養殖活動發展。在各項技術發展成熟之后,要積極擴大網絡交易平臺的應用規模,比如通過B2C與C2C電商交易,對交易規模進行擴大,擴大信息覆蓋范圍,能夠有效提升線上交易效益。而在大規模畜牧養殖中,相關技術人員要學習更多的先進技術,明確發展方向,確保畜牧養殖業能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確定畜牧業發展標準,對發展規模進行適度調控,對畜牧業發展的穩定性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同時,為生產的各類畜牧產品獲取更大市場空間,一定程度上推動動畜牧技術的發展[4]。
綜上所訴,當前要大力推進畜牧業產業和互聯網相結合的發展結構,并對其進行全面優化。通過結合農牧市場發展現狀注入更多動力元素,能有效拓寬畜牧業發展空間。在新型畜牧業發展中要補充智能化、網絡化、精細化發展技術,強化畜牧業體系建設,建立更完善的畜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從而進一步推動現代化畜牧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