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曉宇
(前郭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前郭 131100)
詢問是流行病學調查中最簡單,最基本的一種方法。該調查主要針對養殖戶。調查結果按照統一的規定和要求記錄在調查問卷中。詢問和座談時要耐心細致,但不要根據主觀意圖提出暗示性問題,盡量使調查結果客觀真實。在詢問時,重要的是要問:這種疫病來自何處,以及它是如何產生的,病態動物是否可能傳染給其他健康動物。
這是對產生疫病的畜禽周圍環境的實地調查。了解疫病發生時周圍的環境狀況,分析傳播的原因和方式。調查內容應根據不同疫病傳播途徑及特點確定。例如,在調查腸道疫病時,應重點關注畜舍,水源,飼料等場所的環境狀況,以及防止和消滅蚊蠅的措施;在調查呼吸系統疫病時,應重點關注畜舍的衛生條件和養殖空間條件(是否擁擠);在調查昆蟲傳播疫病時,應重點關注媒介昆蟲的種類,密度,繁殖地點和病蟲害防治措施,并分析這些因素對疫病產生的影響。
為了明確可疑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確定受感染畜禽周圍環境的污染以及接觸畜禽的感染情況等,必要時相關標本可進行細菌培養、病毒隔離和血清學檢查。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該地區疫病近年來的年度和月度發病率;(2)動物疫病報告表,門診登記和過去的防治經驗;(3)本地區周圍動物疫情發生情況,衛生習慣,環境衛生狀況等;(4)當地的地理,氣候和野生動植物,昆蟲等。
在上述各環節的基礎上,對調查數據進行比較分析,進一步確定疫情,為制定防疫措施建立科學的數據支持。借助統計方法分析動物發生疫情的數量,死亡數,屠宰數量,預接種頭數等。
目前,基層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年齡較大,學歷較低,知識老化,對基層流行病學調查認識不足。認為流行病學調查就是到養殖場戶去簡單了解請概況,浮于表面。不能對疫病進行準確判斷和對疫病臨床癥狀的規范描述。缺乏對樣品采集,運輸,保存,個人防護等方面等基本技能的熟練掌握。
流行病學調查的目的是科學分析疫病的類型,范圍,數量和傳染性,掌握疫情的發展趨勢,了解是否采取措施或需要采取什么樣的措施,為提供綜合性防控方案提供參考。這需要調查范圍是廣泛的,調查內容是全面的。但是,在調查過程中,往往受到主觀判斷,不能保證調查方法一致性,往往局限于一個環節和區域,并依賴于經驗和推斷對其他環節和區域進行判斷。
動物飼養的統計基數,特別是零散養殖畜禽數據的準確性偏低,畜禽市場交易數據,屠宰場疫情病理及運輸動物疫情等環節缺乏詳細準確的統計數據。傳統紙質表格統計,耗時耗力,數據保存不完整,難以及時查詢和分析。畜牧,生產,防治,檢疫,監督、檢驗等部門之間沒有有效的橫向溝通手段?;鶎右卟〉膭討B和獸醫管理部門的信息交流不通暢,反饋不及時,不準確、不全面。
基層流行病學調查涉及人員多、動用資源多、調查工作量大。這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資金來保證工作人員的調查工作運行經費。由于此項工作開展時期較晚,基層政府嚴重缺乏專項資金支持,一些基層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因無力承擔費用,而產生工作質量下降的現象。
流行病學調查是一項復雜的技術工作,必須由具有一定高素質的專業人員進行實施。調查人員不僅需要熟悉流行病學調查的相關內容,還要求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并確保調查結果的真實性。通過培訓和學習,致力于提高基層人員的專業素質,使他們熟悉掌握規范的樣品采集、運輸、保存、個人防護等流行病學調查方面的基本知識。
業務主管部門一方面要重點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的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人員組成、流行病學調查程序、目的等;另一方面要明確動物疫病種類,制定詳細、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方案,按照分類實施的方法開展,保證調查工作有章可循,有條不紊。
建立動物飼養、加工、流通、診療單位等環節的疫病監測站點的報告制度。整合畜牧生產統計、標準化飼養、免疫、檢疫、檢驗、監管、監督各部門數據信息,應用先進的信息采集、管理、分析手段,實行有機銜接,實現信息共享,科學地預測疫情動態。
根據當前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實際需要,流行病學調查已成為未來動物疫病防治的重要措施,也是長期預防和控制動物疫病的必要手段。因此,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必須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將此項工作重視起來并納入動物防疫工作考核的重點內容。保障調查人員的基本工作經費,從而保證調查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