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波
(云南省曲靖農業學校,云南曲靖 655000)
抑制素是一種異二聚體蛋白質激素,并且由女性的卵巢顆粒細胞和男性的睪丸細胞所分泌的;在1932年由McCullagh發現,并且觀察到抑制素是由a亞單位和b亞單位兩個單位組成,而且之間的鍵橋是由二硫鍵鏈接的;兩個亞單位也有游離的形態,并且只在血清中有這種形態而且沒有活性。
經現在的研究發現,有一種抑制素可以作為內分泌的標記物,這一作用可以幫助監測人體的性腺功能是否正常。這一作用經過當代科學技術的研究,可以應用在動物的繁殖方面上。繁殖是為了維持動物本身的生殖機能和為了繁衍后代的一項功能。而對于有一些動物來說,一些飼養的環境,等等原因會導致存活率很低,而動物的生產力和存活率直接會影響到家畜或是種群的存活率。在當代的技術下,通過人工誘導的技術將家畜的生殖力提高。以下內容我們對抑制素免疫技術在提高動物繁殖力的應用進行討論。
將免疫學的原理與方法相結合來調節動物的繁殖能力稱為繁殖免疫技術。免疫技術分為免疫測定(即監測測定激素物質與其他生物體內活性物質是否發生不正常反應的技術)和免疫調控(即應用免疫學中的主動免疫和免疫耐受性,免疫調節和原理進行對繁殖力低的動物進行治療和調節的技術),一般的繁殖激素的應用都是通過將繁殖激素注入雌性動物體內,刺激卵子的排放,促進卵泡發育,但一般的繁殖激素都是肽類物質,而下丘腦分泌的抑制激素會抑制促卵泡素的排放,進而維持卵泡的數量。而且通過試驗證明,以性腺激素中的抑制素作為抗原,對動物進行激素免疫,可以使動物體內增加促卵泡素的合成,提高繁殖力。
例如:牛作為單胎動物,只能一胎生產一個小牛,但是為了提高牛的生產率,通過生物胚胎技術誘導母牛生產雙胎已經實現,這一技術在世界上成功試驗,通過對動物進行抑制素免疫使雙胎率達到30%。
抑制素在動物體內的就是通過抑制卵泡素的分泌,從而進行負反饋調節。因此動物體內的內源性因子是抑制素免疫的核心,通過內源性因子的反饋調節,抑制從下丘腦分泌的抑制卵泡素的物質,從而提高體內的FSH在體內的水平,使雌性激素的水平升高,卵泡增多從而繁殖能力就會升高。
但是經過現在研究發現,動物的性腺的局部功能受到抑制素和兩個不同的亞單位的影響,抑制素在維持卵泡正常數量的同時分泌的一些物質會與其他物質的分泌產生拮抗作用;例如抑制素免疫在綿羊的體內會產生拮抗作用,使本身雙胎的卵子的產生發生紊亂,可能會使雙胎率下降導致生產能力下降。
免疫方式分為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和基因免疫。
主動免疫:給主要抑制素的免疫動物,注射或是接種抑制免疫素的特異性抗原,使動物機體本身產生對應的抗體,產生的抗體與動物體內的抑制素相結合,從而使抑制素失去生物活性,從而產生了主動免疫。
被動免疫:用家畜,像牛、馬、羊等等這些動物作為中間的一個過度生物,用抑制素的抗原免疫,通過主動免疫產生抑制素的抗體,然后用過度生物的血清作為介質將產生的抗體直接注射在要進行免疫的動物體內,使所需要免疫的動物產生免疫力。
基因免疫:從事有關醫藥行業的人都知道,基因又稱為核酸,而核酸DNA?;蛎庖咧傅氖菍⒛撤N基因的外源基因進行重新編碼,將所需要導入動物體內的基因安裝到動物本身原有的載體蛋白上,使帶有目的基因的載體直接進入動物體內進行在體內的轉錄表達;當目的基因表達后會引起機體的免疫應答,然后目的基因被動物體內原有的其他基因接受并融合,使該動物快速地產生抑制素的抗原,并且通過被動免疫繼續產生抑制素相應的抗體,然后使動物體內的抑制素被中和,從而使動物產生免疫。
在哺乳動物上的應用中,抑制素免疫在綿羊中的應用中,可以改變綿羊體內原有的卵泡刺激激素的水平,在促卵泡激素的調節下,可以使雌性綿羊的卵巢快速發育使卵泡快速成長然后排出大量的卵子,在卵子的排出過程之中,精子在選擇卵子的可能性又多了一些,使更多的高質量的精子與卵子相結合,從而誘導了綿羊的單胎孿生。另外,通過抑制素免疫在動物繁殖上的應用發現了許多驚人的數據,發現抑制素可以使動物的成熟卵泡增長為約倆枚,胎兒的數量也會比之前增長約一倍,使許多哺乳動物有了一胎雙孿的幾率增加了20%。
在禽類的抑制素的應用中,抑制素免疫更是有了較大的貢獻,在研究中發現,禽類的卵泡對于抑制素免疫更為敏感,因此家禽在抑制劑免疫的作用下產蛋率快速增高,并且提高了家禽的免疫力,在抑制素免疫下家禽產下的蛋也明顯變大,數量增多。
抑制素免疫可謂是前景大好,抑制素免疫在免疫學上的應用也是很廣泛,通過體內對抑制素免疫產生的效應使促卵泡細胞釋放增多,從而卵細胞在促卵泡細胞的刺激下大量產生卵子,使卵子快速成熟;在這一過程之中,機體的免疫也會隨之變化,機體內將會發生免疫效應。況且抑制素免疫在提高動物繁殖上的應用對我國生物技術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抑制素免疫使動物的繁殖上升了一個層次,使我國的家畜行業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在今后的發展中,我國將會培養大量的人才去研究抑制素免疫在動物體內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