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彥青 陳喬柱
(云南省陸良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陸良 655600)
據調查:陸良縣的板橋、芳華豬高熱綜合癥發病嚴重。多數呈點狀、散發性的發生,個別鄉鎮呈局部流行。疫情主要集中在散養戶與小型豬場,發病率達26%,流行強度增大;規模化豬場發病率為3%,流行強度小。病的發生以保育豬、育肥豬和后備豬為多見,呈現混合感染與繼發感染。病原多元化,臨床癥狀表現復雜,典型發病率達46%與死亡率達35%。妊娠母豬發病除個別死亡外,多數表現為繁殖障礙,高熱、不食,返情率低,屢配不孕,流產、產死胎與弱仔等。
(1)2017年6月份以來,陸良縣隨著雨季的出現,天氣炎熱潮濕,使許多病原體繁殖快,侵襲力增強,加之各種傳播媒介吸血昆蟲(蚊、蠅、虻等傳播許多傳染病病原)的出現,易導致高熱病在飼養環境惡劣、管理水平差,免疫力低下的豬群中發生與傳播。
(2)豬群中對氣候、溫度與環境等發生改變時,應激因素的存在,易誘發免疫力低下的豬群發生疫病。
(3)2017年7月陸良縣多雨,在多雨炎熱、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發病豬場有飼喂發霉的飼料情況(有的添加除霉劑,但效果不佳),是誘發該病的重因素。
(4)發病的散養戶與小型養豬場多數飼養管理差,生物安全措施不力,飼養環境不清潔,衛生條件不好;飼料有啥喂啥,致使豬群營養狀況差,體質虛弱,抗病力低下;天氣濕熱,通風不良,飼養密度過大,缺少防暑降溫措施;殺蟲滅鼠與消毒落實不到位,此應激因素是豬群發該病的其中誘因。
從采取的病料在實驗室檢查檢出病原為:PRRSV+PCV2、PRRSV+CSFV、PRRSV+SIV+CSFV、PRRSV+PRV+SIV等,呈現二重感染、三重感染。
(1)堅持“養重于防、防重于治、預防為主”的方針。
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飼養水平,增強豬只的抗病力;定期做好消毒、驅蟲、免疫接種,滅鼠、滅蚊蟲,定期對豬群進行免疫抗體檢測與疫病監控;全面落實各項生物安全措施,實行“全進全出”;消除豬場各種應激因素,保持飼養環境良好,提高豬的抗病能力
(2)嚴禁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對豬發病時時作出正確的診斷,做好藥敏試驗,對癥治療。
(3)實施藥物保健,有效的防止豬高熱綜合癥的發生與流行。藥物保健用藥:清開靈粉1000g、多西環素200g、黃氏多糖粉1000g、卡巴西林鈣300g、百病羅維1000g拌入1t料中,連續飼喂2周。
(4)治療:按照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原則。治療用藥:黃芪多糖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氟苯尼考、多西環素、維生素C、磺胺間甲氧嘧啶鈉等按使用說明配伍,對癥治療使用。
(5)嚴禁從外地購入未經檢疫豬飼養,定期清除豬舍糞便并堆積高溫發酵消毒,對病死豬作消毒無害化處理。
經采用上述綜合防制措施后已使該病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