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旭
(貴州省銅仁市農業農村局,貴州銅仁 554300)
從2018年8月,農業部通報國內首例非洲豬瘟起,不到半年時間,豬瘟病毒迅速席卷至全國各省,導致養殖戶損失慘重,豬肉價格上漲,人心惶惶,動物防疫工作又開始被人們關注。如今,在我國畜禽養殖規模不斷擴大、跨省調運越來越頻繁、外來疫病持續威脅、基層防疫水平整體偏低的前提下,動物防疫也面臨著空前的挑戰。因此,研究動物防疫的思路和途徑十分重要,因地制宜,科學統籌、落實到位才能達到預期。
肉制品從一開始畜禽飼養、調運、屠宰、加工到進入消費者口中的一系列過程可能會產生食品安全問題,這就是動物防疫工作開展的必要性。在農業現代化高速發展的今天,規模化養殖漸漸成為了市場主角,農戶散養的方式也還大量存在,集約化管理在動物防疫的技術和理念上比較規范和先進,但也不可避免存在漏洞和問題,而農村散養戶整體的防疫意識差、缺乏專業知識和法律常識,都需要動物防疫部門的監督和引導。這種截然不同的兩種養殖方式同時存在,使得動物防疫工作的內容也從農村畜禽的免疫注射為主要內容的防疫,變成與從飼養生產到家屠宰加工及相關環境治理等全程監管的大防疫相結合。此外,做好動物防疫工作對我國的戰略安全也有著重要影響,需要在政策、資金、人員配置上加大扶持力度和管理力度[1]。
動物防疫工作要想取得實效性,首先要從國家的層面加強重視,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加大資金的扶持力度,加大執法力度,這樣各級動物衛生防疫部門開展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有法可依、有備無患。在基層的動物防疫工作中,除了常規疫苗、春秋兩防的強制疫苗、應急物資由國家根據實際情況需要統一撥付外,還應該加大其他防疫經費的投入,如冷鏈系統的建設和維護、防疫設備的損耗補給、基層防疫員的待遇解決。在出現疫情時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保障應急物資充足、養殖戶撲殺補助到位、各級防疫人員自身安全等前提下,相關的防疫工作才能順利進行,否則可能出現地方政府瞞報、漏報或養殖戶不配合等不良情況。
動物防疫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為提升防疫的整體水平,必須重視對動物防疫人員的培訓。動物防疫主管部門要聘請專家、教授定期組織防疫人員進行理論學習和技術培訓,如掌握疫苗的注射流程、保存方法、臨床解剖等技術。衛生執法部門要不斷的學習新的檢測技術、相關法律法規,從而做到依法辦事,嚴格執法。此外,當地需要根據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情況酌情提升福利待遇,進而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防止基層工作人員的流失,也便于吸引更多動物防疫專業的人才就業,使得動物防疫的整體水平得到提升[2]。
開展動物防疫工作不僅是養殖戶和動物防疫工作人員的工作,也需要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動物防疫部門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借助新聞、網絡等等多種渠道宣傳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人們的食品安全意識,而不只是單單在農村地區拉橫幅、寫標語這種單一的方式。在宣傳內容上,不僅要包括疫病的傳播路徑、使用病死肉和化學成分超標肉制品的危害,還要宣傳科學的養殖模式和手段,通過社會各界的關注才能切實提升動物防疫工作的質量。
目前看來,我國的動物防疫人員存在很大的缺口,在養殖規模擴大和動物疫病種類多元化、復雜化的今天,顯然不能滿足我國的動物防疫工作需要。因此,需要國家和高校實施優惠政策,吸引人才。在專業學科的研究上要加大經費投入,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有充足的臨床、實驗經費保障學生反復進行臨床鍛煉,熟練掌握重要的臨床技術,而不是紙上談兵。
動物檢疫需要按照嚴格的流程進行操作,對進入屠宰場(廠、點)的畜禽要嚴格查證驗物,杜絕無檢疫證明、無耳標、無“瘦肉精”抽檢合格證明的動物進場屠宰。駐場檢疫人員要與屠宰操作相對應,做好宰前、宰中、宰后同步檢驗檢疫,做好檢疫記錄。嚴格遵照《動物防疫法》及農業部相關規定,執行農業部畜牧獸醫行政執法“六條禁令”,一經發現違法違規人員嚴肅追究責任,堅決清理出執法隊伍。定期開展內部稽查,監督指導病死畜禽的無害化處理。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的動物工作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隨著制度的規范、資金投入的增加和對動物防疫人才的培養的重視,動物防疫部門的嚴格執法,動物防疫工作將不斷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