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尼瓦爾·木斯拉洪 楊 振 田飛鵬
(1.新疆伊犁州昭蘇縣昭蘇鎮畜牧獸醫站,新疆昭蘇 835600;2.新疆伊犁州昭蘇縣動物衛生監督管理所,新疆昭蘇 835600;3.新疆伊犁州動物衛生監督所,新疆伊犁 835000)
規模化牛羊養殖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因為養殖場設計不合理、疫病防控措施不合理等因素都會嚴重影響到養殖場的經濟效益,所以養殖戶必須在養殖過程中必須按照相關的規定和標準進行科學養殖。下面將從管理制度、設施設備、免疫程序、消滅外源等方面探討規模化牛羊養殖場疫病的防控措施,并且主要闡述體溫測量和畜牧保定這兩項常用的技術。
就目前來看,有很多規模化牛羊養殖場在設計方面有許多很合理的地方,比如圖舍設計不科學、建造不規范等,并且養殖的牛羊品種老化,異地引種的頻率大大增加,從而為疫病防控增加了很大的難度。為了降低疫病防控的難度,提高牛羊養殖場的經濟效益,養殖場必須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和構造標準,選擇合適的養殖基地,設計科學合理的布局,及時更新和選育優良品種,從而使得規模化牛羊養殖能夠高效有序的進行。
健全規模化牛羊養殖場的管理制度會有效地提高疫病的防控效率,由于每個養殖場的規模和實際情況不同,因此每個牛羊養殖場的管理制度會有所不同,這也就要求不同的養殖場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養殖場不僅需要健全管理制度,而且需要將管理制度落實到位,并且規模化牛羊養殖場也要安排日常的監察人員,對養殖人員的工作進行及時地檢查和評價,只有這樣才能防止疫病的產生。
消毒是規模化牛羊養殖過程中十分關鍵的一項工作,如果不定期的對養殖場進行消毒,那么將會提高疫病發生的幾率,因此養殖場需要購買消毒的設備。在規模化牛羊養殖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消毒措施,而且需要注重牛羊尸體和糞便的處理措施、牛羊隔離治療措施、疫苗保管措施等,只有這樣才能為養殖場的經濟效益提供一份強有力的保障。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是提高規模化牛羊養殖場疫病防控水平的有效措施,在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過程中養殖場需要根據廠里的具體情況進行。規模化牛羊養殖場需要在季節性疫病流行期,做好疫病防控措施和常用技術的應急方案,并且在具體的防疫過程中要按照相關的要求規范化操作,從而有效地降低疫病給養殖場帶來的經濟損失。
引種程序不合理和行為不規范是導致外源傳入的主要原因,如果外源傳入,那么不僅會為養殖場的疫病防控增加很大難度,而且很容易導致疫病傳染,從而為養殖場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規模化養殖場必須對消滅外源工作引起高度重視。為了消滅外源傳入,養殖場需要規范引種程序和行為,切斷傳播路徑,從而降低牛羊染上傳染病的幾率。
其實牛羊和我人類一樣具有體溫,而且體溫都有一個正常的范圍,如果測出的提問超出了正常范圍之內,那么可以判定所測的牛羊身體狀況不正常。身體健康的牛犢的正常體溫處于38.5~39.5℃之間,青年時期的牛的正常體溫處于38.0~39.5℃之間,成年時期的牛的正常體溫處于38.0~39.0℃之間,山羊的正常體溫處于38.5~39.7℃之間,綿羊的正常體溫和山羊差不多,比山羊的正常體溫低0.2℃,并且羔羊和成年羊有著0.5℃的差異。養殖人員在給牛羊測體溫時,不能再牛羊經過劇烈運動以后測體溫,如果牛羊經過了飲水、日曬等活動,養殖人員需要在半個小時以后測量體溫,并且養殖人員可以在一天沒測多次提問,比如可以在上午九點和下午四點測量體溫,觀察溫差,從而判斷牛羊的身體狀況。
為了保證養殖人類和牛羊的安全以及提高疫病防控和診斷工作的效率,規模化牛羊養殖場可以對牛羊進行保定工作,常用的牛羊保定的方法有五種,分別是圍抱保定法,徒手保定法、器材保定法、倒臥保定法以及柱欄保定法。圍抱保定法是指養殖人員從牲畜胸側抱住其前胸,該方法主要用于對小動物進行保定。徒手保定法就是養殖人員用雙手抓住牛羊的角和鼻子,然后對其進行保定。器材保定法主要是指養殖人員利用牛鼻鉗對牛進行保定,這樣方法和其他方法相比比較復雜一點,而且主要適用于對牛的保定。柱欄保定法是最為常用的,也是最可靠的保定方法,一般在大型養殖場柱欄的材質大多都為鋼管。柱欄保定法一般適用于牛羊的臨床檢查工作中,常用的柱欄有很多種,比如一柱欄、二柱欄、三柱欄、四柱欄、五柱欄、六柱欄等等,其中六柱欄保定方法在規模化牛羊養殖場應用的最為廣泛。
綜上所述,疫病防控是規模化牛羊養殖場十分重要的工作,養殖場必須將疫病防控工作堅持到底。在牛羊養殖過程中,牛羊容易發生的疾病種類很多,如果牛羊患上傳染病,那么將會嚴重影響養殖場的經濟效益。為了提高疫病防控的工作效率和牛羊養殖場的經濟效益,養殖場可以從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相關設備、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以及消滅外源四個方面做好疫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