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琴
(長春市九臺區西營城街道辦事處畜牧獸醫站,吉林長春 130000)
養殖畜禽的人越來越多,主要是農村養殖畜牧的多,但是由于農村養殖沒有專業性,養殖規模受限制,并沒有了解畜牧養殖知識,僅靠經驗來養殖,并且沒有完善的養殖體系,在這樣情況下就會出現防治工作不到位的情況,使畜禽疾病的發病率提高,會嚴重影響到經濟效益,為保證動物食品安全,鄉鎮畜牧獸醫站需要加強管理畜牧疾病防治工作,使人們的食品安全受到保障,同樣會提高農民養殖的經濟效益[1]。
由于很多原因畜牧獸醫站中診療人員比較缺乏,多數需要村獸醫診療,但是村獸醫專業技術水平有限,甚至一些村獸醫并不專業,沒有經受過專業的培訓,在平時診療過程中存在很多盲目用藥的現象,還會有過度用藥的情況出現,在沒有對動物病情了解情況下就盲目用藥。獸醫在使用抗生素藥物時需要多加注意,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導致動物免疫力低下,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是殺滅細菌,還可以抑制細菌生長,同時還會影響動物正常菌群,所以在使用時需要多加注意[2]。
畜牧獸醫站一方面需要做好畜禽疾病的防治工作,另外一方面需要做好對養殖戶以及獸醫的畜禽疾病防治工作,由于經費比較少,培訓工作開展的就比較少。另外一方面,養殖戶的畜禽疾病防治意識比較差,同時還不配合畜禽疾病防治的培訓工作。
在畜牧獸醫站開展免疫工作時,會經常出現動物免疫失敗的情況,或者常見疫苗免疫不全的情況,如果出現疫苗運輸不當、為幼齡動物過早或者過晚接種疫苗,就會導致出現動物免疫失敗,另外,畜牧獸醫站由于受到條件限制,沒有所需的疫苗種類,導致出現感染風險[3]。
動物治療與人類治療不同,動物治療無法進行交流,這就對獸醫的臨床診療水平有更高要求,獸醫需要不斷提高診療水平,充分發揮防止畜禽疾病作用。
鄉鎮畜牧獸醫站需要加大對畜禽疾病防治的資金投入,同時需要提高畜牧獸醫站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不斷完善管理工作,提高獸醫人員綜合素養,使操作更加規范。目前診療缺乏規范性,同時還缺乏診療檢測,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動物診療制度,非常有必要完善動物診療制度,需要將鄉鎮畜牧獸醫站工作進行明確分工,保證動物安全是基礎,為提高醫療有效性需要規范制度,對抗生素等藥物的用量需要用制度去限定。
目前很多畜牧獸醫站的醫療設備檢測系統比較落后,嚴重阻礙畜牧獸醫站人員工作,加大對基層畜牧獸醫站的資金投入,為獸醫站提供先進設備,這樣才可以保證獸醫正常工作,檢查動物狀況,使基層畜牧獸醫戰的醫療質量不斷提高,并且還需要提高服務水平,使動物疾病防治工作的范圍逐漸擴大,做好畜禽疾病防治工作,滿足實際需求。
提高獸醫站獸醫的選拔門檻,只有具備專業技能才可以被聘用,只有提高選拔門檻,才可以提高畜牧獸醫站醫療人員的綜合素養,做到提高工作效率,從而保證優質的服務質量。在畜牧獸醫站需要保留住專業技術水平高的技術人員,對具有實干精神的管理人員做好維護,這樣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需要對獸醫進行思想教育,提高思想水平,貫徹獸醫可持續發展思想,在獸醫工作中需要以“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為工作思想。
鄉鎮畜牧獸醫站應該定期給獸醫以及養殖戶做專業培訓,使畜牧疾病防治水平不斷提高,在培訓過程中可以講解一些動物醫療常識,使防疫意識不斷提高,使獸醫操作方法更加規范化,這樣才可以有效促進養殖業發展。獸醫需要不斷提高技術操作水平,定期接受技術培訓,在工作中醫療人員需要進行動物藥敏實驗,對不同動物采取不同的接種方法,為養殖戶提供最好的服務,提高防治禽畜疾病的整體水平。
提高畜牧獸醫站畜禽疾病防治工作質量,首先需要分析鄉鎮畜牧獸醫站在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醫療條件落后、醫治難度大等問題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國家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疾病防治力度,提高鄉鎮動物醫療水平,促進畜牧疾病工作有效開展。除此之外,獸醫需要加強防范意識,農民養殖戶需要加強防治意識,不斷完善醫療體系,減少畜禽發病率,這樣才可以保證食品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提高農村經濟效益,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