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剛 王素軍 劉 松 王艷茹 董玉旺
(1.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河北青龍 066599;2河北省盧龍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北盧龍 066500)
母豬的繁殖性能取決于母豬的生產性能和仔豬的生產性能。豬場經濟效益的增長點,除豬糧比價,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單位母豬年提供商品豬數,此數據決定于母豬年提供健仔數,即豬場提高母豬繁殖率。提高母豬繁殖利用率防控技術立足于規模豬場養殖快速發展的趨勢,通過豬疫病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抗體檢測、臨床診斷等基礎工作,加強母豬的產前產后科學飼養管理、仔豬日常護理、優化仔豬階段的免疫程序、疾病防治等綜合防控技術,把握好母豬懷孕、生產、仔豬出生、斷奶等關鍵環節,進而提高經產母豬繁殖率及健仔率,增加豬場經濟效益。
2019年項目組針對能繁母豬生產現狀,對中小型規模養豬場及散養戶母豬繁殖利用率降低原因 進行以下幾方面調查:影響母豬繁殖障礙疫病方面,疫病的免疫程序及常發流行病方面;母豬飼喂狀況、亞臨床健康方面,母豬提供健仔數等情況。主要表現不發情、返情、屢配不孕、產子率低、產弱仔、死胎、木乃伊胎等,原因:一是飼料霉菌毒素、體內產生毒素嚴重,二是引起繁殖障礙疾病疫苗免疫失敗或沒有免疫,三是母豬不健康,處于亞健康狀態。
2019年項目組針對我縣母豬生產的現狀,對規模養殖場及散養戶進行以下幾方面調查:主要包括飼養管理方面,包括母豬飼喂狀況、產房條件、生產方式、仔豬初生護理、斷奶處置等;疫病控制方面,包括母仔垂直傳播疫病的防控現狀、疫病的免疫程序、仔豬產后疫苗的免疫、仔豬常發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等。項目組選取養殖規模較大婁丈子鎮、青龍鎮、土門子鎮、大巫嵐鎮的4個鄉鎮和6個規模場的調查進行翔實的調查,并對數據進行匯總、整理,結果顯示造成仔豬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母豬因疾病或營養不均衡產弱仔、仔豬生產保健不到位、生產環境差等飼養因素;病毒性疾病、細菌性疾病感染等疫病因素。
為提高經產母豬的繁殖利用率,根據引起繁殖障礙疾病病因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結合臨床試驗,選用辨證論治的方法進行推廣,主要涉及以下方法:
2.3.1 解決飼料中霉菌毒素問題
在母豬飼養管理過程中,飼料長期添加高檔的脫霉劑,飲用潔凈的凈化水,每1t飼料加脫霉劑1kg。
2.3.2 解決母豬亞健康問題
利用蜂膠保健理念,配以補氣養血的中藥,解決母豬氣血虧損、器官損傷、免疫抑制等亞健康問題,提高母豬的發情率、準胎率、產子率。
蜂膠保健(合三元)應用外觀體現(50頭試驗):母豬眼眶發青、發白現象去除;耳尖冰涼現象緩解;眼周臟消除(淚斑變干);毛根滲血現象消除(滲血點變干);耳廓臟及脊背臟消除(油狀臟物變干、臟物下毛根滲血現象祛除)。
在生產仔豬的體現:仔豬健康水平提升;初生活力增強(眼睛明亮、胎糞排出時間短);均勻度提高(臍帶均勻);抗病力提升(腹股溝淋巴結發青及腫大現象消除、腹瀉率降低);生長性能提高(皮毛光亮)。
2.3.3 疫苗保健問題
根據母豬的免疫程序做好疫苗保健,確保疫苗免疫效果,做好效果評估。尤其是影響母豬繁殖的疫苗,比如:偽狂犬、細小病毒、繁殖與呼吸綜合征、乙腦、豬瘟、圓環病毒、口蹄疫等。
為了提高母豬的繁殖利用率,體現在仔豬成活問題,根據仔豬多發病、流行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實驗室診斷等,在疫苗免疫的基礎上進行藥物保健,推廣“蜂膠產品(優寶康)保健技術”。出生第1天優寶康1ml,提高仔豬的抵抗力。制定三針保健,即仔豬出生后3、7、21d,分別肌注10%長效土霉素0.5、0.5、1ml,預防哺乳期細菌性疾病。
通過對規模豬場疫病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臨床診斷等基礎工作,加強母豬的產前產后科學飼養管理、仔豬日常護理、優化仔豬階段的免疫程序、疾病防治等綜合保健技術,把握好母豬懷孕、生產、仔豬出生保健等關鍵環節,項目推廣至青龍全縣25個鄉鎮及周邊縣區,綜合防控經產母豬1.6萬頭,項目實施后母豬繁殖利用率從75%提高至91%,提高了16個百分點,按平均一年兩胎,每胎成活12頭仔豬,一頭母豬年提供仔豬24頭,多提供仔豬6.1萬頭,今年按仔豬市場平均純利300元計算,提高經濟效益1830萬元。
(1)應用“純中藥保健替代傳統的抗生素保健”,形成“治未病不治以病”的創新理念。
(2)推廣母豬采用蜂膠、益母草等純中藥系列添加劑保健,增強母豬免疫力,解決母豬不發情、返情、產弱胎,木乃伊、早產、產程過長等目前常見的繁殖難題,提高母豬繁殖利用率。
(3)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及操作規程,確保母豬、仔豬豬瘟、口蹄疫、偽狂犬、細小病毒、圓環病毒等疫苗的免疫效果。
(4)把握好母豬妊娠期各個階段的飼喂、飼養及產后仔豬的護理技術。
(5)推廣仔豬蜂膠保健及仔豬三針保健技術,確保仔豬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