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佐興 侯小林 王雪光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畜牧獸醫工作站,新疆阿勒泰 836099)
隨著肉羊養殖行業的發展,飼養規模與飼養數量不斷增加,能夠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但是,在肉羊養殖過程中,疾病會對肉羊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嚴重的會造成肉羊死亡,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對肉羊疾病的預防工作,采取必要的綜合預防措施,有效的降低肉羊疾病的發生率,保證肉羊身體健康,提高養殖經濟效益,促進肉羊養殖行業的發展。
在肉羊疾病的綜合預防工作中,為了獲得良好的預防效果,需要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綜合預防措施:
為了肉羊能夠在清潔的環境中生長,降低接觸病原的概率,需要建立完善的獸醫衛生制度,保證養殖場所以及周邊環境的清潔,確保飼料與飲水的安全性,定期做好養豬用具的清潔,對圈舍中的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一旦羊群中有羊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死亡,需要在獸醫的監督下采用焚燒、深埋等方式對尸體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將其隨意丟棄或出售。良好的衛生情況有利于降低肉羊疾病的發生率,如果肉羊生存在衛生條件惡劣的環境中,環境中滋生的病原體就會使肉羊感染疾病,因此,只有為肉羊提供衛生情況良好的生存環境,才能保證羊群的身體健康[1]。與此同時,還要保證圈舍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對養殖密度進行嚴格的控制,避免在天氣炎熱的夏季由于通風不暢、羊群擁擠而引發肉羊疾病。對于圈舍內的糞便及污染物,需要每天進行徹底的清理,并采用定點堆積發酵的處理方式,避免將其隨意丟棄。養殖工作中使用的飼喂器具必須經過徹底的清潔,防止疾病通過這一途徑傳播,飼喂時禁止使用發霉的飼料與不清潔的飲水。
在肉羊養殖過程中,需要對全群的營養情況進行實施監測,避免羊群出現營養物質缺乏的現象,尤其是妊娠母羊與育肥羊的營養情況,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對于已經發霉、變質的飼料,必須及時處理,避免肉羊食用后感染疾病。在放牧過程中,需要根據羊的品種、性別以及年齡將其分為不同的組群,實現分群放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草場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實現輪流放牧,防止出現過度放牧的情況,不但能夠促進草場的更新與再生,而且可以避免一些疾病的傳播。在放牧開始前,需要根據天氣情況確定放牧時間,放牧過程中應盡量避開地勢低洼、空氣潮濕的地點,防止寄生蟲類疾病以及細菌類疾病的傳播。
為了有效的降低肉羊疾病的發生概率,養殖場應盡量堅持自繁自養的養殖模式,防止疾病通過引進的肉羊傳播。如果必須引進肉羊,必須從非疫區引進,全面掌握該地的疫情發生情況,并對引進的肉羊采取必要的檢疫措施,在確保沒有感染疾病后才可以引進[2]。對于新引進的肉羊,不可以立即將其與原有羊群合群飼養,需要對其隔離飼養一段時間后,保證其身體健康無病,才能與原有羊群合群飼養。
在肉羊養殖工作中,對羊群采取嚴格的免疫制度有利于降低肉羊疾病的發生率,因此,我我們需要根據本地肉羊疾病的發生及流行情況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并在養殖過程中嚴格執行,選擇合適的時間為肉羊接種相應的疫苗,保證肉羊對疾病具有良好的免疫能力,避免感染各類疾病。與此同時,在對疫苗進行運送、保存以及使用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要求操作,防止因操作不當而影響疫苗的效果。一般情況下,養殖場可以在夏季到來前對羊群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免疫接種,接種的疫苗需要根據當地的疾病流行狀態確定,并保證免疫接種工作充分落實到位,避免因接種疫苗不及時而影響疾病預防效果,引發肉羊感染疾病。
養殖場需要在每年的春、秋兩季根據當地的寄生蟲流行情況對羊群進行驅蟲,驅蟲時需要使用廣譜驅蟲藥物。如果當地的寄生蟲流行情況嚴重,需要適當的增加驅蟲次數,并對羊群的糞便進行統一的收集與處理,通過無害化的處理方式將寄生蟲的蟲卵與幼蟲殺滅[3]。一般情況下,秋冬季節是各種蠕蟲滋生的季節,并且肉羊此時的體制也相對虛弱,需要采取科學的區中措施,能夠取得良好的預防效果。與此同時,在養殖場所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做好消毒工作,殺滅肉羊養殖環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切斷疾病傳播途徑,降低疾病有效的避免疾病的發生。因此,養殖場必須制定完善的環境消毒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嚴格執行,對圈舍、運動場以及養殖用具進行定期的消毒,防治病原體通過這些途徑傳播。此外,還要病原微生物,如果有肉羊感染疾病,需要使用火堿進行撲滅性的消毒。
在肉羊養殖過程中,肉羊的身體健康經常會受到疾病的影響,對養殖經濟效益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肉羊疾病的預防工作,在養殖過程中采取科學的疾病預防措施,有效的降低肉羊感染各類疾病的概率,提高羊群整體健康水平,提高養殖經濟效益,促進肉羊養殖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