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海平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動物衛生監督所,云南普洱 665900)
動物衛生監督是通過合法途徑,對動物及動物產品安全防疫的監督管理工作。隨著我國法制化進程不斷加快,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得到了顯著改善,在食品衛生安全防疫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但是,由于現有的執法體系還不健全,導致人員缺乏足夠的責任意識,工作積極性不高,執法中出現了一系列風險點,嚴重影響到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成效。故此,推動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改革,制定合理措施來解決其中的風險點,對于能提升我國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水平意義深遠。
縱觀當前我國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現狀來看,實際工作成效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其中仍然有很多問題存在,在不同程度上阻礙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全面落實。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在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過程中,案件定性不準確是一個主要問題,主要是表現在由于動物衛生安全誘發的案件審理中,執法人員可能由于案件定性不準確,缺乏足夠的認知,未能充分把握案件定性要素,盲目的對案件進行定性調查,嚴重影響到執法公正性。如,在判斷動物產品是否感染時,缺少統一規范的定性判斷標準,甚至很多缺少檢驗證明的案件容易定性為未建議動物案件,出現訴訟問題。由于案件定性錯誤,部門公信力和權威性也將受到極大負面影響[1]。
在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開展中,執法方式單一、滯后,是導致執法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情況下,多數執法人員并未經歷過專業培訓,專業執法方式掌握不充分,實際工作質量不高。另外,執法期間,過分關注執法結果,卻忽視了執法過程的執法手段選擇,執法期間態度強硬,甚至違規程序執法,影響到部門公信力。
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期間,可能存在執法程序不規范問題,尤其是在調查取證方面,執法人員由于程序正義重要性缺乏足夠認知和重視,搜集得到的資料真實性、全面性和關聯性不足,甚至不符合法律規定,證據的證明目的發揮不充分,最終結果同預期相差甚遠。如,部分動物產品價格缺乏權威機構鑒定,物品封閉時間過長,證據缺乏合理有效保存處理[2]。
針對當前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中的問題,需要充分契合實際需要,明確法制化社會建設目標,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控制。
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規范化展開,首要一點是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規,促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創設執法必嚴環境,依據法律法規來公平、公正、公開進行,盡可能規避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過程中處罰不當問題出現,后續工作更具可操作性,提升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效果。另外,盡快頒布實施《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辦案操作規程》,把握操作要點,促使執法過程有法可依、執法必嚴。
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中,為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應該轉變執法理念,明確部門職能所在,改變以往與被管理者完全對立局面。結合社會發展需要,進一步拓寬動物衛生監督管理職能范圍,推動管理模式創新優化,促使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有序展開[3]。故此,轉變執法人員工作理念,與被管理者建立和諧關系,協調展開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中的風險,提升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效率和質量。
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中,執法人員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成效。基于此,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需要進一步強化執法隊伍建設,定期組織專業培訓和考核,可以嚴格遵循制度和規定執法,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六條禁令是執法教育核心,政治工作隊伍風氣,提升工作人員責任意識和職業素質,堅持服務于人民原則,提升執法敏感度。另外,將績效考核與薪酬待遇相掛鉤,通過專業培訓和競賽考核方式,促使工作人員熟練掌握執法技巧,提升執法效率和質量。
通過電視、廣播和網絡等方式,向養殖戶大范圍宣傳畜產品安全知識,促使養殖戶可以規范自身養殖行為,樹立誠信經營理念,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最大程度上降低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風險。另外,執法部門強化部門職能,擴大動物衛生監督部門社會影響力,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改進,提升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效率和質量。
綜上所述,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成效高低,很大程度上關乎人們生命財產安全。所以,應該進一步強化動物衛生監督部門職能,進一步出臺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提升執法人員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依據制度規范化展開工作,最大程度上降低執法風險,提升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