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賢 賀應福 陳 霞 韋 瑛
(1.巴馬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巴馬 547500;2.鳳山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鳳山 547600;3.河池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河池 547000)
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先進的信息技術逐漸滲透到畜牧業中,在信息處理方面具有較快的速度與較強的精準度,成為行之有效的綜合處理工具。近年來,傳統畜牧業逐漸朝著現代化轉型,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推動與支持,不但在畜牧業取得顯著成就,在動物疫病防控中同樣得到廣泛應用。
20世紀70年代,計算機技術首次被應用到動物疾病診斷中,對雞雛維生素B6缺乏癥進行檢測。近年來,我國養雞業逐漸朝著集約化、機械化的方向發展,要想有效降低疾病帶來的經濟損失,不但要培育優良品種,還要使成活率、生產率得到顯著提升,在此基礎上研制出雞常見病的專家診斷系統,簡稱為ESCCD系統,該系統的研制與應用使傳統專家系統得到優化,功能更加豐富,但隨著雞群發病類型的不斷增加,發病機理不盡相同,癥狀也越發復雜,加上受到季節、地域、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無法利用單一規則將復雜系統全面的描述出來,必然會受到規則組合爆炸影響,影響系統的實現效果,ESCCD系統對模糊規則進行精簡,將部分癥狀合并成為“癥候群”,通過此種方式減少規則數,使診斷命中率提高,但規則域無法充分的包含疾病診斷空間產生的交疊情況,進而影響診斷結果的準確性。在驗證病歷方面,采用聯機檢索診斷報告,大部分來源于獸醫相關刊物,對規則前提加權后傳輸到ESCCD系統中,符合率可達到80%,基層使用人員由于受到條件、技術、能力等因素影響,使臨癥信息、信息加權準確性受到較大影響,影響診斷科學性。對此,可將模式樣本重組,采用比例訓練BP算法對常見雞病進行優化,再將多媒體技術融合其中,使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查詢9大類83種雞病的癥狀、診斷與治療方法,并對診斷過程進行推理和說明,為用戶提供與雞病相匹配的診斷咨詢電子書,以此來提高ESCCD系統的實用性。
20世紀90年代,美國動物檢疫局在各個通商口岸設置監測點,利用計算機對各個監測點所采集到的疫情信息進行掌控,由中心控制室根據疫情動態做出相應處理,包括疫情檢疫結構、疫情發生時間、疫情分布等等,利用特殊軟件對疫情進行精確全面的分析,并在全國范圍內實施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同時,當發生重大疫病時,還可對病例進行解剖和取樣實驗,開展相關研究,為病情的防御、治療提供可靠依據。計算機技術具有較強的及時、全面、精準特點,將其應用到動物檢疫工作中,可使工作效率和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畜牧產品的需求量也隨之提升。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畜牧養殖規模也將逐漸擴大,但受到經濟利益影響,人們為了控制成本,往往選擇性的增加養殖密度,加大了動物疫情風險的發生概率。例如,北京板橋豬場發生的口蹄疫,相關部門在接到疫情信息后立即制定行之有效的處理對策,以“平臺”為中心,迅速劃定相應的疫點、疫區與疾病威脅區,并將疫點信息出入到系統中,由系統通過計算測定出疫點、受威脅區的范圍、周圍養殖場、免疫數量等對相應數據。該系統具有運算速度快、準確性高等特征,可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還可為后期善后工作提供科學有效的數據支持,計算機系統在動物疫情防控中的應用,不但會根據疫點做出相應反饋,還可對疫情處理工作提供相應指導與決策參考。在該技術的支持下,動物疫病防控管理平臺誕生,擁有免疫、防疫、檢測、防控等多項功能,使動物疫情防控工作更加信息化、智能化。
目前,動物疫情信息系統的功能與應用范圍逐漸增加,與各地實際工作的聯系也越發緊密,在未來的發展中,獸醫信息技術將進一步推動動物疫情系統的發展,使動物疾病得到高效的防控與診斷。
(1)提高GIS系統在風險預警中的應用,包括反應、分析、處理預案等多個方面,對潛在高危群體、資源分配、疫病空間、疫病預測等進行分析,并與數據挖掘方法相結合,構建概念數據模型與物理數據模型。
(2)通過大數據整合的方式,使操作效率得到顯著提升,首先,發揮大數據的作用構建暫存區域,再明確應如何將數據轉移到倉庫中,利用整合軟件和工具將數據庫中的老化數據進行清理,并將最新數據進行補充。
(3)引入畜禽疾病遠程診斷技術,利用人工智能、自適應理論與養殖場服務端結合,借助網絡渠道進行治療、診斷與學習,充分利用專家知識使實際問題得到有效的診斷和推廣。用戶可在任何地區,通過Internet調用遠程系統,使疾病問題得到遠程診斷。
綜上所述,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動物疫情管理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為了減少動物疫病的發生,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綠色的畜牧產品,應積極引入信息技術,在動物防疫、疫區控制、資源安排等多個方面構建新的運行模式,使動物防疫效果得到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