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華
(吉林省梨樹縣勝利鄉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吉林梨樹 136532)
秋冬交替時節,由于空氣較冷,涼風較多,導致晝夜溫差增加,對于動物的體溫調節造成一定的挑戰。此時一旦喂養雞的過程中沒有及時做好防護措施,容易出現禽流感、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鼻炎等傳染病,因此為進一步避免造成養殖損失,需要提高疾病預防的重視程度,并全力做好雞常見病的防控工作。
在雞養殖過程中,禽流感是常見的一種疾病,近年來,對于禽流感的防控工作雖然取得一定的進展,但該疾病依然是威脅養殖人員經濟收益的重要疾病。在我國的南北方養殖過程中,都會將禽流感當作第一疾病進行防控。尤其是在秋冬交替季節,受到溫度、空氣等因素的影響,禽流感的發病率相對較高。因此每年的9~10月份,需要對雞群進行疫苗接種,確保雞體內具備較好的抗體水平從而提升對該疾病的防控水平。
H9型禽流感病毒是近年來普遍存在于雞制品的重要病毒,也逐漸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這種疾病由于本身屬于隱性感染,因此通常會潛伏在家禽的氣管粘膜或者生活環境中。這種病毒對低溫和冷風相對敏感,一旦雞群在養殖過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將會導致雞群突發疾病,并迅速蔓延,對于冬春雞群飼養造成嚴重威脅。
對于H9禽流感疾病的防控,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我國的雞群養殖區域相對廣泛,因此不同地區之間的流行病毒類型也存在細微的差異,對于疫苗的接種,應該提高針對性;第二,不同的毒株較差作用相對較弱,因此在接種時容易造成困難。因此在秋冬季節進行疫苗接種時,應該及時與疫苗廠聯系,通過及時把握當地的情況,選擇合理的疫苗;第三,在養殖過程中應該避免雞舍的溫差較大,盡量減少涼風的出現,減少雞群的應激反應。可以通過溫度檢測,及時調整環境因素,加強對雞生存環境的調節。對于開放式的養殖環境,需要及時關注天氣變化,并對風向進行調整,還應該控制好疫苗接種的頻率以及雞群體內抗體數量的檢測工作。
新城疫疾病也是雞養殖過程中,常出現于秋冬交替季節的疾病,在春天的發病率相對更高。這種疾病就外部表現上與禽流感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隱性感染率較高,同時還極有可能與禽流感出現并發的情況。非典型是常見的情況,多是由于秋冬季節在管理過程中存在問題,延續到春季發病。
對于新城疫疾病的疫苗接種,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堅持做好抗體檢測工作,通過對抗體數量的分析進行針對性接種;第二,選擇基因Ⅶ凍干苗進行接種,凍干苗盡量選擇國產疫苗,這種情況更加符合我國雞群養殖的特點,針對性更加明顯;第三,在接種頻率上應該控制在兩個月以上,對于滅活疫苗和凍干疫苗應該結合使用,并做好劑量的控制工作,還應該在接種過后,通過空氣雞群的飲水,及時對雞的反應進行監測,從而保證接種的效果。
支氣管炎屬于氣源性疾病,盡管對外界因素的抵抗力較弱,但傳染性非常高,一旦染病將會迅速在雞群中蔓延。由于我國近年來,雞群養殖的規模不斷擴大,養殖密度也不斷增加,一旦在雞群中出現支氣管炎,將會快速影響整個雞群的養殖,導致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另外,這種疾病在發病過程中由于會影響雞群的整體抵抗力,因此還會造成多種疾病并發的情況。
由于支氣管炎本身對溫度因素有很強的依賴性,因此秋冬季節的發病率較高,對于10~30日的雛雞而言,在發病之后,將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因此在雞群的生長過程中需要做好疫苗接種工作。同時還要做好雞群的檢測工作,一旦出現問題需要及時進行篩選處理。當出現雞病時,選擇合適的處理方式,如掩埋、焚燒等。
由于冷空氣的存在,溫差的因素,導致秋冬季節的雞群養殖過程中,容易造成相應的疾病。因此在養殖過程中需要結合雞群流行病的特點,通過對呼吸道疾病加以重視,提前做好疫苗接種工作,幫助雞群順利度過秋冬季節。
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應該做好雞舍的衛生清潔工作,并合理對飼料進行使用,保證雞舍的室溫穩定。對于散養的雞群應該及時做好監測工作,并根據天氣的變化及時采取措施。在高發病時節,還應該做好雞群體內抗體的檢測工作,保證抗體的數量,從而確保雞群的抵抗能力。此外,秋冬季溫度變化較快,需要做好基本的保溫工作,避免雞舍處于風口位置,受到秋冬寒風影響,直接出現雞病情況,情況嚴重時造成雞群爆發疫病,直接影響到養殖戶的經濟效益,要選擇合適的控制手段,保證雞群健康。
綜上所述,秋冬季節疾病多發,對于雞群的養殖,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對發病的原因進行分析,通過做好疫苗接種工作,并及時關注天氣變化,采取干預措施,才能保證雞群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