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雷濤
(宜陽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宜陽 471600)
動物疫病的傳播,不僅會給畜牧業帶來沉重損失,還容易傳染給人類,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在我國畜牧業快速發展過程中,政府對畜牧業疫病防治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陸續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構建動物檢疫站點網絡,以期實現對動物疫病的及時識別和控制。應不斷積累動物檢疫工作經驗,改進實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確保疫病防控的有效性。
從畜牧獸醫工作中的動物檢疫工作開展情況來看,目前農村動物養殖場、屠宰場仍存在檢疫率偏低的問題。在定點屠宰和集中檢疫的工作要求下,各地檢疫機構正在向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變革,并在各鄉鎮設立動物檢疫報檢點。但從畜牧業養殖生產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養殖戶分散飼養仍為主要形式,各個養殖戶的養殖規模不同,地點較為分散,出欄時間也存在差異。受此影響,難以做到檢疫工作的全面覆蓋。另一方面,定點屠宰檢疫的范圍較小,檢疫動物種類少,而且一些檢疫點的設施和技術落后,難以有效發現動物疫病。在此情況下,動物檢疫工作的檢疫率和檢疫質量都無法得到保障。
畜牧獸醫工作中動物檢疫工作的開展,需要養殖戶的積極配合。但是出于成本等方面的因素,許多養殖戶對動物檢疫工作存在抵觸情緒,疫病防治意識淡薄,沒有積極配合相關工作的開展。在畜牧獸醫開展動物檢疫工作時,也缺乏先進的檢疫理念和技術手段,仍采用傳統的病癥觀察法對動物疫病進行識別和診斷。客觀上是由于許多農村檢疫點的技術設備不完善,主觀上則說明檢疫工作人員重視度不足,未嚴格履行相關檢疫技術標準要求。如果養殖戶對檢疫結果產生質疑,還容易引發爭議糾紛,影響檢疫工作效率。
動物檢疫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構建一套完整的監督執法體系,對于惡意逃避檢疫、非法販賣病死動物等行為,應采取嚴厲的懲處措施。在正常的檢疫流程下,養殖動物需要在專門屠宰點進行屠宰,并在屠宰前、中、后各個環節進行檢疫,合格后才能進入市場銷售。但是一些不法商販為了逃避正規檢驗流程,私自進行屠宰和加工,甚至形成一條完整的隱蔽產業鏈,最終病死動物肉制品通過黑市銷售給普通百姓。由于目前相關監管機構主要圍繞正規屠宰點開展動物檢疫監督工作,難以發現這種違法產業鏈。
為確保動物檢疫工作的有效開展,我國已經陸續修訂《動物防疫法》、《畜牧法》、《動物檢疫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為畜牧獸醫工作中動物檢疫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針對目前動物檢疫工作存在的問題,應在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下,提高工作重視度,擴大檢疫覆蓋范圍,實現對畜牧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的有效控制。為提高動物檢疫率,應加快從市場檢疫到屠宰檢疫的轉變過程,根據每個鄉鎮的實際情況,合理設置檢疫報檢點,確保檢疫輻射范圍的全面覆蓋。在檢疫機構的建設過程中,地方財政部門需要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確保檢疫機構基礎設施水平滿足開展動物檢疫工作的需要,通過引進先進的檢疫設備,提高檢疫工作效率和質量。
動物檢疫工作的開展需要得到分散養殖戶的積極配合,在開展檢疫工作的過程中,也需要做好相關宣傳工作。隨著農村通信網絡的全面覆蓋,在開展動物檢疫宣傳的過程中,應在傳統宣傳欄、宣傳標語等方式的基礎上,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媒體進行宣傳,為群眾普及疫病防治知識,引導其深刻認識動物疫病的危害性。同時應定期組織開展公益性技術推廣工作,向群眾宣傳相關法律法規,講解動物檢疫流程。通過做好疫病防治宣傳工作,可以使群眾自覺抵制違法產業鏈,并發揮群眾的相互監督和舉報作用,實現對動物檢疫工作的全面監管。
針對目前畜牧養殖業以及畜牧產品市場存在的亂象,應進一步完善檢疫監督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對違法違規的生產、銷售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在相關監管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應為養殖戶建立臺賬,記錄養殖動物的入欄、出欄情況。在平時的檢疫工作中明確動物健康檢疫標準,引導養殖戶在規定的檢疫點接受動物檢疫。同時應給予養殖戶一定的財政補助,調動其接受檢疫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對于惡意逃避檢疫或通過非法渠道獲取檢疫合格證的養殖戶,應加大經濟處罰力度,規范畜牧養殖業的生產經營秩序。
綜上所述,動物檢疫工作關系著整個畜牧業發展,在現階段的畜牧獸醫工作中,必須提高對動物檢疫的重視,完善檢疫技術條件,確保動物檢疫工作的有效開展。在此基礎上,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和監督執法力度,使動物檢疫工作能夠滲透到畜牧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從而做到對動物疫病的有效識別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