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增楊 顧麗紅 楊少雄 林大捷 邢漫萍葉保國 張細權 惠春暉 李金明 林哲敏
(1.文昌龍泉文昌雞實業有限公司,海南文昌 571348;2.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0;3.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廣州 510642)
2004年12 月,國家質檢總局給文昌市政府頒發了文昌雞原產地標志產品(后稱為地理標志產品)證書。2006年,農業部公告文昌雞被認定為國家級地方家禽品種并被納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 662、668 號文件)。近年來,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逐漸上升為國家戰略,榮居“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文昌雞受到了國內外游客的青睞與肯定,其國內與國際市場的需求量急劇增長。然而,由現有的規模化的文昌雞大型養殖場較少,文昌雞的年飼養量較低,無法滿足市場需求[1]。為了培育適合市場需求、滿足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文昌雞新品系,本文根據羽色、體重、體型、產蛋水平等指標,組建文昌雞基礎品系,并通過家系選擇和個體選擇法,選育產蛋量高、體型中等且毛色一致的文昌雞母系。為配套選育出能生產滿足市場需求的龍泉文昌雞新品系奠定基礎。
選育所用雞群來源于文昌市龍泉文昌雞實業有限公司。龍泉文昌雞選育基礎群存在羽色雜亂,個體間體重、體型及產蛋性能差異較大等問題。
A系要求產蛋水平高,體型長方,體重中等。分別在初生、120日齡、開產前和300日齡進行選擇,具體選育要求為初生時留種率要求♀60%, ♂10%,120日齡時(重點選擇)體重要求♀1.3~1.4kg,♂1.5kg,體型要求長方形,羽色要求黃褐色或紅褐色,略帶小麻花,開產前體重要求♀1.4~1.5kg,♂1.6~1.8 kg,留種率要求90%,300日齡時產蛋量要求93.15個。
B系要求產蛋水平高、體重適中、體型呈長梯形狀。主要提高其產蛋性能(繁殖性能),同時對群體的整齊度、純合度進行選育提高。
分別在初生、120日齡、開產前和300日齡進行選擇,具體要求為:初生時留種率為♀60%,♂10%;120日齡體重要求為♀1.4kg ♂1.7kg,羽色為黃褐色或紅褐色、略帶小麻花,留種率40%;開產前體重要求為♀1.5~1.6kg ♂1.7~1.8 kg,留種率90%;300日齡產蛋量88.62。
1.3.1 選擇培育方法
對于遺傳力低的產蛋性能采用家系選擇,對于遺傳力高的性狀如體重、體型、羽色等采用個體選擇。
1.3.2 測定指標
(1)體重:初生重、2周齡、8周齡(母雞)、8周齡(公雞)和12周齡、120d(母雞)公母雞體重。
(2)繁殖性能:5%開產日齡、300日齡產蛋量、受精率、受精孵化率。
1.3.3 統計分析
用excel 2010進行數據平均數計算,對于生長性狀用平均數±標準差(STD)表示,對于繁殖性能只求出其平均數。
我們在各世代選育了60個家系,并分公母記錄了出雛數,留種數,留種率的數據,各個世代的選育概況見表1。由表1可知,每世代留種數及留種率(公)基本沒有變化,都在150左右,L4和L7外,各世代留種數(母)較L1均有顯著提升,L6較L1的986個上漲至1624個,留種率(母)變化不明顯,基本在40~45%范圍內,L4與L7兩個世代較其他世代則有較明顯下降,分別為27.4%與25.9%。每世代出雛數較L1均有上漲,至L7已達2365(公),3425(母)個。
分別測量的L3~L7世代的初生雞(未分公母),2周齡雞(未分公母)及8周齡公雞與母雞,12周齡公雞與母雞,120d母雞的體重,詳細數據見表2。由表2可知,龍泉文昌雞經選育得到A系品系后,生產性能均有顯著提升。從L3世代和L7世代的比較可看出,A系雞2周齡(混合)體重、8周齡公雞及母雞體重顯著增加,其余生產性能指標如出生重、12周齡公雞、12周齡母雞、120d母雞,也均有較多提升。
B系體重L7(1488)較L6(1415)稍有提高。可見,在選育B系繁殖性能的同時,保持了B系體重這一生產性能,且體重性能在原來的基礎上稍有提高。L7體重標準差(115.1)較L6(133.1)明顯減小,說明B系體重的群體整齊度得到了提高。
A系新品系龍泉文昌雞,在保持了其高繁殖性能的前提下,生產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羽色雜亂,整齊度不高等缺陷也得到了較好的改善,是較為優秀的商品文昌雞母系。它為商品文昌雞的高繁殖性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為解決現有文昌雞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母系原料。在此基礎上,可以培育出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文昌雞種。選育而成的 B系雞主要作為配套選育文昌雞新品系ABC系的母系雞,將高繁殖能這一優勢集中于ABC系雞。同時,文昌雞專門化品系的選育有利于文昌雞獨特外形性狀的穩定遺傳和文昌雞的大量生產。專門化品系畜禽在國民生產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培育高性能專門化品系畜禽具有意義和遠大前景[2]。

表1 A系各世代選育概況表(單位:個,羽,%)

表2 A系各世代生長性能選育結果(單位:g,%)
生產性能的提高是選育A系文昌雞的主要目的,與2006年選育的羅牛山文昌雞相比,A系文昌雞通過7代的閉鎖群繼代選育,體重均高于同期(初生、2周齡、8周齡、12周齡)羅牛山文昌雞。可見A系文昌雞在生產性能方面優勢明顯[3]。與以產肉性能為優勢的品種如仙居雞,艾維因等相比,A系文昌雞的生產性能不僅沒有遜色,生長率等也遠遠超過預期。基礎群是家系選擇法成功的關鍵。而B系則維持了其較高的生產性能。其體重也均高于同期(初生、2周齡、8周齡、12周齡)羅牛山文昌雞。其中120日齡母雞體重與于產肉性能為優勢的品種相媲美。基礎群的選擇可不考慮個體間的親緣關系,只要具有高產性能的個體就可選擇過來,家系選育法是60年代以來品種培育常用的方法[4]。陳輝等研究過家系選育法在蛋鴨選育中的應用,并取得了明顯進展,表明家系選育法在蛋鴨的選選育上是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5,6]。
文昌雞作為海南本地優質雞種,有著豐富的生產性能與可觀的潛能。本文僅提出了一個方向的選育效果,但可以看出,文昌雞的未來是有無限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