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延清
(互助縣農業農村和科技局威遠鎮畜牧獸醫站,青海互助 810500)
牛在剛患有巴氏桿菌病的初期,會出現眼角膜充血以及呼吸困難等狀況,若養殖人員在養殖過程中發現牛有此種癥狀表現,要及時對其予以治療,避免病情惡化。在巴氏桿菌病的中后期,隨著呼吸困難等情況的加重,會出現喪失行動能力的情況。牛因此種疾病造成死亡,在肛門處和鼻孔處都會有出血的表現。同時也存在病情反復的情況,臨床癥狀表現為:眼部經常流淚、鼻腔和口部等會有黏液、渾身燥熱、不再有反芻、呼吸困難等,最終會造成因病死亡。
若是對已經患病死亡的牛進行解剖,在胸腔中可以發現一些淡紅色的膠黏狀物質存在,在心外膜中也有不同大小的出血點,在心房和心室中也會有積血的存在且血液呈現出暗紅色,積血不能夠凝結在一起。同時,在牛腹部的皮下組織中也可以發現有黃色的液體,淋巴與正常情況相比較呈腫大的癥狀并且伴隨有出血的現象,且在牛的心、脾、腎等器官中同樣也有出血的癥狀。此外,在牛的咽部以及胸下腔中有組織水腫。
敗血型巴氏桿菌疾病:若牛在養殖過程中患有敗血型巴氏桿菌疾病的話,牛的體溫會升高到41~42℃,食欲下降不喜進食,心跳加速且精神萎靡,此種疾病的發病時間較短,若養殖人員沒有及時的發現,則牛很容易因為此種疾病死亡。
肺炎型巴氏桿菌疾病:牛在患病后會出現體溫上升、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此種類型的巴氏桿菌疾病所患病的病程時間比較長,一般情況下會大于一周的時間。
水腫型巴氏桿菌疾病:患有此種類型的巴氏桿菌疾病除去正常會出現的體溫上升和食欲下降以及不反芻等現象,還會在頭頸以及咽喉處出現炎性水腫,隨著病情的加重,水腫會逐漸的蔓延到牛的前胸和口腔內部等,造成牛的窒息性死亡。
若是在牛養殖的過程中出現了感染巴氏桿菌疾病的牛,則會對整個養殖場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此種疾病的傳染性非常高,一旦染病就會出現大范圍的感染。因此養殖人員必須要重視春季牛病的預防,避免此種情況的出現。在日常的養殖過程中,要定期的對養殖場環境的衛生進行全面的檢查,必須要保證良好的養殖場環境。養殖人員可以定期的對養殖場進行消毒水噴灑,通過噴灑消毒水來達到消毒的目的,若是條件允許,也可以通過紫外燈照射的方式來進行消毒。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蚊蟲也是病毒的傳染媒介,因此養殖人員也要做好相應的驅蚊驅蟲工作,防止巴氏桿菌疾病通過蚊蟲媒介進行傳播。此外,對于牛的排泄物等也要及時的進行清理,并保持養殖場良好的通風。
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不單單要注意環境衛生的管理,更是要注意飼養的管理,通過科學的對飼料進行配比的方式來提高牛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讓其能夠更好的抵抗病毒細菌的侵害。在對飼料進行調配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科學對營養物質進行搭配,不同品種的牛以及同一品種的牛在不同生長階段中所使用的飼養方式應該是不同的,飼養方式和飼料要具有針對性。對于年齡段的不同以及健康狀況的不同等情況都要及時對飼料配比進行調整,這樣才能夠真正提高牛對于病菌的抵抗力,保證牛的健康。
養殖人員若是發現牛有患有巴氏桿菌疾病的征兆,就必須要提高對于牛的重視程度,并及時的對其進行疫苗和抗體的注射。如果在養殖場附近已經爆發了此種疾病,一定要及時進行二次免疫,加強對于巴氏桿菌疾病的預防控制工作。若養殖人員可以確定養殖場中的牛感染了此項疾病,就要對其進行藥物的靜脈注射,及時的對其進行相應的治療。同時也要做好養殖場的衛生清潔和通風,防止巴氏桿菌病毒在養殖場中擴大蔓延,讓更多的牛也感染上此種疾病。針對不同種類的巴氏桿菌疾病,在治療的過程中要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用所需要的藥品以及所要注射的藥量。對于發病初期的牛,可以通過刷洗來對患病位置的皮膚進行處理然后再涂抹相應的藥物。如果病情有嚴重的趨勢,則需要加大藥物的計量。對于養殖場中已經有感染此種疾病的情況,養殖人員必須要做好相應的工作,避免疾病的擴張,造成更大的損失。
對于已經因病死亡的牛,養殖人員要做好無害化處理,通過深埋或是集中焚燒等方式來對其進行處理,避免因病死亡的牛流通到是市場當中,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同時也要加強消毒,徹底的殺死巴氏桿菌病毒。
巴氏桿菌病毒對于養殖場中的牛來說,對其健康成長有著非常的大影響,一旦染病很容易威脅到其生命。因此相關養殖人員在日常的養殖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對其的預防和治療,若是發現此種疾病已經存在養殖場中,必須要做好隔離和治療,防止病毒的擴散。同時也要加強日常生活中對于牛的養殖和環境的清理,為牛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同時通過科學的喂養來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讓養殖場能夠更好的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