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則古麗·喀斯木
(和田地區洛浦縣多魯鄉畜牧獸醫站,新疆洛浦 848200)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肉雞的飼養環境及其健康水平已經成為養殖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因素。肉雞的生長性能和屠宰性能也成為反映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近年來,規模化養殖環境一方面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畜禽產品,另一方面產生了大量難以處理的畜禽糞尿,這些畜禽糞尿在腐敗分解過程中會產生氨氣,硫化氫和脂肪酸等物質,危害畜禽的健康,降低畜禽的生產性能。
氨氣是一種無養殖業產生中產生的,具有較大的危害性和刺激性的有毒氣體。雞舍內氨氣的濃度與雞群的飼養密度、飼養管理方式、雞圈的通風情況及糞便處理情況密切相關。雞舍內的氨氣主要是雞的糞便等排泄物的分解過程而產生。畜類和禽類的氨氣排放形式不同,畜類是由通過尿的方式而排放尿素,然而由糞便的方式排放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質;禽類是由糞尿混合的方式排出尿酸和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質。肉雞飼糧中氨氣的60%經過代謝被排放出體外,其他剩下的部分進入到體內。肉雞舍內的氨氣是由肉雞的糞尿、日糧成分、飼養密度、飼養管理方式、舍內溫度、濕度和雞圈的通風情況的綜合性因素造成的。
氨氣的應激性比其他氣體強,肉雞長期飼養在高濃度氨氣的環境中,肉雞的生產性能很容易被高濃度氨氣下降,經常顯示采食量及飼料轉化率下降、日增重和機體免疫機能降低等情況;還會啟發胃腸炎、腹水癥和呼吸道等疾病;這樣情況連續幾天就日常行為和肉質性狀也受到嚴重影響,導致給養雞家的經濟帶來嚴重的損失。因此,控制肉雞舍內的氨氣濃度是提高養殖效率的主要手段之一。
雞舍內的高濃度氨氣繼續一段時間肉雞的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明顯下降,這種情況隨著雞舍內氨氣濃度的上升更加明顯。肉雞的眼睛最容易受到氨氣的應激作用,導致無法正常采食;肉雞神經細胞和肌肉細胞的新陳代謝活動會受到血液中氨氣的影響,血液中的高濃度氨氣控制肉雞的采食中樞,導致肉雞的呼吸率和采食量的降低。肉雞的生長性能,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隨著舍內氨氣濃度的升高而顯示下降的趨勢,甚至出現雞的死亡情況。
肉雞的日常行為是指肉雞的身體狀況和適應本群環境的一種行為。現代商品肉雞養殖業中提高休息時間是減少活動量及能量消耗并且提高肉雞的生長速度的主要因素。雞舍內環境較好的情況下,雞體會反饋出來采食量高等良好的行為;如果舍內環境不太好,肉雞行為表現變差,則會表現出采食量下降,趴臥現象降低,羽毛污損等行為。肉雞的腳墊、跗關節及步態的評分結果被氨氣濃度而控制。肉雞的跛行、腳墊感染及羽毛污損等狀況隨著雞圈內氨氣濃度的增加而受到影響,肉雞在25mg/m3氨氣濃度的環境下趴臥以及整理羽毛的行為的頻率比較低,舍內氨氣濃度50mg/m3及以上時這種情況越來越明顯,例外跗關節的皮膚損傷及炎癥更加明顯。這說明,較高的氨氣濃度嚴重影響肉雞的休息時間、采食量和日增重,導致緩慢肉雞的生長速。
評價肌肉質量的常用指標包括肌肉pH值、系水力(滴水損失)、剪切力和肉色。雞肉的剪切力會受到高濃度氨氣的影響,隨舍內氨氣濃度升高胸肌剪切力快速降低。當雞舍內氨氣濃度逐漸上升時,肉雞的活動量受到限制,喘息頻率增高,這種情況延續一段時間會影響肌纖維的正常發育,引起肌纖維的變細并且肌肉的剪切力的下降,而系水力增高。長期的高濃度氨氣升高了胸肌的滴水損失而降低了肌肉的剪切力。高濃度氨氣環境下蛋白質凈電荷含量會下降,改變肌肉組織的構成形式,甚至肌肉的束縛水分能力也會下降。肌肉pH值與肉的酸度、嫩度和滴水損失有密切的關系。隨氨氣濃度的上升肉雞胸肌的pH值降低。濃度氨氣不僅影響肉雞生長性能,也對肉產品的質量造成損失,降低雞肉品質。肉雞的胸肌部分的是整體肌肉中含量最多的部分,但是高濃度氨氣嚴重影響肉雞的胸肌率,然而明顯降低肉品質并且給肉雞養殖業帶來很大的損失。
肉雞肉用性能衡量的主要指標是肉雞屠宰率和全凈膛率,養殖業中一般良好的肉用性能要求是屠宰率達到80%及以上,全凈膛率達到60%及以上。肉雞在5周齡的時候,隨著舍內氨氣濃度的上升肉雞的腹脂率逐漸增加(P>0.05);而在6周齡時,隨著舍內氨氣濃度的上升肉雞的腹脂率會明顯增加,各組氨氣濃度影響程度的差異也比較大(P<0.05)。肉雞的胸肌部分的肉含量在整體肌肉中最多,占到整體肌肉的40%左右;但是氨氣濃度越高肉雞的胸肌率越低。這說明高濃度氨氣會影響肉雞的屠宰性能,使肉雞的屠宰率、胸肌率、全凈膛率和半凈膛率下降,而且升高肉雞的腹脂率。
隨著氨氣濃度的升高,肉雞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呈下降趨勢,高濃度氨氣對肉雞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有顯著影響,減慢肉雞的生長速度;肉雞的屠宰率、半凈膛率、全凈膛率、胸肌率隨氨氣濃度的上升而下降。綜合氨氣濃度對肉雞的生產性能有較大的影響,控制雞舍內氨氣的濃度對肉雞養殖業來說非常重要。