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晶丹 姚俊庸
(1.滑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滑縣 456400;2.梅州市梅江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廣東梅州 514062)
豬感染豬細小病毒后,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母豬會發生繁殖障礙,從而導致母豬不孕、流產、產死胎、病弱胎、木乃伊胎等,仔豬感染豬細小病毒后可導致腹瀉、發生皮炎及呼吸系統疾病[1],給養殖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嚴重打擊了養豬業。
豬細小病毒屬于細小病毒屬細小病毒科,無囊膜,直徑在20~23nm,為單鏈DNA。該病毒對乙醚、氯仿等脂溶性溶劑不敏感,但2%氫氧化鈉或0.5%漂白粉可在短時間內將其滅活。如果使用2%戊二醛作用20min、3%甲醛作用1h、甲醛蒸氣以及紫外線照射都能夠將其滅活,只是需要時間較長。對熱有很強的抵抗力,能夠在4℃下很穩定,56℃經過30min加熱,病毒的傳染性和血凝性沒有發生明顯變化,56℃經過48h恒溫加熱依然有感染力和血凝活性,在80℃下經加熱5min才能夠被滅活[2][3]。對豚鼠、小鼠、大鼠、猴、貓、雞及鵝的紅細胞有凝集作用。
豬細小病毒病的發生沒有明顯的季節性,各個季節均可發生,春秋季節發病率較高。本病呈地方流行性或者散發性流行。患病豬和隱性帶毒豬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可以通過垂直傳播或者水平傳播,易感動物為各個階段的豬只。母豬患病能夠將病毒通過胎盤傳染給仔豬,公豬感染該病毒后,會通過自然交配或者人工授精感染母豬。豬細小病毒在環境中的生存能力較強,能夠存活數月之久,能夠持續不斷的污染環境,公豬、母豬、育肥豬及仔豬均可通過被污染的圈舍、飼料、水源、器具等造成感染。
豬只感染病毒后沒有典型的臨床癥狀,但常在懷孕期間出現流產現象,妊娠母豬感染期不同,表現的癥狀不同:若母豬在妊娠前期感染細小病毒,則引起胚胎或胎兒死亡,并被母體完全吸收;若母豬在妊娠1~2個月期間感染豬細小病毒,容易引起母豬產木乃伊胎;妊娠70d時感染細小病毒,大多數胎豬的免疫系統已經開始形成,已能夠產生保護性免疫應答并產生抗體,妊娠母豬能正常產仔,但仔豬可能會帶毒而成為傳染源,病毒經傳播從而對豬場造成重大危害[4]。對于存活的帶毒仔豬,可引起皮炎、腹瀉、呼吸道癥狀。
本病可以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做出初步診斷,但要確診還需要借助實驗室檢測方法。
該病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主要以預防為主。
免疫接種是預防該病的關鍵,豬細小病毒的疫苗有滅活疫苗、弱毒疫苗,要保證疫苗安全、有效,及時進行免疫接種。建議于母豬配種前的21~30d進行免疫接種,免疫保護期一般為6個月[5];對新生仔豬進行接種時,一般來說是在20周以后;后備種豬的免疫接種時間一般應該在配種前20d,經產母豬需要在產后15d左右進行免疫接種,一年兩次,種公豬的免疫接種時間一般在春秋兩季進行[6]。豬場要提高檢測意識,確保定期檢查豬群的免疫抗體水平[7]。
豬場盡可能堅持自繁自養,若需要引進,一定要進行嚴格的檢疫和隔離,豬細小病毒血凝抑制試驗結果陰性,方可和本豬場混群飼養。全進全出的管理制度能夠有效的避免病毒在豬場中的傳播,豬細小病毒在環境中存活時間較長并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在空舍期對豬舍進行徹底的消毒對預防該病十分關鍵,而非全進全出的豬場很難做到全面的清潔消毒,病毒在豬場內大量繁殖,導致該病在豬場得不到有效的凈化[8]。
對于產出死胎或木乃伊胎的母豬,要及時進行隔離和治療。若是治療的效果不理想,甚至直接死亡的豬,需要及時對患病豬只、污染的豬飼料、糞便等進行無害化處理,并用2%氫氧化鈉或0.5%漂白粉對豬舍進行定期消毒,這樣做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毒的傳播與感染[9]。
本病除了做好免疫接種以外,還要提高豬體的抵抗力,要飼喂高能量、高蛋白飼料,維持良好體況,并做好豬舍通風換氣和防寒保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