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文 張立波 胡 偉
(臨沭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青云畜牧獸醫站,山東臨沭 276700)
養殖業的不斷發展,鈣磷飼料的需求日益增加,部分不法商家著眼于鈣磷元素對于蛋雞的重要性,通過售賣劣質骨粉和磷酸氫鈣賺取經濟利益,卻危害到了養殖戶的經濟效益,飼料中的鈣磷失衡(高鈣低磷)與蛋雞營養性腿病發病有直接聯系,佝僂病、軟骨病也會伴隨而來,導致雞體成育率低,養殖減產[1]。因此,一旦發病,需要及時進行隔離治療,才能較大程度改善現狀,盡量減少經濟損失,若不能及時控制發病,帶來的危害沖擊也是不可小覷的。
磷元素,是幫助禽類維持生理機能的重要元素,由磷形成的磷酸鹽,可平衡機體的酸堿平衡。因此,一旦出現磷缺乏癥狀,鈣磷元素吸收不佳,佝僂病或者軟骨病就會出現。由此可見,磷元素對蛋雞的生長有重要作用。但是,雞自身的磷元素含量并不高,僅有1.5g,甚至還不到此數字。也就是說,在蛋殼中超過3/5的磷元素是來自飼料的。形成蛋殼的16h間,蛋雞需要不斷從飼料中吸收磷元素才能保證健康。若飼料中磷元素含量過低,不能滿足蛋殼的吸收,蛋殼將會變得粗糙脆弱,殼體過薄易碎,就會導致產蛋量大幅度減少,甚至停產[2]。并且,磷元素的缺乏,會導致雞血液中的紅細胞數量與血紅蛋白減少,危害物質代謝,阻礙雞體增重,最終令雞癱瘓或者組織壞死、出血死亡。
約20~50d日齡,此時期多是蛋雞的易發病期,一般肉雞發病率高于蛋雞,成年雞中也會有出現。此病癥主呈現群發性,雛禽的典型病狀即佝僂病。發病快,一旦發病,雞群中過半數量的蛋雞會臥地不起(腿軟,很難站立,難以靈活行動),精神萎靡,進食欲望降低,腿部麻痹(單雙腿都可能出現),兩側翅膀會出現下垂麻痹,大腿皮下與胸腹浮現青紫色,波動感明顯。也有部分病雞,腿部變得腫大短粗,腳趾內灣需依靠關節行走,癱瘓雞糞便呈綠或白兩種顏色,雞冠發白,還伴有貧血癥狀,嚴重者會衰弱致死。食欲降低,有明顯的貧血情況出現,部分病雞因過分衰弱而死亡。病雞所產蛋的蛋殼多畸形發白,殼薄破損,且當月產蛋率剛剛達到30%。在出現死雞后,對其進剖檢,部分死雞的大腿皮下組織出現黃色膠凍液體浸潤現象,左心室心肌變薄,質軟色白。心臟腫大,盲腸部位有明顯出血,而坐骨與臂神經腫至正常四五倍大,另有一部分病死雞有雞肋骨彎曲現象且胸骨變形。取喂食飼料檢驗,其中總磷含量約0.3%,而總磷元素的正常需求應該在0.6%左右。因此,通過蛋雞發病的具體情況和剖檢分析,可以確診為確實是磷缺乏癥。
飲水療法:每次取1ml濃度為10%的亞硒酸鈉溶液兌100ml清水,放置病雞可自由飲用處,令其自由飲用。連續兩天后,換1ml濃度為0.1%的亞硒酸鈉溶液兌1000ml清水,選擇同樣方法令其自由飲用,連續治療一周。隔三周使用一次,可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注射療法:選取濃度為0.01%的亞硒酸鈉溶液,一天中注射一次即可,成年雞每次注射0.5ml,雛雞0.1ml/次。此法可每隔三天使用一次,效果較好。
如果病雞已經受感染程度較深,可使用維生素D(1000單位/kg)治療。需要考慮雞齡,癥狀相對較輕的雛雞搭配多維鈣片,每次0.5片,每日2次。
拌食療法:將飼料拌入維生素D粉與魚肝油,也可以達到較為理想的康復效果。
若還存在比較嚴重的病雞狀況,可以適當使用維生素B2(每只雞使用0.5mg)做肌肉注射治療,一日一次,接連三日;對于那些發病情況不太理想但病情較輕的,可結合多種類維生素治療,在50kg的飼料中加入10~20g的量,同時每日多加200mg的維生素B12,持續使用一周即可。推薦使用內服(飼喂)給藥方式,除非必要情況最好不要進行注射。
按照上述措施進行治療,大部分病雞可在2~3日后有所好轉,一周后可基本痊愈或得到控制。此病的危害看似不大,但很影響后期的成育率。因此,早日預防的效果永遠好于日后補救,救治時多考慮雞的日齡和品種,根據不同種類補充不同量的磷元素,確保喂食比例合理健康,才能達到好的防控效果。要購買優質的飼料,有效配置全價日糧,(可選取一定比例的石灰石粉、骨粉和無機鹽飼料等)。保持雞舍的干凈衛生和通風,多讓雞籠曬曬陽光,對于預防控制也有一定效果。
只有將發病的病例及時救治,才能減量減少經濟損失。在蛋雞的養殖和生產時期,磷元素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視,作為蛋雞骨骼形成的重要組成和機體新陳代謝的重要元素,它的含量的多少決定著雞的育成率。所以,一旦發病,即使及時有效救治,其會造成的經濟后果也是讓人不能忽視的。因此,一定要合理控制蛋雞體內的磷含量,通常控制在1.5g之內就好。在蛋殼的成形過程里,蛋殼磷的6成來自飼料,蛋雞必須從飼料中吸收到足夠的磷元素才能令蛋殼正常成形。飼料的作用是重中之重,提高飼料管理刻不容緩。隨時注意蛋雞情況,有效避免磷缺乏癥狀的發生,才能保證蛋雞養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