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斌
(深圳市龍崗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廣東深圳 518172)
豬支原體肺炎的病原體是豬肺炎支原體,它是一種沒有細胞壁,大小介于細菌與病毒之間,革蘭氏染色呈陰性的原核生物,它屬于支原體科,支原體屬。該病原體形態多變,有球形、桿形、環形等多種存在形式。它對光照,干濕條件,溫度等外界環境的耐受力較弱,在室溫下(25℃)一般存活不超過48h,溫度越低時,它的存活時間相對就越長,當溫度上升到60℃時,就能輕易殺滅它;光照與干燥的環境也能短時間內讓其失活,它對常用的化學消毒劑都很敏感,例如2%~3%的氫氧化鈉溶液,消毒效果就很好。
(1)該疫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季節性特點很明顯。在氣溫較低,晝夜溫差大,陰雨天氣多的冬春季節發病最為集中。特別是飼養不善、管理不嚴、環境衛生條件差的小飼養場,因其豬群自身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引起本疫病的發生與流行。
(2)該疫病的傳染源是病豬和隱性帶菌豬,該病原體存在于患病豬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主要通過呼吸道分泌物、嘔吐物排出體外,污染豬舍,飼養工具,食物和飲用水等外界環境,進而傳染擴散開來;也可以通過豬群間的接觸性來傳染,其中以母豬與仔豬的相互傳染最為常見。
(3)豬肺炎支原體只能感染豬,對其它的家畜家禽和人都沒有感染性。不同的年齡,性別,品種的生豬都能被感染,特別是哺乳期的仔豬和幼豬最容易被感染發病,如果治療不及時,死亡率會很高。成年豬,種豬,母豬被感染后多呈隱性狀態,癥狀并不明顯。
該疫病的潛伏期一般為兩個星期內,最長可達一個多月,根據發病的時間與癥狀的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三個不同的類型:
(1)急性型 該型病征主要表現在:剛發病時,體溫正常或稍為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厭食甚至廢食;不喜走動;呼吸加快,干性咳嗽,偶有氣喘。隨著病情逐漸加重,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犬坐狀姿勢,并張口喘氣,最終死于窒息;常見于哺乳期仔豬和幼豬。
(2)慢性型 該型病豬長期咳嗽、氣喘,特別是在進食或運動后最為典型,嚴重時出現痙攣性咳嗽,嘔吐,甚至流出粘性或膿性的分泌物。因生豬病情不同,呼吸困難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咳嗽時站立不穩、顫抖;體溫仍然屬于正常范圍,但體態消瘦,被毛粗亂,發育緩慢,常見于架子豬,育肥豬。
(3)隱性型 該型病豬無明顯的臨床癥狀,偶見咳嗽和氣喘,體溫正常,生長發育稍慢;多見于成年豬,種豬和母豬。
病死豬進行剖檢可見:肺部呈現水腫狀或氣腫狀,肺心葉、尖葉、中間葉和隔葉有對稱性的病變;病情嚴重的豬肺葉病變部位顏色加深,硬度增大,呈淺白色或灰黃色,又稱為“蝦肉樣變”;肺門淋巴結和縱隔淋巴結呈灰白色,質地較硬,切面濕潤多汁;如果沒發生繼發感染,其它內臟器官并無明顯病變。
(1)加強環境衛生的管理,實行科學的飼養模式。
首先,環境要保持清潔衛生與干燥,豬舍一定要注重通氣條件,最好能有太陽光直照到;對豬舍、飼養用具及活動場所要進行定期的消毒工作,例如飼養場每個星期一次用5%漂白粉溶液來進行消毒;其次,要注意豬群的飼養密度,切忌過密;加強喂養管理,用高品質的飼料來喂養,并適當增加綠色飼料比例或在食物中添加維生素等方法,來增強豬群自身的抵抗力;此外,盡量減少應激影響和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都是防止染上本病或繼發感染其它疫病的有效措施。
(2)生豬飼養場最好能堅持自繁自養的模式,盡量避免從外地引進生豬。
目前,豬支原性肺炎在我國廣泛流行,外購豬只風險性相當大,必須外購時,絕對不能從疫區或隔離區引入,引進后要設立隔離區認真觀察一個月后,確定無異常時才能混養,并做好相關的免疫接種的工作。
(3)免疫接種
定期進行免疫接種是預防該疫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它能夠降低豬肺炎支原體的感染機率,使其發病率大為減少。例如:豬支原體肺炎活疫苗是目前最常用的疫苗之一。接種時要嚴格按時該疫苗的使用說明,不論生豬大小,一律注射5ml/頭的用量。
(4)治療措施
該疫病治療不太困難,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治療效果更加好。該疫病一般常用抗生素來治療。例如:用林可霉素,用藥50mg/kg,每5d為一個療程,連續用兩個療程,對豬支原體肺炎的治療效果就很明顯。
豬支原體肺炎是生豬養殖場最常發生,流行范圍又廣,危害性比較大的一種老病,它常常和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RRS)、豬瘟(HC)、豬流感(SI)、豬肺疫(PM)等其它病原體混合感染,加重了疫情的流行,給養殖戶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必須堅持以預防為主,防治相結合的原則,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防止該疫病發生與流行。
參與文獻
[1] 魏偉強.豬氣喘病的診斷和治療[J].畜禽業,2017,(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