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方倩 欒嘉卉
(1.海安市李堡鎮畜牧獸醫站,江蘇海安 226631;2.海安市曲塘鎮畜牧獸醫站,江蘇海安 226661)
母豬繁殖障礙疾病多發于母豬妊娠前期,是影響母豬繁殖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病癥表現為在母豬達到性成熟后不發情的現象,甚至有些母豬在斷奶后不會再次發情的現象,也有極少部分母豬發情時間間隔較長以及屢配不孕等現象出現,還包括妊娠期間的母豬出現流產以及死胎等現象。母豬繁殖障礙會造成母豬長期處于非妊娠及非哺乳狀態中,嚴重影響母豬的生育繁殖能力,降低養殖人員的經濟收入,阻礙整個養殖產業的發展。
如果在種豬配種過程中,出現近親交配的情況,極容易造成母豬流產現象的發生,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母豬生下死胎。同理,若母豬染色體存在畸形現象或基因發生突變,都會直接造成母豬的屢配不孕現象發生,及時母豬艱難懷孕,產下畸形胎及死胎的可能性也較大。除此之外,若母豬自身的子宮條件不適宜胚胎的生長及發育,就會引發遺傳性的黃體激素分泌不足,從而引發胚胎的早期死亡,引發母豬的繁殖障礙。
在母豬懷遠期間,若缺乏相應的影響,也會導致母豬的繁殖障礙現象出現。母豬在妊娠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蛋白質與氨基酸,若缺乏此類營養物質,母豬就無法實現妊娠要求,產下畸形胎及死胎的概率較大。碘元素也是母豬懷孕期間必不可少的營養成分之一,若處于妊娠期間的母豬體內缺少碘元素,可能會引發胚胎的早期死亡,死亡的胚胎直接被母體吸收,產下的豬仔無毛或者伴有粘液性的水腫現象出現。
除此之外,鐵元素、維生素E以及生物素都是容易引發母豬繁殖障礙的主要營養成分。生物素作為維生素B族之一,能夠及時預防蹄姴及癱瘓現象的發病幾率,對豬仔的生長發育有利,但切記攝入過多,避免適得其反,影響母豬產下死胎。
在養殖過程中,溫度對母豬的影響極為嚴重,超過32℃的高溫會直接對母豬的受孕幾率造成影響,導致母豬返情率增加,造成母豬的繁殖障礙。空氣的污染成為近年來無法逃避的影響因素,空氣中的甲烷、氨氣等有害氣體濃度較高時,就會影響母豬的正常發情,即使配種成功,也會增加死胎的幾率。
養殖人員在喂養母豬的過程中,若飼料中含有過量的赤霉烯酮成分,就會造成母豬的假發情現象出現,增加母豬的配種難度,引發母豬流產。中毒反應也是引發母豬繁殖障礙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中毒將會直接造成流產或死胎,對母豬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影響,甚至威脅母豬的生命健康。
為了防止母豬繁殖障礙疾病的出現,養殖人員要將飼料的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在母豬妊娠期間,保證飼料沒有霉變的現象出現。若妊娠期間的母豬食用了霉變飼料,將會對胚胎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增加母豬的流產幾率。因此,養殖人員應在母豬的飼料中添加適量的去霉劑,保證飼料的新鮮與衛生,定期對喂食工具和食槽進行消毒。在溫度升高的夏季,更要增加消毒滅菌的次數,保證飼料的衛生與安全。
養殖人員要在飼料中為妊娠期間的母豬添加適量的粗纖維,增加母豬的粗纖維攝入量,提高母豬體內的生酮基質含量,節省母豬體內的葡萄糖含量,轉而將更多的營養成分提供給腹中的胚胎。同時,還要保證母豬日常攝入的維生素含量以及鈣、鐵、酮、鋅等微量元素,實現母豬的健康妊娠。
養殖人員要保證母豬具有充足的活動時間,只有充足的運動量,才能幫助母豬實現正常的發情及受孕。同時,要篩選質量較優的母豬進行培育,完成受孕后,不僅要綜合考慮母豬的生長發育情況,還要參考其本親的繁殖能力,兼顧其父系與母系的共同特征進行綜合評估。在母豬的培育過程中,可以為其添加適當的青粗料,粗料的攝入有助于其腸胃消化系統的發育。養殖人員應盡量避免使用精料,防止豬體格虛胖的現象出現。
養殖人員要對豬的妊娠管理引起重視,在母豬的妊娠期間,對其食量進行科學增減。注重對豬群結構的優化,通過人為手段保證豬群結構的合理性,優化母豬的繁殖能力。將長時間不發情、不受孕的母豬進行及時淘汰,避免具有遺傳疾病的母豬進行妊娠。
在疫苗接種過程中,要結合豬群的實際生長情況,科學的選擇疫苗對其進行接種。若需要多種疫苗進行同時接種,就要將疫苗之間的相互干擾作用考慮其中,合理安排接種時間。
在疫苗接種完成后,需要對疫苗的免疫結果進行監測,從而保證疫苗的接種效果。養殖場應根據豬的生長情況,對處于免疫期間的豬進行抗體監測,根據其檢測結構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合理安排疫苗的注射,避免盲目接種的想象出現,提高免疫質量。
綜上所述,母豬的繁殖障礙作為一種母豬的常見疾病,不僅危害著母豬的身體健康,同時,也對養殖人員的經濟收益造成極大影響。因此,我們應對引起母豬繁殖障礙的種種因素進行科學預防,將飼料管理工作落實到位,提高綜合管理水平,對母豬展開定時的免疫工作,從而保證母豬的養殖健康,提高養殖人員的經濟效益,實現養殖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