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富勇
(東興市江平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東興 538101)
大水域化肥養魚使基于傳統的池塘施肥的技術,是目前最新型的一種養魚技術,根據我國的漁業現狀,對大水域化肥養魚的技術還不夠成熟,筆者將論述大水域化肥養魚技術與管理,為漁業方面提供參考。
其一是質量的要求,因為化肥具有肥料要素,含量濃度高,不含有機質、不消耗水中的氧氣,在養殖過程中,該技術方法不受飼料和成本的限制,也能促進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提高水域的初級生產力。但是商家由于利益驅使,想尋求最大的利潤,在養殖過程中放入了大量的化肥,使得化肥養魚的質量降低。其二是環保的問題,由于工藝的發展污染了許多水源,其中99%未得到處理,目前全世界有29億人喝上不干凈的飲用水,每年至少有1500萬人死于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因此,水環境保護問題已共識,由于化肥的過量施加,導致水體污染嚴重,過量的氮元素會產生氨中毒,阻礙生命活動,致使魚類死亡。
在大水域中,有兩類放養魚類的技術。第一種,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年一放的放魚技術,對于一年一放的魚類,魚類釋放技術中使用的魚類通常是生長得更快的魚類,它的生長周期很短,而且生長速度也很快。在一年一放的魚飼技術中,投入魚苗不應該太小,在水域外面等魚苗培養一段時間后再放入,即使生長周期相比魚類種類較短,因為太小,魚苗成活率會受到限制影響。對于生長周期長的魚類,需要采用放養更長的放魚周期,與生長周期較短的魚類相比,增長長周期魚的返回率很高,但我們需要大水域魚類的投資更多,是因為魚類的生長期較長,無論魚苗的狀態如何,魚的價格仍然在生長周期短的魚類上相差很多,因為生長周期比較長的魚種,不管從魚苗的價格上,和時間投入上都比生長周期比較短的魚種更加不合適。就目前大水域魚類養殖現狀而言,其中大部分都是如此,大水域的大型化肥養魚戶偏向于相對短命的魚類,基本上都使用了一年一放的技術,使用養魚和魚類排放技術的大型化肥,大規模化肥養魚技術的運作周期短,獎勵快捷有效。第二種,是在大水域放養魚的比例,要適用于大規?;署B殖的比例,應結合大型化肥的具體地點養魚,確定在正常情況下,應該在大水域放養魚的比例,它主要基于大型水域中的魚類和肥料,因為它僅適用于大型水域的養魚,魚類可以為養殖戶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魚種放養數量要根據各水域水質等合理投放。在天氣正常、餌料、水體的情況下,按當年投放與回收的成本來看,按計劃產量 五分之一或七分之一來設計投放魚種。并且必須進行測試,因為要考慮到物種之間的關系,我們所放置的物種之間應該沒有興趣,沒有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的關系,如果有這樣的關系,我們的大水域化肥和魚類養殖將不會得到很大發展。
施用化肥要結合看天氣、看水質、看魚的攝食和活動情況,確定用肥量。如天氣好可按正常用量,反之應停止施。一般在有機肥作基肥的情況下,從四月中、下旬施肥,水溫在17℃以上,開始少量施肥,至十月中、下旬停止。在此期間又以五到九月或水溫25~29℃時為好,以六、七、九三個月或水溫25~30℃為佳。根據水庫的運行規律五月中旬至十月底,為水庫化肥養殖高效期。水溫在25~32℃時,氮、磷營養鹽類和浮游植物,在施肥后第二天到第三天便先后出現高峰,第四到第五天,浮游植物量又隨營養鹽類的減少而下降。當水溫在17~20℃,10~15d施1次,用量5~67.5kg/667m2;20~25℃,7~10d施一次,用量4~5kg/667m2;25~32℃,5~7d施1次,用量3kg/667m2。一般施尿素0.5kg,配過磷酸鈣1~1.25kg;透明度宜保持在25~30cm之間。水庫施肥,總的原則比池塘施肥水平要低一些。用肥應按照“量少勤施、瘦水多施、肥水少施”的原則。
根據水質顏色的變化,黃綠、褐綠是水質最佳的水質,可節約使用。如果水質為黑色或紅棕色,則說明施肥過多,水質應得到改善。施氮肥時,氮含量適宜,是一種有益的營養鹽。過量的氮肥會導致氨中毒,妨礙生命活動,導致魚類死亡?;逝c有機肥的結合能充分發揮肥料的肥效。水溫20℃以下主要施用有機肥,夏秋季主要施用化肥,造成水體溶解氧高,耗氧量低。生石灰在魚塘中的應用必須每隔7~10d進行一次。磷肥必須在pH值降低后才能施用。氨氮肥料不得與石灰、草石灰等堿性肥料混合;過磷酸鈣不得與石灰、草石灰混合;氨水不得與過磷酸鈣混合。
目前大水域化肥養魚技術不夠成熟,全國各地基本上都按照池塘施肥的方法,池塘施肥是憑借資金和各種肥料來進行實行。因為水域化肥養魚技術的應用不夠規范,使與原來的池塘技術相差甚多,養魚的效果也相差很大。水體的施肥量由魚種的來源與放養量所決定。目前施肥的增產量小型水域的最小值約為375kg/h·m2,最大可達1050kg/h·m2,如果技術使用得當,掌握正確的情況下,投入的量最大可為2250kg/h·m2。大水域化肥養魚能夠節約水資源,目前利用化肥養魚的大水域都不是人類的飲用水,可以節省池塘的用水量。大水域化肥養魚的魚種生存只能依靠自然的力量,不會有人工的操作,使得生存的魚類狀態良好,也使相對價值低廉,適合大眾的購買。由于魚種施肥效果良好,產量也逐年遞增,使經濟效益可達到最大化,也能促進漁業的大力發展,況且化肥養魚的操作簡單,技術容易掌握,我國目前的情況下,十分適合大水域化肥養魚。近年來大水域化肥養魚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原本水域是以施化肥為主,如今大多數變為以投入餌料為主,或者用化肥搭配糞、草等有機肥。多數小型水域已經改為食魚類的魚種,模式上形成了綜合養魚。
由于大水域的范圍過于巨大,化肥使用量多,使成本花費很高,在經濟管理上,需要用到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進行計算,核對賬目,合理有效的掌管資金,使資金始終處于良性的循環,能處理好本家與交接的商家的關系,能夠了解漁業的運營模式,熟悉生產的流程線,清楚經濟市場的趨勢,把握住政府的政策。在購買化肥的量時,要合理控制好化肥,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管理從業人員時,要掌握好合理的方法,從現狀上看,需要使用績效考核激勵制度,從業人員管理要正確使用績效考核激勵,注重個人的績效,應該簡化團體的績效程度,更加注重個人的表現,一個從業人員的團體并不能代表當中每一個的工作狀態,一個團體必定存在著優秀者和平庸者,漁業的發展需要優秀的人來帶領,這樣的考核方式會激勵優秀的人。根據從業人員的特點,將個人與團體進行分開績效考核,績效考核要綜合測評,個人的績效占大比例,團體的榮辱也會影響到個人,這樣能更大的避免出現整體和人力績效考核不平衡的情況。經濟激勵可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員工的積極性是對工作的態度,它能帶動著一個團體的良好氛圍,充足的積極性會提升事業單位的發展速度,為了讓員工明白績效管理的意義,必須要有獎懲制度。獎勵的方式要與薪酬掛鉤,讓努力工作的人有高額回報。超額完成工作的人,給與更多的獎金,獎金與績效管理有聯系,績效越高,獎金也就越高。而懲罰措施就可以不涉及到錢,比如讓員工每天都多加班一些時間,多分配一些任務,將員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也不會讓他沒有了經濟來源,這是績效管理最有效的策略。
從現狀上看,大水域化肥養魚的優勢良多,適合國內漁業的發展,但畢竟技術還不夠成熟,如何因地制宜的實施也需要去探索與發現,大水域化肥養魚要保證水體不受污染,化肥使用量達標,經濟效益高,這需要更加完善的方案去研究。通過論述技術與管理的研究,能給漁業帶來一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