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018年12月28~29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交流各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經驗,研究落實明后兩年“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部署2019年農業農村工作。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做好“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強調,2018年,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新成績,糧食再獲好收成,鄉村振興開局良好。2019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做好“三農”工作對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具有重大意義。要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總總基調,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適應國內外環境變化對我國農村改革發展提出的新要求,統一思想、堅定信心、落實工作,鞏固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要毫不放松糧食生產,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扎實做好鄉村規劃建設和社會治理各項工作,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加強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農村工作隊伍建設,發揮好農民主體作用,提高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征程上邁出新的步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李克強指出,做好明年“三農”工作,對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至關重要。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切實落實強農惠農富農各項政策,著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保護和調動億萬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扎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要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落實脫貧攻堅重大舉措,提高脫貧質量,鞏固和擴大脫貧成果。要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夯實糧食生產能力和農業基礎,突出優質、特色、綠色等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推動農村各產業融合發展。要加快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支持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業創新,拓展農村就業空間和農民增收渠道。鞏固發展“三農”持續向好形勢,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討論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農業發展穩中有進,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開局良好,鄉村建設邁出新的步伐,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三農”持續向好形勢進一步鞏固。明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交匯期。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復雜形勢下,必須充分認識做好當前“三農”工作的特殊重要性,牢固樹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政策導向,切實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突出抓好“三農”工作各項硬任務的落實,確保順利完成到2020年承諾的農村改革發展目標任務。
會議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要切實重點解決好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脫貧攻堅力度,增強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減少和防止貧困人口返貧。要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從農村實際出發,重點做好垃圾污水處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要切實抓好糧食生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調整優化生產結構,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要深入推進“大棚房”問題清理整治。毫不松懈抓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要大力發展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創業。要全面深化農村改革,進一步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要強化鄉村規劃引領,實施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短板。要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抓實建強農村基層黨支部,切實發揮其戰斗堡壘作用。要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治理不良社會風氣。要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
會議強調,要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到實處,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制度保障,選優配強“三農”干部隊伍,切實加大“三農”資金投入力度,把“三農”作為財政優先保障領域和金融優先服務領域。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做好“三農”工作,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穩扎穩打、久久為功。要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發揮政府投資的帶動作用,激發和調動農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
(來源:新華社)
專家解讀
●把鄉村振興作為“三農”工作總抓手
針對本次會議的內容,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2018年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呈現新氣象,農業農村繼續保持良好形勢,成就取得來之不易,為未來幾年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李國祥:農業農村之所以能夠保持這么好的形勢,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業,把鄉村振興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在具體工作的部署上實行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結果,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全社會共同努力,取得了這么好的成就,增強了未來兩年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特別是我們形成了一個好的工作機制,在推廣中也形成了比較好的經驗,為我們爭取新的成就、開創新的局面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為2019年“三農”工作定調
本次會議在脫貧攻堅、土地制度改革、鄉村治理、糧食安全、農村雙創、基礎設施建設、基層黨組織建設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和目標。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鄭風田認為,本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召開,定調了2019年的“三農”工作。
鄭風田:2019年“三農”工作的基調包含兩大塊,第一是脫貧,因為精準扶貧最后兩年最艱巨的任務就是深度貧困地區,也是2019年整個“三農”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第二是鄉村振興,2018年已經做了一年的部署,2019年要在各地進行試點總結,然后在各個方面有序展開。另外,這次會議還提出一個問題,就是對標我們達到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在哪,因為過兩年就要達到全面小康階段,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就是要部署2019年為了實現未來小康社會,“三農”工作究竟哪些內容。
●會議釋放了更多改革信號
2019年作為鄉村振興戰略正式實施的第二年,是“三步走”計劃2020年目標實現中間銜接的關鍵一年。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認為,本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一些重點議題方面釋放了較強的前瞻信號。
朱啟臻: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特別是要在制度的創新和變革方面做出貢獻。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就談到鄉村振興必須要破除一切束縛農民手腳的障礙,制度創新應該是為鄉村振興營造良好環境、提高政策保障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相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召開,會對2019年激發鄉村的內生動力、培養新型經營主體、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走出重要的一步。
(來源:中國鄉村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