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峰
(濟南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山東濟南 2711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地區的養殖業日漸繁榮,其不僅成為農村居民增收創收的重要途徑,也為我國城市的肉蛋市場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但是就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基層的畜禽養殖中仍普遍存在養殖程度不高的問題,為了確保基層養殖的經濟效益,需要我們從防治角度入手,加強對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的規避養殖風險。但是在當前的實際工作中存在諸多誤區,使得畜禽防疫沒有取得理想效果,因此需要我們采取相應的措施積極加以應對,為我國畜禽養殖經濟效益的提升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在當前的基層畜禽疫病防治工作中,高水平、實踐經驗豐富的獸醫無疑是遷出防疫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但是當前大多數的獸醫都憑借經驗來進行診斷,缺乏專業的理論知識。很多獸醫其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多是憑借多年來的實踐經驗來開展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在判斷畜禽疫病的基本情況時,其無法結合當前流行病的基本情況采用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常常會出現判斷失誤的情況,錯失了疫病防治的最佳時機。此外,獸醫普遍缺乏系統性的獸醫相關知識學習,多是采用“師徒制”的方式進行學習[1]。隨著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強,我國動物與國外的流通范圍逐漸擴大,面對著日漸復雜的動物疫病,僅憑借工作經驗已經難以滿足疫病防治的基本要求,因此要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升獸醫的綜合水平,使其能為畜禽養殖地區經濟效益的提升有所幫助。
當前獸醫對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有著一定的局限性,這也是導致獸醫在面對生病畜禽時無法采用科學、系統的方式對其進行病情診斷的主要原因。獸醫多是采用“看”和“摸”的方式來進行病情診斷,之后再用一些常見的藥物進行治療。但是隨著疫病情況的日益復雜,上述這些簡單的治療方法已經難以滿足畜禽疫病治療的實際需求。就拿新型禽流感的防治為例,獸醫經常會選擇采用退熱藥的形式來進行降溫治療,但是采用這一藥物會使得畜禽體內的機體防御功能下降,影響對疾病的正常判斷,進而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現代獸醫需要在了解畜禽疫病表象的基礎上做出科學的診斷,采用臨床診斷、病理解剖以及實驗室診斷相結合的方式,對疾病進行進一步的確診,以確保診斷結果的真實性和科學性。
對于一些常見的畜禽疾病應該盡量采用防治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應對。在給藥的過程中也應遵循適量原則,合理用藥,避免其出現病情加重或是其他病癥的發生。現如今部分獸醫仍然存在濫用抗生素的現象,對于畜禽出現的消化不良、中暑等常見病癥也采用抗生素進行治療,這會使得畜禽腸道桿菌失調,進而影響畜禽的肌體健康。此外,缺乏對當前流行疫病的了解也是獸醫盲目用藥的根源所在,沒有對病情進行深入了解就采用免疫接種的方式來進行防治,很有可能造成潔凈養殖的污染,給畜禽的正常生長帶來一定的影響。
在給藥的過程中,基層的部分獸醫沒有充分掌握給藥劑量以及治療療程,導致藥害現象的發生,也使得畜禽體內的微生物產生抗菌性,影響疫病的進一步防治。此外給藥方式的選擇也會影響最終的治療效果,不同類型的藥物應該選擇相應的用藥方式和途徑,避免因給藥途徑不當進而影響給藥的實際效果。
為了提升畜禽疫病的防治力度,我們要加強農村的疫病宣傳,提高養殖戶的疫病防治意識,進而確保疫病防治的及時性和有效性。農村地區因為信息流通速度、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其在疫病防治水平還有待提高,作為畜禽養殖的主要陣地,加強對養殖戶們的畜禽疫病防治的技能培訓,能夠從根本上提高畜禽疫病防治的水平。
獸醫的綜合素質對于畜禽疫病防治的治療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我們要加強對獸醫的專業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和實踐水平。我們可以采用持證上崗的方式,確保獸醫的行醫資格,確保其具備較強的理論知識,在后期再為其提供實踐機會,使其能夠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進而確保畜禽疫病防治的治療效果[2]。獸醫人員要多參加現場指導,增加與同行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學習彼此的優秀經驗。在工作之余要多閱讀相關的專業書籍,有條件的還可以進行網上學習,及時獲取最新的防治信息。
在使用藥物時一定要確保藥物用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嚴格遵循用藥標準進行使用,不可隨意增大或減少用藥劑量,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一般畜禽用藥每3~5d為一個療程,在治療過程中要根據畜禽疫病的具體表現進行治療,在癥狀消失后還要繼續使用1~2次,以便更好的鞏固療效。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越來越關注蛋、肉等農產品的食用安全問題,因此更需要我們落實好畜禽疫病防治工作。獸醫是保障畜禽疫病防治的重要資源,對于畜禽的疫病防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筆者結合個人實際經驗對此類問題進行了總結,旨在對相關問題的解決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