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良
(第六師105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新疆昌吉 831308)
進入秋季,天氣逐漸變涼,而且氣候變化較大,豬的應激反應能力增加,抗病能力出現下降,此時最容易發生一些疾病,如果住的疾病得不到及時控制,便會導致病情進一步發展,病情不斷加重,甚至導致豬只死亡。因此,對于秋季豬長發疾病診治加強研究與分析,提高豬場抗風險能力與養殖效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豬霉形體肺炎可以感染任何品種,性別以及年齡的豬只,特別是一些幼豬與哺乳期的母豬更容易感染此類疾病。成年豬感染該病后,都表現為慢性發病特征。該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但秋季是其多發季節。
感染豬霉形體肺炎的病豬,在體溫上變化不大,最初豬的食欲也基本正常。常常出現一些咳嗽癥狀,同時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咳嗽也日漸加深,特別是伴隨劇烈運動之后和喂食豬只過程中,豬只會發生持續性的咳嗽,病情不斷發展,病豬會出現更為明顯的呼吸困難,呼吸過程中會出現急促和用力特征。
防治豬霉形體肺炎時可以采用下列幾種措施:
(1)接種疫苗,成年豬只,可以利用豬喘氣病弱毒凍干疫苗進行免疫接種,每年進行一次。后備種豬在配種之前開展一次免疫接種。仔豬接種時間在7-15日齡時進行。
(2)在飼養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不要從外地引進種豬,需要引進之時應當將免疫接種工作提前做好,同時開展隔離飼養,經過一段時間隔離之后,在進行混養。
(3)發現患病諸候,應當及時對其進行隔離,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治療,并對其使用的飼養用具充分消毒,在飼養階段,必須要遵循全進全出制度,這樣能夠有效降低該病的發生。
(4)治療病豬時,可選擇土霉素油劑,也可利用硫酸卡那霉素,交替注射對病豬進行治療,每日一次,連用七天便能達到良好的防治。
患有該病的病豬,初期階段沒有任何癥狀出現,但是如果豬感病較重,雖然沒有明顯癥狀,但次日便會出現死亡。也有的病豬停食一到兩頓,突然發生呼吸困難癥狀或者倒地,有紅色泡沫液體從口鼻流出。
病豬急性期,會出現明顯的體溫增高,能夠達到42 ℃,同時,病豬出現食欲嚴重下降,流淚、眼結膜潮紅以及便秘等癥狀,24h以后便會發生多發性,無法站立。
此類疾病多見于仔豬,病豬出現明顯體溫增高,能夠達到42.5℃,仔豬出現明顯的食欲不振,便秘鼻液呈黏性,四肢缺乏協調力,通常在2d左右仔豬便會出現死亡。
如果上類病癥得不到及時控制,便會進一步發展,形成關節炎型,患豬關節出現明顯的腫脹,無法進行站立。
以上這三種病癥,很多時候都是同時出現,單獨發生的比較少,治療此類疾病過程當中,可以選用豬鏈球菌,氫氧化鋁菌開展相應的免疫工作,也可選用豬鏈球菌弱毒素菌來進行免疫。對于60日齡的豬開展一次免疫工作,之后在春季進行一次免疫和秋季進行一次免疫。將125g四環素加入到每1t豬飼料中,對病豬進行六個星期飼養。也可選用慶大霉素按照1~2mg/kg進行注射,每日兩次。
夏秋季節是該病的多發期,病程通常處在50~20d內,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
病豬會出現明顯的高熱癥狀,停止進食,呼吸困難,還伴有明顯的便秘癥狀,有的病豬會出現嚴重的嘔吐現象,流清鼻涕。妊娠階段的母豬感染該病,會造成大量的死胎,而且仔豬出生之后,也有非常高的死亡率。
(1)選用弱毒活疫苗開展接種工作,除依照相關程序開展免疫接種工作之外,在該病高發期,再開展一次免疫接種工作。
(2)可以選用泰樂菌素以及黃芩多糖對病豬進行注射治療。也可將黃芩多糖聯合替米考星以及葡萄糖粉加上優質多維拌料,對大豬群進行治療。
口蹄疫,在一年之中任何時間都能發病,由于春秋兩季發病更多,口蹄疫具有非常強的傳染性,如果豬感染口蹄疫之后,極易導致大面積流行,而且具有跳躍式的傳播特點,在豬養殖過程中,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豬感染口蹄疫之后,會出現明顯的體溫增高,在蹄部位置,明顯發紅,出現水泡水皰,進一步發展形成潰爛,病豬常常喜臥。
①用熱毒敗加上林可壯觀霉素粉飲水或者拌料來進行防治,防治時間為一星期左右。
②在飼養管理中,飼養人員要定期對豬只接種口蹄疫滅活疫苗,在首次免疫接種之后,在一個月后還需要加強免疫一次,以后每4個月的時候再進行一次免疫。
③在飼養管理中,要做好豬舍的衛生清潔工作,并定期做好消毒措施,降低豬只的染病概率。
④對于可疑病豬,可以用奧林米先和熱毒威進行肌注,每天注射一次,連續注射3d。在注射治療之前,可以口服人的速效救心丸,服用1~2粒左右,這樣可以減少病豬心肌炎的發病概率。
在養殖豬過程中,常常會受到很多疾病的侵擾,飼養人員必須要對豬疾病防治工作予以足夠的重視,對朱豬病的發生以及癥狀和防治等各個方面充分了解和掌握,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防治,降低各類疾病對豬養殖業造成的不利影響,增加養殖效益,才能推動豬養殖業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