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燕
(廈門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福建廈門 361000)
近些年,全國各地都養豬場時有發生生豬疫病事件,造成了養殖戶的巨大經濟損失,給人們消費豬肉帶來隱患。衛生防疫事件觸目驚心,說明衛生防疫工作還存在相應的問題待解決,需要動物防疫部門引起高度的重視,衛生防疫專家對養豬場的衛生防疫方法再次陷入了思考。本文針對規模化養豬場的動物防疫基本條件進行探討與分析,積極推動動物防疫工作的發展。
(1)防疫人員的防患意識不強。目前,很多養殖場設備較為規范,由于引入了先進的設備,所以養豬場的業主就容易麻痹大意,認為環境條件好就不會有疫情事件發生,這是一個嚴重的誤區。隨之而來的是,工作人員進入養豬場時不消毒,也不更換衣物,設備的清理不及時,造成環境條件惡劣。
(2)養豬場的廠址選擇不合理。由于一些利益的驅使,養殖戶為了節約成本,利于運輸,把廠址建立在城區里,甚至在居民區附近建場,直接售賣,違反了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影響,甚至對居民的出行帶來不便。
(3)養豬場內部規劃布局存在誤區。很多沒有經驗的養豬戶不懂得區分生產區和生活區,把二者混為一談。并且,豬舍與豬舍之間的間隔太小,一旦一頭豬出現疫情,導致迅速擴散,發生大規模的傳播事件。有些地區的養豬戶們把廠址都建在一起,覺得方便溝通與交流,可一旦出現衛生疫情則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互相影響。
(4)養豬戶的防疫方法不科學。工作人員沒有進行嚴格的培訓,只是大致的知道防疫方法,造成接種時注射位置偏差,疫苗濃度不達標,漏打疫苗等,導致疫苗接種失敗,人吃了這樣的豬肉會有很大的安全隱患[1]。
規模化養豬場的選址需要根據養殖牲畜的特征進行調整,合理選址。這其中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比如,應該選擇地勢較為開闊的地區,開闊的地區可以使生豬群活動范圍廣闊,避免因為狹窄而通風不暢,導致疫情發生。并且,要選擇干燥的環境,由于潮濕的空間是各種病菌的溫床,所以,干燥而良好的環境對于養豬場十分重要。此外,水源也是一個重要的選址因素,盡可能的選擇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的區域建址。還要考慮到當地的排水情況。在以上的條件基礎上,盡可能的遠離人群,避免對人們生活的干擾。達到以上條件,就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審核通過即可建址。
只有對養豬場的生活區和工作區有明確的區分,才能有效的防止衛生防疫事件的發生。切忌混合管理,以減少工作人員受到疫病危害。同時分區的好處是便于管理,統一進行豬群的消毒,把成年豬和幼豬也進行區分,統一管理,統一消毒,統一防疫。工作區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第一是外部管理供應區,這部分主要負責與外部進行交流和對內的管理,對外包括銷售渠道,相關產品飼料的購買,洽談業務。對內則包括對于工作人員的管理監督以及責任的劃分。第二是養豬場核心工作區。主要是針對生豬的喂養,環境條件的把控,消毒防疫等方面。第三是防疫工作區,防疫工作是重中之重,這一部分,做不好,會導致整個養豬場全軍覆沒,損失慘重。生活區則是員工的自身生活空間,需要注意的是要嚴格與工作區進行隔離和區分,減少病菌對人體的危害[2]。
嚴格執行管理部門的相關規定,配備合理的防疫設備,把衛生防疫工作做好做細。并嚴格執行豬舍的生豬數量,不要超額,挑選優良的種豬,飼喂高品質的飼料,提高豬群成活率,經常觀察主群,出現可疑重大動物疫情的生豬要及時上報有關動物防疫部門部門,提早防范,提早準備。定制合理的消毒技術啊,聘請專業的消毒人員對豬群進行消毒,也要針對引進的種豬檢查,防止傳染病、寄生蟲害的發生。
完善獸醫衛生防疫制度,要及時定期的對養豬人員進行系統化、專業化的防疫知識培訓,提高養豬場全體員工的衛生防疫意識,防患于未然,強化防疫理論。通過視頻的制作,定期讓專業人員現場指導等多種形式,使養豬場的工作人員具備基礎的衛生防疫能力水平。并且,制定防疫責任制,一旦出現防疫事件,做到及時上報,誰出的問題沒有及時上報,誰擔責任,讓工作人員日常操作的時候,時刻有衛生防疫意識。
規模化養豬場的獸醫防疫工作對于廣大的養豬戶來說非常重要,是保證其經濟利益的核心。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畜牧業走向更加規范的發展道路,對此,把好規模化養豬場的防疫工作質量關非常重要[3]。合理選址,定期防疫消毒,并且建立完善的獸醫衛生防疫制度,改善養豬場的防疫條件,讓規模化養豬產業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