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華
(泗縣黑塔鎮畜牧獸醫水產站,安徽泗縣 234300)
發病豬被毛粗亂,精神沉郁,高熱41~42℃,呼吸困難,皮膚充血,發紺,并呈藍紫色,且以耳尖、耳邊、腹部、尾根發紺壞死較為嚴重;大部分病豬出現排黃色黏稠的油狀稀糞,病豬站立不穩,嗜臥,有的高熱厭食,全身發紫。母豬流產率達到100%,死胎率達到30%左右。剖檢內臟器官,脾臟出現出血性梗死,腸道出現有大量的出血性病變。
一是母豬100%流產;二是母豬出現大量的死胎;三是病豬排黃色油狀黏稠稀糞;四是部分病豬出現耳、尾發紫、發藍現象;五是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無效。
①對尚無明顯發病癥狀的豬群,則須按每頭豬緊急免疫豬瘟疫苗10-15頭份,并同時給予免疫豬藍耳病疫苗。②應用抗生素類藥物(如青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等)給予治療,防范病豬發生并發感染,并對呼吸困難的病豬使用止咳平喘類藥物,如麻黃堿、氨茶堿、腎上腺素等,對高熱病豬則應配以使用退燒類藥物,如安痛定、氨基比林等。③對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無效的病豬,則應采取控制或治療并發感染相結合,可配合使用豬白細胞干擾素、白細胞介導素、免疫球蛋白、高免血清等廣譜抗病毒類的生物制劑進行治療,并使用黃芪多糖、甘草合劑等增強豬的免疫力的藥物進行輔助治療。
病豬全身皮膚發紅,有的有出血點,耳皮、腹下、四肢、胸膜處有充血、出血及紫色的淤血斑;出現高溫稽留熱現象的病豬站立不穩,并伴有癱瘓現象出現;糞便前期干結,后期腹瀉,且有水痢現象出現,并具有惡臭味;病豬犬坐呼吸,口流白沫,呼吸困難,母豬有流產現象發生,病豬在患病后期會發生四肢癱瘓現象。
母豬大部分有流產現象發生,可懷疑本病發生的可能。本病與豬藍耳病、豬附紅細胞體病的病狀相似,但使用血蟲凈、抗生素類藥及藍耳病疫苗免疫均無效。
①按每頭豬緊急免疫豬瘟疫苗10~15頭份。②對大便干燥的病豬,則按病豬內服消食通便散0.1 g/kg,以利于達到潤腸通便、消除積熱的目的。③對病豬使用卡那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肌肉注射。也可使用磺胺類藥物如磺胺-6-甲氧嘧啶或者磺胺-2-甲氧嘧啶對豬弓形體病進行治療。
患病初期的病豬體溫升高達41.5~42.5℃,且呈高度稽留熱,呼吸急促,流漿性或黏性鼻液,上下眼瞼色暗,外觀呈黑眼圈狀;全身皮膚發紅,耳、頸、腹下、兩大腿后側及四肢下端等處皮膚常呈彌漫性出血,有紫紅色斑塊,指壓不退色;患病后期的病豬表現呼吸困難,皮膚出現貧血,黃疸病癥;多數病豬大便干燥,也有便秘和腹瀉同時發生的現象;病豬有關節腫脹、疼痛現象;患病仔豬常伴有腦炎病癥出現;懷孕母豬有大量流產現象發生。
本病與豬瘟的區別在于豬瘟病豬患病后精神極度委靡,眼睛昏暗無神;而本病病豬則眼睛明亮。豬瘟病豬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無效,而本病則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抗附紅細胞體的藥物治療有效。
①選用砷制劑,或長效土霉素,強力霉素,四環素等藥物治療豬附紅細胞體病。②選用先鋒,恩諾沙星,氟苯尼考,磺胺類藥物治療豬鏈球菌病。③對大便干燥的病豬,則按病豬每kg體重內服消食通便散0.1 g,以利于達到潤腸通便、消除積熱的目的。四是對病豬出現貧血病癥時可進行補鐵,并配以使用維生素B1+維生素B12+維生素C進行輔助治療。
本病多發于60~90日齡的豬群,且免疫未到位的豬群則更為多發,本病的發生無年齡、季節的限制。病豬精神不振,食欲減少或不食,糞便干燥呈球狀或排灰白色樣糞便;病程較長的病豬貧血消瘦,體溫升高達41.2~42.2℃,站立不穩,顫抖,急性型病豬會出現突然死亡;病豬呼吸困難,喘息嚴重的病豬從鼻腔中有血沫樣液體流來;病程較長的病豬全身皮膚有出血樣病癥出現,且以腹下,耳尖較為嚴重;病豬呈犬坐樣呼吸,嚴重的因缺氧而導致病豬臉部和嘴巴呈紫色;病豬常伴有眼結膜炎病癥,眼角常常伴有膿樣的分泌物,且眼瞼發生腫脹。
病豬外表及內臟器官有嚴重的出血;高燒不退,呼吸困難憋氣缺氧,口鼻有血沫樣液體流出;單獨按照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治療無效。
①對尚無發病癥狀的豬群可按每頭豬緊急免疫豬瘟疫苗10~15頭份。②使用豬白細胞干擾素、黃芪多糖等抗病毒、增進免疫的藥物進行治療。③選用敏感藥物作對癥抗菌治療,如氟苯尼考、青霉素、鏈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磺胺類藥物等,并使用止咳平喘、退熱的藥物進行輔助治療。
①強化豬場生豬安全,飼養區實行封閉管理,嚴禁閑雜人員進出,以防人帶病菌。②改善豬舍環境,做好通風控溫,減少熱應激;及時清理舍內糞尿,降低舍內濕度,降低有害氣體濃度,保持舍內空氣清新。③實行全進全出養殖模式,嚴格引種檢疫。④定期對欄舍、場地、器械、食槽等環境和用具進行嚴格消毒,不留死角。⑤做好科學飼養,保障日糧均衡,增強體質。⑥嚴格按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接種,同時可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抗病毒中藥,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⑦對病死豬及其糞便和墊料等污染物進行焚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