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森 趙聯勇
(1.陜西省韓城市西莊鎮畜牧獸醫工作站,陜西韓城 715400;2.陜西省韓城市芝川鎮畜牧獸醫工作站,陜西韓城 715400)
畜牧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是新形勢下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實現農村穩定的潛力所在,更是城鄉融合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在城鄉融合發展中我們該如何調整思路,加快傳統畜牧業的改造,求得我市畜牧業的大發展,最大限度地提高畜牧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中的份額,滿足廣大市民對畜產品的需求,我們對全市畜牧業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受市場及環境保護雙重因素的影響,韓城畜牧業滑坡幅度較大。一是養殖場銳減。當前韓城畜牧業的主力軍為適度規模養殖戶,因韓城地理環境問題,根據劃定的禁養區、限養區,黃河濕地、褐馬雞保護區等規劃區域,適合養殖的區域越來越少,較三年前下降量達50%左右。二是存欄規模飼養量大幅下降。近年來畜產品市場波動較大,不容樂觀,養殖戶補欄積極性不高,全市豬存欄量從去年的9.5萬頭減少到目前的6萬頭,蛋雞存欄量由去年的50萬羽減少到目前的25萬羽,羊存欄量由去年的10萬只減少到目前的6.5萬只,惟有填鴨存欄量目前保持在60萬只。三是畜產品自給不足。我市的畜牧業總量和產量在陜西各縣市中相對較少,僅填鴨養殖一項外銷以外,生豬飼養量已經無法滿足本市需要,牛、羊生產僅能滿足70%左右,畜牧業總值在整個市域經濟中占的比重也低于陜西省平均水平,遠遠不能適應我市建設黃河沿岸區域性中心城市發展對畜產品的需求。四是畜牧業生產效率不高。當前養殖管理技術相對落后,包括飼養管理技術、經營手段、飼養品種種類等相對落后導致養殖效益不是很樂觀。
自09年以來市級、鄉鎮畜牧獸醫服務體系已完善,近10年來在韓城的畜牧業發展中無論是在動物疫病防控、飼養管理技術還是品種改良的服務中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仍然存在基礎設施差,設備落后,技術力量薄弱,難以起到指導和服務畜牧生產的作用。從事畜牧生產者普遍存在知識水平較低,科技意識不強,憑經驗來辦事,生產經營比較盲目,管理比較粗放,造成養殖效益比較低下。
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培育體系建設。一是發揮現有科技人員的作用,通過舉辦各類專業技術論壇或技能比武加強提升現有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水平。二是加強科技人才的引進,近年來通過事業單位招聘和基層人才振興計劃招聘補充了部分人才,但鄉鎮站老年同志退休集中導致鄉鎮站人員嚴重短缺,應繼續加大對鄉鎮站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來保障畜牧業生產的前沿陣地。三是加強畜牧工作者鄉土人才的培養,通過舉辦培訓班或定期集中培訓加強從事畜牧業生產者的業務技能。四是推廣一批畜牧科學實用技術,開展技術宣傳、技術培訓等服務。
加強畜牧業保障體系建設。一是加強動物防疫工作,認真落實《動物防疫法》及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各項措施,從品種的引進、程序化防疫、產地檢疫、疫病的監測、病畜的捕殺等環節,加強檢疫監管,確保我市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逐步控制和消滅影響我市畜牧生產和畜產品質量的動物疫病,推進我市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二是加強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體系,通過對養殖環節的監管巡查、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檢疫環節的證章標志管理,屠宰環節的屠宰檢疫、“瘦肉精檢測”等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違法養殖、違規屠宰等違法行為,為韓城畜牧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三是加強畜禽糞污資源利用化體系建設,通過規劃建設有機肥加工廠,集中對畜禽糞污進行無害化處理并資源利用,有效解決畜禽糞污污染問題,保障畜牧業鄉村旅游業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